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去世:他让美学真正走入生活|新京报快评
▲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11月2日7时,著名哲学家李泽厚逝世,享年91周岁。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美国科罗拉多时间11月3日早上7时,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逝世,享年91周岁。
1930年生于湖南宁乡的李泽厚,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以及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一直致力于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风靡一时,被那一代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有人说,当时每间大学宿舍里都能找出一本《美的历程》。易中天也曾回忆,认为“《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让我怦然心动”。
▲李泽厚的名著《美的历程》封面。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官网
当时,李泽厚的办公室常常挤满了全国各地的拜访者,连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挤不进去。也正因此,这位哲学大家的辞世,亦被视为“上世纪80年代逐渐谢幕”的一个注脚。
今人或许很难想象,哲学与美学这种看起来过于“高大上”又显得沉闷的领域,曾是那个年代的青年最为热衷的话题。李泽厚的去世让人感伤,却也成为集体记忆被唤醒的契机。
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李泽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1945年秋,他初中毕业,考上了当时湖南最著名的省立一中。但因没钱入学,只好进了吃饭也有公费补助的省立第一师范。贫困这个烙印,在他的青春时代始终伴随,却从未让他沉沦。
1950年,李泽厚考入北大哲学系,拼命苦读,简直视藏书丰富的北大图书馆为家。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潜心于学问,一直等到美学热的到来。
在李泽厚看来,“美学热”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理想见证,也是社会自身的呼唤。他曾这样诠释美学热:“那时候(指上世纪80年代)为什么一个工厂女工也要买美学书?因为美学热符合了社会的思潮,也是促进这个社会苏醒的符号,之前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被压抑住了。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对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发生了兴趣。”
但仅仅是这种“时势造英雄”式的推论,无法解释当年李泽厚的红极一时,他对美学的阐释才是关键。
20世纪70年代末,李泽厚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成为其美学思想的引领。他认为美根源于“自然人化”,自然美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对象上的积淀。后来,李泽厚又以人“如何活”、“为什么活”和“活得怎样”三个问题,分别对应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
有人曾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消散后,李泽厚就过时了。但如果在李泽厚的作品中深入探寻,就会发现他并非已经过时,而是仍未被充分认识。
▲李泽厚曾与朱光潜开展学术论战。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李泽厚的最大启示,便是让美学不再悬于空中,而是真正走入生活,将衣食住行都化作美学乃至哲学的一部分。也正因此,许多人认为当年的美学热,不仅仅是对美的迫切需求,也是对生活改善的迫切需求,而李泽厚的“吃饭哲学”恰恰成为答案。
李泽厚本人也是其美学的坚定实践者,若以为他只是一个困于书斋的传统知识分子,那便大错特错。即使在他面临人生极其困难的时期,也仍然可以依靠稿费积蓄维持生活。李泽厚的作品在学界和市场上都通过了检验,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十分罕见。
当然,在不为经济问题发愁的同时,李泽厚也始终坚守知识分子的本色,哪怕因此被误解。从年轻时代开始,他便习惯按自己意愿生活,只为了争取做学问的时间。即使在动荡岁月中,他仍如自己所说的那样,“争取了最多的自由时间”。他坚持不开会、不演讲、不上电视,习惯孤傲面对这个世界。
有人曾说,李泽厚一辈子都未通晓人情世故。可这个看法难免浅薄,能在一生中为自己争取最安稳的生活与最多的自由时间,李泽厚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实习生 | 黎志栋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