Image

宋刻本线上展(下篇)|10件私人藏品(羡慕啊),展现宋代气象

2021-10-3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见习记者 刘玉涵

10月30日,“悦读宋韵节”在浙江图书馆开幕,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浙江图书馆、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宋刻本的精美,通过宋代刻本的语言,透过藏书史,对话今天的社会文化,尤其是宋韵文化的需求,我们委托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把20本书一一“搬”上小时新闻客户端,上线了一场特别的“宋刻本线上展”。

这20件宋刻本,从藏家的角度看,可以分成两个系列,一是各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一共是十件,其中国图的三件,上图两件,南图两件,浙图三件;还有十件则是私人藏书家的所藏。

上篇介绍了四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戳链接提取):,接下去让我们看看民间藏书家的参展藏品。

十一、《前汉书》

身份解密:福建刻本曾流入日本,后回流到中国藏书家手中

《前汉书》,宋福唐郡庠刻宋元递修本。

这部福建刻本有两个展点,第一个自然是宋刻本本身的特征,另外一个是这部书曾经到过日本。

这个书叶上有一个竖长方形朱文(红字)楷书“小汀文库”,这是日本藏书家的藏书印,表明书曾流入日本,现在归私人藏书家收藏,这代表着一个宋刻本从海外回流。

浙江清代藏书楼、湖州皕宋楼的藏书,1892年,由三菱财团的第二代岩崎弥之买走,送入静嘉堂文库。期待这部分藏书能够回到中国展出。

我们有时候会说“书比人寿”,一部书的经历,远远要比一个人的百年经历要复杂、波澜壮阔。很多书流传的背后,能显示一种文化人的精神情怀。

十二、《宋书》

身份解密:四川刻书的代表

隐秘的细节:展示宋代四川社会安定文化气象

这是宋刻元明递修本《眉山七史》。“递修”在上篇已经解释了。

《眉山七史》是南宋绍兴年间,由四川转运史井度 (字宪孟)在四川眉山刻印的七部史书,又称 《宋蜀刻七史》,包括 《宋书》《南齐书》《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 7部,是南朝几个朝代的史书。

《七史》最初由曾巩等人校定,宋徽宗时颁行。靖康之变,中原沦陷,《七史》很难见到。井度重加收集补缀,在四川刊行。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宋刻元明递修本,又叫“三朝版”,就是书版流传到元代、明代还能印刷,但是内容有缺失,雕版需要修补。板烂得特别狠,有的地方印出来非常糊,叫作“邋遢本”。

南宋初年,四川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因孟蜀(王朝)的重文化基因,著述刻书十分兴盛。蜀刻本与浙刻本,闽刻本,并为三大刻书中心。蜀刻本的字体特征也比较明显,有颜体字的特点。

十三、《北齐书》

身份解密:四川刻书的代表,雕版从宋代起保存700年,嘉庆时毁于火灾

《北齐书》是《眉山七史》的另一本,也是宋代四川刻本的代表作。

雕版在元明两朝不断有修补,明代,雕版收入南京国子监。清嘉庆时,《眉山七史》的雕版毁于火灾,共保存了700年,是寿命最长的书版。

十四、《通鉴纪事本末》

网络图

网络图

《通鉴纪事本末》是宋宝佑五年赵氏刻本,浙图也有同版的书籍。

这部宋刻本的开本极其宏大。在经济发达的宋代,杭州的刻书大多集中在今天众安桥一带,叫作书籍铺。他们比邻而居,大家还形成一种竞争。

通过这种书籍的展示,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繁荣气象。

十五、《资治通鉴纲目》

身份解密:福建泉州刻本

隐秘的细节:保留原始的“包背装”

网络图

这本《资治通鉴纲目》是嘉定十二年年真德秀泉州刻本,福建省泉州的刻本。

这本书的特点是仍然保留了宋刻宋装,装帧形式是“包背装”。包背装书口在里面,看不到书名,所以后来就有人把书口外置,渐渐就向“线装”演进了。这是这次展览当中唯一的一本包背装宋刻本。

十六、《后村居士集》

身份解密:福建刻本

隐秘的细节:曾经是“盖章狂魔”乾隆皇帝的收藏

网络图

这本《后村居士集》是淳祐九年林希逸蒲田郡斋刻本,反映了福建刻本的各种形态。

这部书曾经进入过乾隆的善本藏书目录《天禄琳琅书目》,在书上我们能够看到“盖章狂魔”乾隆的五宝——乾隆皇帝特别喜欢在古籍上钤盖的五个大印。其中有“乾隆御览之宝”,还有“天禄继鉴”。一旦有“天禄继鉴”,说明这个曾经在嘉庆年间继续收藏。

十七、《新刊国朝二百家明贤文粹》

以下三种,《新刊国朝二百家明贤文粹》是宋庆元三年(1197)眉山书隐斋刻本,《文选》是江西赣州州学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是宋咸淳元年(1265)建安书院刻本。

四川、江西、福建,这些都是当时刻书中心的真实展示。

十八、《文选》

身份解密:三本海源阁旧藏,记录古书遭遇的兵劫

《文选》以及前面的《资治通鉴纲目》(十五)后面的《资治通鉴》(二十)——都曾经过晚清著名藏书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收藏。

海源阁曾经遭到过兵匪袭扰,书籍流散严重,后人收拾残丛,又刻了一个印章“海源残阁”来记录这段藏书史上的不堪。

十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身份解密:福建刻本,曾是湖州嘉业堂的藏书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则是嘉业堂曾经藏的宋刻本。嘉业堂是现代浙江藏书大家,解放后,堂主刘承幹把自己的藏书楼以及书楼中藏书、书版和空地都捐赠给了浙江图书馆。

不过,捐赠之前,嘉业堂的宋本书就已经卖出去了,所以浙江图书馆并没有嘉业堂曾经收藏的宋本,这是一个遗憾。

二十、《资治通鉴》

身份解密:覆刻,就是牺牲一本宋版书,制作雕版,再现无数本“覆刻本”

这也曾是山东聊城海源阁藏书。

这是南宋覆刻蜀广都费氏“进修堂”刻本。什么叫“覆刻”,就是把宋本书的书叶覆置于木板上雕刻,板刻成,书就没了。所以一般的覆刻宋本,都是在明初之前的事。到明中叶,宋刻本很珍稀,成为文物收藏的新宠了,没人还会把宋本覆刻了。

“这次展览得到了杭州一些朋友的大力支持,比如宋代的插花、点茶、停琴、挂画以及文人书房的装置等,都是由朋友们提供的展品来实现的。”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对帮助开展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可以说这是一次在公私合作之下,全国藏书家共同合作之下,一起对这个时代、对宋型文明的一个回应。”

陈寅恪先生讲过,中华文明于两宋造其极。由此,陈谊想说,宋型文明的潜质必须是精神富裕,其次必须是经济自由。“今天的浙江,已经实现了经济自由,如何建设自己的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形象,形成浙江的文化品牌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且要回答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