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历史文化】少陵留圣迹 梓州增光辉(上)‖魏浩

2021-10-31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少陵留圣迹 梓州增光辉(上)

魏 浩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誉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画卷,又被誉为“诗史”。

杜甫早年壮游,晚年漂泊,行踪所到之处,保留了许多遗迹与传说。在诗人曾结庐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几乎都修建有祠庙,以纪念这位温厚笃实、情感丰富、思想敏锐、爱国忧民、推己及人、志在天下的伟大诗人。当然,最负盛名的当数成都的杜甫草堂博物馆。除成都草堂外,四川三台、重庆奉节、陕西延安、甘肃天水和成县等地,也留下了杜甫草堂。

公元762年(即唐肃宗宝应元年)七月,流落成都的杜甫,因送好友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严武入朝,充任二圣山陵桥道使,至绵州(治今绵阳市涪城区)。“大将赴朝廷,群小其意图”(《草堂》),严武刚离开成都,原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便在成都发动兵变,自称成都尹、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并派兵被北断剑阁,阻止朝廷派兵入蜀平叛;同时,西取邛南、内附羌夷,虚张声势,共同叛乱。这伙叛军在成都作威作福,滥杀无辜,以致“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草堂》)、老百姓还算安居乐业的成都一时间“血溅长衢”、“万人为鱼”,这让亲历了“安史叛乱”的杜甫大为惊惧。他在绵州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决定赴剑南东川节度使的驻节之地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县),以避成都徐知道之乱。

宝应元年初秋,杜甫便从绵州只身来到梓州。大概三个月后,徐知道之乱被平定,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吐蕃侵扰,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据《新唐书·党项传》记载:上元二年(761年),党项羌与浑、奴剌联和,侵犯宝鸡,杀吏民,掠财富,焚大散关,寇凤州。明年,又攻梁州,进寇奉天。又据《代宗纪》:宝应元年,吐蕃馅秦、成、渭等州。成州(治今甘肃成县)与集、壁、梁、洋接壤,吐蕃入寇成州等地,疑在春夏之交。杜甫曾作《大麦行》说:“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簿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脱身白云归故乡!”吐蕃已侵扰至集(今四川南江)、壁(今四川通江)、梁(今陕西汉中)、洋(今陕西洋县),蜀中不得安宁,诗人多么希望自己能长出一双翅膀,飞回故乡。而徐知道一伙叛乱分子无视国家纲纪,在成都肆无忌惮地烧杀掠抢,这一回老杜可是连浣花溪草堂也回不去了。

不久,诗人在东川节度留后章彝和梓州刺史李季真(据徐希平先生考证)帮助下,在梓州城东草堂寺觅得一处住所,杜甫于是年秋末冬初赶回成都,把妻子、儿女接来梓州安住。从此,杜甫便在梓州拥有了一处安定的住所,一个温暖的家。

杜甫很认可,也很热爱梓州这个家。广德元年(763年)冬晚,诗人由阆归梓,途中作《发阆中》说:“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赵次公说:“公九月自梓往阆,至十二月(应为十一月。笔者)复归梓,其去妻孥三个月故云‘别家三月一得书’。”又朱注:“时公之家在梓州。”

“公之家在梓州”,只一句话很重要。它清楚地说明,从宝应元年秋到广德元年春,这一年零八个月,杜甫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梓州为中心展开的。杜甫是避乱于梓州,而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避乱于梓、阆间”。

诗人还在梓州茅屋周围开垦出一片田地,种植蔬菜和药材。在梓州诗中,杜甫虽没有写到他种植蔬菜,但笔者猜想,他一定会像在浣花溪草堂一样,与家人一起劳作,种植蔬菜,自己食用,也招待客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有好友来访,自己亲自下到地里采摘新鲜的上等蔬菜招待朋友。杜甫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这与他本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密切相关。古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广德元年春,诗人在梓州所作《远游》一诗中,明明白白地写到自己在梓州种药、写诗这两大乐事。杜甫诗写种药,当然不是表明自己的高雅隐逸,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年老多病,身体需要调养,而多余部分还可以卖钱补贴家用。

有了家,有了与家人的团聚,诗人的心身得到了安宁。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历梓州及其周边州县的名胜古迹、河流山川,以诗歌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政治豪情。宝应元年和广德元年、广德二年,诗人先后游历了梓州所属的郪县、射洪县、通泉县、玄武县、盐亭县、涪城县和绵州、汉洲、阆州,诗人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朽诗篇。

三台县杜甫草堂

对于诗人从宝应元年八月至广德二年三月避乱梓州这一年零八个月的经历,清光绪版《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六这样记载:“甫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至德二载,拜左拾遗,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二年十二月入蜀,至成都。宝应元年,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入梓州。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广德元年,在梓州,春间往汉洲,秋往阆州。冬晚复回梓州。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二年春,复自梓州往阆州。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广德二年二月,杜甫喜闻好友严武再次镇蜀,并屡次以书札相邀,杜甫才于三月携家带眷,重返成都草堂。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一年零八个月的梓州生活,让诗人终生难忘。古梓州、今三台也从没有忘记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据现有资料推测,最迟从宋代开始,梓州(三台)人民就修建祠庙纪念杜甫。在今日三台县境内,历史上至少长期存在过四处杜甫纪念性建筑物:

第一处是梓州城东的草堂寺。《新修潼川府志》卷八载:“草堂寺,在城东。《旧志》:‘杜工部客梓州,尝居此,因以名寺。今改为观音禅院。’”

第二处是位于城郭之西的工部草堂。工部草堂“在牛头山,明知州张辉南建”(《新修潼川府志》)。

第三处是位于州南望君山的拾遗庙。

第四处就是如今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梓州杜甫草堂。

梓州城东少陵祠

梓州城东的杜甫纪念祠庙,应是三台历史上最早的杜甫纪念性建筑物,初名“少陵祠”。此祠方志上虽漏记,但我们可从宋人留下的诗篇中知晓。

南宋初年,以文学知名的李流谦任潼川府(北宋重合元年梓州升改潼川府,梓州路相应改称潼川府路)作通判时,曾多次到城东的少陵祠凭吊诗人,后来他作七律《杜少陵祠》道:

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

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

可是一生长路客,故应千古恨儒官。

蚤知涉世元如此,悔不霜林斫钓竿。

李流谦,字无变,汉洲德阳人。以阴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尉。秩满,调雅州教授。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左右任潼川府通判。从李诗中,我们可准确地知道,至迟在北宋中后期,梓州士人就在杜甫曾经寓居过的梓州城东修建了杜甫纪念祠堂——少陵祠。祠堂里供有杜甫画像或塑像以奉祀。这与北宋时期,杜甫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普遍尊崇是一致的。

南宋末年,蒙古人的“图宋”战争持续达半个世纪,社会残破,民生凋敝;而明末清初的四川再次遭遇近半个世纪的战乱,造成“十室九空,虽穷谷深山,无或幸免”(《蜀龟鉴》)。1644年10月,“张献忠余党入潼川,攻城甚急。十月二十三日,贼从西门缒城而入,顷刻城陷,火光映天,屠戮殆尽”(《新修潼川府志》)。因为这一次攻城之战,杀人太多,尸体无人掩埋,直到第二年才在州城东门外挖了一个“万人坑”,将暴露于野的百姓尸首“封筑”,民间俗称“万人坟”。潼川战事如此惨烈,城之东的少陵祠自然在劫难逃。

少陵祠虽在战火中毁坏,人们对“一年居梓州”的杜甫从没有忘记。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户部郎中、前清著名诗人王士祯奉命典四川乡试,他冒着“积氛常不彻,天地日冥冥”(王士祯《秋林驿雨》)的巴山苦雨,跋山涉水,“艰难到梓州”(王士祯《涪江》),他下东津,登牛头,遍访“诗圣”遗踪,看到战后凄风苦雨、满目疮痍、荆棘丛生的梓州城不禁感慨万端;同时对杜甫因战乱而辗转飘零的一生,深表同情。挥笔写下了《潼川怀少陵》:

返景下东津,扁舟涪水滨。

女墙崩积雨,郡郭入荒榛。

山夕烟花少,江流战伐频。

飘零思弟妹,嗟尔杜陵人。

星移斗转,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潼川知府费元龙,将潼川府城东草堂寺左侧土地割出一半,创建文峰书院(今四川省三台中学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潼川知府沈清任见书院荒芜,于是加以修葺,又考书院基址为杜甫流寓梓州时居家旧址(也可能是宋代少陵祠故址),遂改“文峰书院”为草堂书院,并请曾七典乡闱、四督学政的左都御史吴省钦作《草堂书院记》。

吴省钦《草堂书院记》说,杜甫因避徐知道之乱,而侨居梓州,“而城东草堂寺,传是少陵故居。乾隆乙亥归安费云轩元龙守是邦,豁其半为文峰书院。庭宇洒落,花木翁如。往予两至其地,盖稍芜废矣。仁和沈澹园清任为守之次年,金酉告俘,秉麾返治,即讲堂之后室祠少陵,树碑考其出处,复改题玆园曰草堂。”接着,吴省钦又在《草堂书院记》中阐明改称草堂书院的原因和深远意义。他说:“少陵在潼而堂,堂而寺,寺而书院,视奉祠讲学之义未远。彼钟山之学馆,尝以草堂改名,脱谓少陵无二草堂,兹之院,当仍文峰之旧。毋亦笃于时而暗于古,名迹不以之日晦耶旦。文峰山在郡治南百里,距院甚远,若以隔江之浮图矗然相宜,谓象之有丽于文明,于义亦无所取。登斯堂者,尚其本忠爱之义,亲风雅之旨,袚磨奋起,以冀我学之大成,则少陵之所贶已多,而亦贤太守广励人才之志也夫。”

沈清任,字莱友,一字莘田,号澹园,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川东道,后引疾归里。他酷爱杜诗,每日必颂,心领神会之时,辄以酒酹杜。他还在草堂书院后建少陵祠,“绘其(杜甫)像于堂之后楹”(孟邵《草堂书院记》),将杜甫著名诗篇刻于祠壁(据其同年好友翁方纲《迈亭席上再叠前韵二首,送莘田归杭州》其二:“诗卷何须蜀道名,临安雨霁叶舟轻。人归雁后心逾远,梦与鸥闲境不争。山翠染将螺子色,湖光点出美人晴。南池故事凭君续,读杜神来酹一觥。”翁在诗末自注:“君在梓州曾勒杜诗于祠壁”)。

又过了八年,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江苏长洲人张松荪就任潼川知府,他登山临水,悠游胜迹,尊崇前贤,“忆昔文贞避乱来,携家曾作梓州客”(张松荪《登牛头山作》),便利用草堂书院后的一片空地,成室三间,塑少陵像,同时他认为李白和杜甫是千古知己,礼宜并祀,于是“爰命梓匠塑两先生像而合祀之”(张松荪《补建草堂合祀李杜两先生记》),并“颜其额曰李杜祠”(孟邵《草堂书院记》)。这或许是四川境内最早的李白、杜甫合祀纪念祠堂,比今天绵阳富乐山下的李杜祠早了一百多年。

嘉庆年间,四川什邡教谕张问彤,游历潼川,到城东草堂凭吊诗圣,他作《梓州草堂春晚杂吟二首》,其一曰:“竹西邻古寺,屋角枕潼江。春静人来少,庭闲鸟下双。好花都贴石,高树恰当窗。可惜无清兴,深吟拨玉缸。”从诗题得知,当时草堂书院也称梓州草堂。诗中的“潼江”,即涪江,绕梓州城东北而过,当年杜甫流寓梓州时居住的草堂就紧邻涪江。762年秋,初到梓州的杜甫曾赋诗《客夜》:“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杜诗中的“江”,即指涪江。“高枕”句,言江流之声闻于枕上。故张问彤有“屋角枕潼江”之句;这既是写实,也是对老杜流寓居所的印证。

草堂书院后的李杜祠始终保留着。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三台籍举人王龙勋,曾主讲草堂书院十年,他作《李杜祠》一诗说:

一龛虔奉草堂中,李杜精灵肸蚃通。

戴笠记曾逢饭颗,开尊时复忆江东。

京华冠盖交情古,梓水蘋蘩享祀同。

共作寓公谁是主?登城白发杜陵翁。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潼川知府钟润(爱新觉罗氏)改草堂书院为潼川府中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潼川府中学堂改为潼川联合县立中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潼属联立高级中学校,将李杜祠辟为教室,移李杜塑像于校后之集贤阁。久之,塑像已荡然无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立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借潼属联中部分校舍和草堂寺复课教学。1939年7月,东北大学在原草堂寺一带修建图书馆、膳食间,加盖教室和学生宿舍。东大人流亡辗转的经历和抗战建国、复土还乡的使命与杜甫颠沛流离、爱国忧民的精神高度契合,金毓黼等一批教授“倡议辟集贤阁为(杜甫)纪念堂,撰联署扁,画像以祀之”(潘重规《三台日记》)。1940年1月26日,杜工部草堂落成典礼,校长臧启芳亲自作报告。礼成,各位来宾分韵为纪事赋诗。金毓黼先生诗曰:

绝代诗人一草堂,山丘华屋感沧桑。

且从画像开东阁,更遣延宾上北廊。

词客歌行题壁满,梅花庭院引杯长。

也从杜老飘蓬去,暂把他乡作故乡。

—《杜公纪念堂落成纪事》

据三台中学老教师回忆,20世纪50年代,校园内的工部纪念堂保存尚好;校园内有一座小丘叫饭颗山,这当然是源于李白对杜甫饭量不小而身体太瘦的一次玩笑与调侃,也足见两人的友情至深。大约1963年,校园内的纪念设施被全部撤除,饭颗山也被夷为平地,建成了教学楼及办公楼。

如今,三台中学内建有诗圣广场、放歌亭等杜甫纪念设施,以及“草堂艺术团”等学生文艺社团。

我真心希望,诗圣杜甫正直善良的品性、阔大的胸襟和弘毅的精神,以及以天下为已任的家国情怀,能沾丐莘莘学子,励志勤学,刻苦磨炼,牢固人生信念,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用不懈的奋斗绽放青春光彩。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魏 浩(四川省三台县政协干部,绵阳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三台县人大特聘文史专家,《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