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老子》研究全球化显月印万川:70种语言,1500个版本

2021-11-16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全球老学研究中心,展示全球老学全貌

一本中文的书,变成了75种语言;一部中国春秋的古籍在全球旅行1000年,留下了1500个版本。《老子》成了当代除了《圣经》以外外译最多的一本书籍。于是,10月下旬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变得顺势而为,南开大学全球老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有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这次由美籍汉学学者邰谧侠(Misha Tadd)教授发起的全球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印度、以色列、伊朗等12个不同国家的老学领域研究专家,九场讨论主题讨论中,中外专家共同讨论《老子》历史上的传统注释和外语译本的多样性。文汇讲堂最关注的是其中关于《老子》翻译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哲学传播的话题,与读者一同分享最新动态。

月印万川下的多个月亮:不同于传统的现代老学研究现状

美籍汉学学者邰谧侠在会上致辞

全球化背景下老学研究的现状是促成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的直接导因。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邰谧侠在开幕式上介绍,《老子》是当今的除《圣经》外外译最多的典籍。 华东师范大学两年前组建了“全球视野历史跨度中的《老子》学说”研究团队,其中有个方向专门研究《老子》在域外的传播,包括不同语言《老子》译本的收集、研究,以全球《老子》译本为中心的全球传播路线图的整理、发掘。如今南开大学的“全球老学中心”将北南呼应。邰谧侠提醒我们,当代的老学研究与传统老学研究的重大区别在于,它要面对的是全球化了的《老子》。现在的《老子》是全球化的、跨文化的、跨语言的。

从邰谧侠博士编著的《译本总目》可以发现,通过文化交流,一种语言变成70余种语言,一部《老子》变成了1500多种《老子》。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任大援形象的比喻目前老学研究的现状,“是一种月印万川的形式”。月印万川是佛教华严宗的用语,意思是天上有一个月亮照印到每一条河里,河里都会有一个月亮。《老子》就是天上的那个月亮,而河川里的每一个月亮就是全球化后对《老子》不同的解读、译注。任大援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进一步解释,又好比宋明理学家所讲的“理一分殊”。就好像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毕竟有所不同,《老子》的“原型”被展开,《老子》所讲的“道”,好像是一个,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学者,就各有所殊。

“道”是耶和华?不同世界不同理解,外译《老子》的丰富

陈鼓应在会上致辞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老子》有了更丰富的版本。维也纳大学ubomír Dunaj在交流中提到,主要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有跨文化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文明之间展开交流。古典中国的思想遗产是农业社会以自然为导向的世界观的一个表达,中国社会和欧洲社会在十七十八世纪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认同文化间对话是中国现在一部分世界观的话,那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说不同世界观的人对这个东西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当前,老学通过持不同价值观、不同语言的主体诠释,产生了天主教的、新教的、犹太教、印度教、神通教的老子不一而足。在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魏伶珈还与与会嘉宾分享了近现代翻译史中耶稣会的重要角色。

耶稣会索隐派对中国古典著作的重新诠释和改写,是以象、数和汉字为中心展开的。出于传教的目的,在他们的调和中,为了更好地与《易经》的解释相配适,这些变化包括了对《圣经》中一些概念的改造,包括圣三位一体、数字和三角形等概念,以及被描绘为儒家圣人的耶稣基督的形象。另一方面,《易经》中的数、爻、卦也被修改,以适应《圣经》的时间线和故事。为这一旅程掌舵的创始人,白晋(Joachim Bouvet),以《易经》(变易之书)中的那些象、数和汉字为导航,踏上了他的索隐派解释之路。他的追随者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 de Prémare)和傅圣泽(Jean Fran?ois Foucquet)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并进一步各自发展了关于“道”的诠释。

“道”是“末伽”还是“菩提”,老子翻译的个人倾向性

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致辞

时代背景赋予了老学新的突破和发展空间。这与老学本身特点有关,著名的《老子》注者杜道坚曾总结老学特点为“随时代所尚”:

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时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

邰谧侠解释道,老学史即是六经注我的历史。老学是老子与后人在不同时代的对话。邰谧侠举例说《老子旨归》和《河上公章句》都是汉时注本,两个注本都有不少汉代思潮,与汉帝国的王权政治密切相关的特点。唐时佛教中论流行,当时李荣与成玄英受此思想影响,即以道教式的中论思路解释老学。各个时代具有其独特的《老子》。

即使是同一时代的《老子》研究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解释倾向,这与诠释主体个人倾向性有关。不同翻译者本身对《老子》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老子》译注。玄奘和成玄英在唐太宗的命令下翻译梵文译本的《老子》时,就曾产生分歧,道教的成玄英主张用具有超越意义的“菩提”翻译《老子》中的“道”,而玄奘则主张用“末伽”即路径、解脱道来翻译。可见译者认识对译注的影响。历史上,韩非子以法家思想解释《老子》,刘安以黄老思想解释《老子》,《想尔注》以天师道道教观解释《老子》,鸠摩罗什以佛教中论观解释《老子》,王真从兵法角度解《老子》,苏辙以理学思想释《老子》,鄧錡对《老子》以丹道解之,憨山德清则以禅宗解《老子》,这些解释使《老子》角色灵活,富于启发意义。

老子是猫?怎样的《老子》译本是可以被承认的?

“全球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宾大合影

有一种传统的认识,即认为译本无法客观呈现原文,是赝品,外译《老子》和中国传统《老子》泾渭分明。那么老子的译本如何能够与传统注疏一并成为老学研究对象?

举几个例子,邰谧侠提到在《老子》外译中有一类强调《老子》对个体启发意义的译本,包括但不限于正式的哲学或宗教,有更强的个体性。有Timothy Leary吸毒后重新翻译的《老子》、Wayne Dyer的“鸡汤”《老子》、John Heider的《领导之道》、Ray Grigg的《爱情之道》、Waldo Japussy还用猫的立场解释的《老子》。这一类的译本,邰谧侠发现基本只在国外出现,往往自出心裁。

对于《老子》译本的研究,邰谧侠的看法在于,如果学者仅仅从考虑维持所谓原意的角度出发,对译本进行否定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从全球老学的角度和《老子》中外传播的角度看,它就如《老子变化经》里面的老子一样,是《老子》的众多化身。随着时代的变化即文化的特色,《老子》应该能有其特殊的表现。同时,印万川的结果也并不代表者原作者的死亡。《老子》变化虽然比较多,但应该还有一种核心的真理。

转译是解释老学的重要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译者是以历史考据为译本目的,专家学者就可以对其正确性进行批判。但如果译者不懂外语而按照个人启发从更广泛的角度翻译《老子》,也应是有价值的《老子》。

老子书研究需要输出也需要输入,是汉学史中文明互鉴的力证

全球化老学,不仅仅是一项输出,正因为也是一项输入才使得全球化老学研究显得更为闪耀。任大援就强调,老子书的研究是汉学研究过程中文明互鉴的力证。

任大援强调,老子书的研究是汉学研究过程中文明互鉴的力证

在此次交流研讨过程中,任大援提供了两个例证。其一是黑格尔对老子的研究。黑格尔研究老子的主要依据来源是法国的雷穆沙。当时西方汉学家以宗教释《老子》,认为“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中的 “夷希微”就是“耶和华”。而黑格尔则认为用比附的方法去理解原始概念是存在争议的,要从哲学的本体上去研究老子的思想。黑格尔在理解老子时说老子通过否定性来理解规定性这样非常重要的思想。

其二是关于侯外庐解释第十一章是老子的经济思想。“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侯外庐认为车、器、室这三个东西都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当作商品,这是上古时期的情况,但进入阶级社会有商品交换以后,就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两个历史的时段,“无”——不属于任何人,大家都能用,但一旦进入阶级社会,物有所主,我们就用它的价值,把它作为商品了。侯外庐认为从器物变成商品,老子看到了社会的进步,在老子那时就有了商品的概念。这是一种完全新的思路,李约瑟认为这种观点是最对的。

所以,任大援认为,实际上全球化老子研究不是中国学者的事情,也不是汉学家的事情,汉学家和中国学者必须得交互。

去异求同,“真”的普遍性问题是全球化追求的核心

在本次的发言讨论中,与会专家都纷纷探讨了老学研究在各国求同存异的过程。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安保罗(Poul Andersen)在发言中就提到,“普遍性问题”,所谓的普遍性就是中西方之间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立场,他认为两种文化之间是存在相似性的,《老子》中的“真”这个概念是充满普遍性的,不同的需要,可能会从不同的视角理解真理这个概念,但是根本上来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真理与真这个概念与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南大学唐雪将不同文明下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变异现象作为研究重点,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西南大学唐雪在介绍《道德经》在德语世界接受中的变异研究中就说,跨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着眼于异质性和互补性,将不同文明下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变异现象作为研究重点,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变异”的根源来自于外译者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异质性。他认为中西思想的对比与变异研究,需要建立在中西方哲学求同存异的基础之上。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武志勇,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认为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年至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道德经》传播;2000年至今,《道德经》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出现第一本汉语直译本。能够抚慰读者心灵,与阿拉伯文化中苏菲思想的精神相通,是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立足于悠久而友好的交往历史,英法等强势语种作为桥梁,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两个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武志勇,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

当人们一直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这场国际学术研讨给出的启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同样也是可以全球化。这恐怕是2500多年前,担任周都守藏室吏的老子欲避世出函谷关不得,被迫写下5000多字著作《道德经》时没想到的,那股紫气东来,漂洋过海,余音缭绕至今?

作者:童毅影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