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明代大儒的一首五律,想象丰富,更彰显出孤寂难耐的心情

2021-11-01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远离亲友,前途未卜、生死难料之时,心中就会不时地涌起一种愁闷和孤寂的感受。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成为阶下囚之后,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他前思后想,心情无比悲伤,才写下了一首首令人心碎的传世名作。

也许正因为人们在困境中更容易看清生命的意义,也能更真切地体验人生的甘苦,于是笔端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真挚和忧伤的情感。明代有一位杰出才子晚年处境艰难,有一次在家独坐,抒写了自己的感受。下面介绍明代大儒的一首五律,想象丰富,更彰显出孤寂难耐的心情。

独坐

明代:李贽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学富五车,却不拘行迹,甚至在中了举人之后,都不愿参加会试。他喜欢钻研学问,其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可是大明皇帝却说这位才子妖言惑众,让其受尽了折磨、吃够了苦头,最后还客死他乡。

诗人晚年流寓异地,生活极其艰难。他深居简出,安贫乐道,即使经常忍饥挨饿,也不愿随波逐流。虽然朝廷不允许读书人阅读李贽的作品,但是很多人依然私下里藏有一两册李贽的著作当作宝贝。

诗人遭到朝廷的严格管束之后,不仅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活动,而且也很少有人登门拜访。偶尔来看望先生的都是他的至交好友,彼此不避嫌疑,推心置腹,也让先生青眼相加。

不过诗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人独处,庭院里花开花谢、天空中云聚云散,都会让孤寂难耐的诗人得到一点安慰,他也将其当作朋友,有时自问自答,有时又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作者用“有客、无人”进行对照,更显出独处的孤独难熬。

接下来诗人又描绘出春秋两季的自然画面,“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暖春时节、和风舒畅,芳草萋萋、令人陶醉;初秋夜晚、明月高悬,风拂沙滩、凉意习习。

短短10个字,表现出自然界美好的画面,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世态炎凉,人情浮动,诗人在世俗社会中难以得到关怀和抚慰,只有在细草、明月等自然景观里寄托深情,更含蓄地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感受。

作者是属于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领袖人物,一旦自己的主张和学说无法传播,又无法像鸟儿那样在蓝天翱翔,立刻就觉得生活毫无意趣。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生动地反映出诗人流落异乡久了,忽然觉得一切都不太真实,仿佛是身处梦中。朋友来了,大家举杯痛饮、高谈阔论,诗人才能尽情地放松,也暂时忘记了思乡的痛苦、以及形影相吊的愁怨。

诗人思前想后,愁绪萦绕,一天就在苦思冥想中过去了。傍晚时分,诗人依然提不起精神,一副慵懒的状态,就连书案上的书籍和草稿都不愿整理。

古琴落了灰尘,诗人也不想去擦拭,就这样独坐着,直到天边出现美丽的彩霞,他又陶醉于其中,也终于觉得有些饿了,看来诗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李贽的这首五言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作者抒写自己独坐时的所思所想,想象丰富,场景不断变换,也委婉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心情。

作者在首联和颈联都采用了对照手法,表达了自己喜欢热闹、厌恶孤独的心境。诗人喜欢暖春时和煦的阳光、如茵的草地,也赞美秋夜里皎洁的月光、柔软的沙地。可是当这一切都如幻梦一般,他又经常会“琴书犹未整”,只能在漫天的云霞中寄托深情,实在令人同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