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经典|我们理想的生活心态:从陶渊明到苏轼

2021-11-04

△ 明·仇英《桃源图卷》局部

我们理想的生活心态:

从陶渊明到苏轼

△ 陶渊明

本来想讨论“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从陶渊明到苏轼”,但仔细一想,并不是谁都想过上陶苏那样的生活,也不想经历他们的经历,但无法抗拒的是,即使被现实裹挟着往前走的社会人,也会向往陶苏的那种生活心态,即能够将自己从琐事中抽身,获取片刻的精神自由——“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态。

陶渊明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时期的人。魏晋南北朝的王朝多半短命,只有东晋和北魏勉强超过100年!百姓常年处于战争与灾疫之中,“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

△ 苏轼《归去来兮辞》局部

魏(曹丕) 220-263,享国43年

蜀(刘备) 221-263,享国42年

吴(孙权) 222-280,享国58年

西晋(司马炎) 265-317,享国52年

东晋(司马睿) 317-420,享国103年,北方为五胡十六国

宋(刘裕) 420-479,享国59年

齐(萧道成)479-502,享国23年

梁(萧衍) 502-557,享国55年

陈(陈霸先) 557-589,享国32年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人的觉醒”。政治大厦的崩塌必然带来意识形态的崩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这时已经行不通。追求“天下归心”的曹操三次发出“求贤令”,直接挑明:“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哪怕是“盗嫂受金”之徒,只要有才华也能得到重用,这是积极的入世者;追求神仙术的何晏,则沉迷于五石散等灵药;还有阮籍与嵇康,一个丧母时“饮酒食肉”,一个“非汤武而薄周孔”,行为多少都有些出格。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探索出了人生的第四条路——躬耕田园。

△ 明·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局部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其实就是不想受官场上的气。《陶渊明传》里面的陶渊明,其实有一些好玩的细节。饿得要死的时候,都下不了床了,檀道济给他送肉,他不要,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的朋友颜延之给他两万钱,他都拿去给了酒家。所以陶渊明的脾气,其实是看人的。跟官场上的人不对付,他就走了,比较真性情。40岁从彭泽县令任上下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也有快要饿死的时候,却很少有再生气的时候。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某某教授、某某博士生辅导孩子写作业也是要发疯的,孩子不好带。陶渊明的孩子也不好带,但他也不生气,至少不会气到发疯。

△ 宋·钱选《归去来辞图》局部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五个孩子读书都不好,读不进去,怎么办呢。写个诗调侃一下,然后说服自己了:这就是天意吧,不如喝点小酒。所以李泽厚说陶渊明做到了“超然事外”,有很多事情本“应”烦恼,他都抛之脑后了,不去计较。

作为陶渊明的头号迷弟,苏轼的境界却更开阔了一些。世人常形容苏轼“豁达”“洒脱”,其实也是一种对凡尘俗事的不计较。但他不会去种田,所谓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朝,苏轼到哪里,都能自己找到快活的方式。到了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到了惠州,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过了海南,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的豁达是不受空间限制的,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乐。

△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安定。无论在哪一座城市,无论干哪个行业,都能欣赏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为之努力奋斗。突然想到,如果李白生在苏轼之后,应该不会嘲笑他“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吧,不知可否“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