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龙泉的釉色 思考我们在文化版图上的位置
11月2日,“龙泉之美——馆藏龙泉青瓷展”在广州博物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幕。展览通过113件(套)精品,首次系统地展现了广博建馆90余年来,在龙泉青瓷收藏、整理、研究上的成果。
这一展览,被馆方负责人视为博物馆策展思路调整、业务发展转型的开篇之作。展览陈列编辑宋哲文告诉记者,这也是继今年年初“户上千色映羊城——广州博物馆藏广式彩色玻璃窗展”之后,广博推出的第二个“纯原创”展览,即完全依托本馆馆藏,没有外借展品的展览。
宋哲文指出:“如果说满洲窗展是本地文化陈列的代表,那么龙泉青瓷展则是外地文化陈列的代表,二者对比十分强烈。就龙泉展而言,我们希望让观众思考的是其所代表的瓷器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中占怎样的地位——它是如何表征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又如何通过产品输出在海外塑造和影响中国的形象?从这一层面上讲,该展应被放在更高更广的视野去看,应从‘文明’的角度上看。”
当代展览的策划越来越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宋哲文说,第一展厅被设定为对龙泉窑历史源流的阐述,是为了让观众在对该领域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奠定理解内容的基础。而为了让对文物的解读层次更为丰富,展览又延展出龙泉瓷器的“功用”与“美学”两部分内容。通过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内容设计,让观众尝试了解与我们相隔数百年上千年的古人的审美意趣与生活情致,通过观展产生共鸣或反思。
“日后,无论广州博物馆是继续留守镇海楼抑或选址他处筹建新馆,我们都会坚守博物馆在‘开启民智’这一使命上的初心。”宋哲文说,“今后的展览还将依托类别丰富的馆藏文物,联手世界或国内收藏单位,向观众展示中国乃至世界区域文明的内涵。”广州博物馆作为一座国际都会的城市综合性博物馆,其使命不仅在于本地文化的发掘,“通过对‘外域’文化的展示,实际上也让新、老广州人学会更好地看‘自己’,反观自身。我们在文化版图上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数千年积淀的广州文化,正是在对‘他者’与‘本我’间的思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宋哲文还指出,就广州博物馆立足馆藏,力推系列性原创展览的奋斗之路上,“龙泉之美”算是一个开始。今后,馆方仍将依托本馆藏品,筹办德化窑瓷器、丝织品等原创展览。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系列大展,让大家感受文博工作者的心血与诚意,共同思考博物馆的走向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