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个男人要离开,苏轼泪不尽,睡不着

2021-11-01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34岁的苏轼,出为杭州监州。

不是知州,是监督知州的官,又叫通判。凡本地大事,都得通判与知州同时签字,才能生效。

第二年五月,55岁的陈襄,由陈州知州转往杭州,跟苏轼搭档。

我们晓得,一般而言,一二把手,总是有些矛盾的。

一把手怕二把手觊觎位子,给朝廷打小报告,给自己穿小鞋。

二把手则总会看一把手不顺眼,觉得上司才华不如我,才干不如我,凭什么我要听他的呀。朝廷让我做通判,可就是看着你知州的哦。

何况,两人年龄相差整整20岁,人生阅历完全不同,在社会认知和行政管理方面,说不定就有代沟呢。

或许,还没见面时,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可一旦见面,就全无隔阂了。

原因,不外乎两方面。

其一,双方都是不满新法,直言进谏,得罪了王安石,而被外放为官的。

其二,两人都是才子,好喝酒,喜游乐,能吟诗。

这下好了,他二人搞一起,替百姓办事的时候,齐心协力,很多事办得极为漂亮。

比如,将唐朝李泌开凿,白居易修缮,但经两百余年,又已淤塞难通的西湖引水进杭州主城工程,再次疏浚,使得古人所挖的六口古井,重新甘泉如涌,解决了杭州人的饮水问题。

为此,苏轼还写了篇《钱塘六井记》,记载此事,并突出了市民们的迫切需示,以及陈襄说干就干,一干就干好的功绩。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陈主政杭州两年,除了完成份内工作,最大的乐处,就是跟苏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俗话说,一起扛过枪,一起站过岗,都是过命的交情,他二人呢,一起扛过新党的压力,一起在杭州站好了自己的岗,也是患难之交。

当然,对文人而言,更让他们感情升华的是,一起“樽前醉倒更徘徊”,一起“倦醉佳人锦瑟旁”,虽然“老来厌逐红裙醉”,但病好之后,便愿跟太守“一看郊原浩荡春”。

熙宁七年,陈襄接到调令,要他继续到陈州。

相知一场终须别,在苏轼的诗词中,不但连歌伎都“佳人千点泪”,老百姓也感激他在杭州做的那些好事,扶老携幼前来送行,“路人啼更多”,舍不得他被调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没有比老百姓的挽留,更正式而有力的肯定了。

苏轼自然也不愿意这位知己离开,却又没有办法,依依惜别之际,一场又一场的送别宴,一首又一首的送别诗,满桌珍馐无心尝,只有离愁伴酒。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为了一个男人,苏轼泪不尽,睡不着。

君子之交,未必淡如水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