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传三师佛灯·成一家之法——记著名书法家桑作楷先生

2021-11-18

桑作楷,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44年生于甘肃省榆中县新营镇,1959年迁居南京。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师从萧娴、林散之、高二适三位当代大师,得三师真传、前贤之法,入古出新,自成一家,自号“陇上老桑”,斋名“三师堂”。桑先生是“林散之为当代草圣”学术思想的提出者,也是“金陵四家”【胡小石(1888-1962)、林散之(1898-1989)、萧娴(1902-1997)、高二适(1903-1977)】艺术观点的提出者。应江苏美术出版社之邀,桑先生自1984年开始陆续编辑出版《林散之书法选集》《高二适书法选集》《胡小石书法选集》《萧娴书法选集》“金陵四家”书法作品集等。1997年,桑先生向当时江浦县委书记提议,在南京江浦求雨山建造“金陵四家”纪念馆。

桑作楷先生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十届委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5-2007年),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主席词《卜算子咏梅》

传三师佛灯,成一家之法

——记著名书法家桑作楷先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开宗明义之言。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劝学》中则说“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些深刻的道理,在桑作楷先生的书法生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1972年6月,他拜见“女书圣”萧娴,成为文革开始以来萧老的第一位学生,登堂入室开启了正式的高起点书学人生;同年8月初,又冒酷暑骑单车,赴江浦乌江拜师林散之先生,成为林老日渐青睐的学生;时隔不久,在林老的美意下,桑作楷谒见高二适先生,高先生看了桑作楷作品后写信称赞“草书甚壮”,开始指授他作书之道。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如果按照现代导师制的教育模式理解,三位大师算得上“博士生导师”,他们造诣高深,各领风骚,桑作楷同时师从三人,博闻多识,兼收并蓄,可谓风云际会千年少的机缘。桑先生深念三位老师传道之恩,遂名书斋为“三师堂”,由萧娴先生手书;又自号“陇上老桑”,乃不忘桑梓难舍甘肃故里之情。“老桑”,亦是不惧苦寒,不辞劳苦,不懈不怠,日思进取之意吧!

中堂-龙

捧袂托龙门,三师传佛灯,萧娴、林散之、高二适先生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对桑作楷成长的裨益不言而喻。桑作楷得萧师之气、高师之势、林师之神、前贤之法,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自成家法。先生诸体俱善,尤精草书。他作小字如镌似刻、入木三分,作大字雄浑大度,豪迈奔放,笔力之深厚,墨法之变幻,气象之高古,法度之森严,着实令人叹服。笔者曾见先生作大字狂草《将进酒》,纵两米,横十米,破空取势,筑锋下笔,犹石破天惊! 左盘右蹙,笔锋杀尽中山兔;上承下覆,递相映带白计黑。纵横驰骤,恣肆交错,墨干处似万岁枯藤,秾润处胜壮士劲铁。通篇气足势全,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书文一体,物我一如。

对联-山林风月

笔者还见到桑先生草书韩愈《石鼓歌》手卷,骨强肉丰,水墨淋漓,线条圆健,似瘦实腴,如钢丝盘曲,张力十足。作品中锋主运,使转自然,或一笔十余字,似春蚕吐丝,绵劲不绝;或存筋藏锋,自出机杼,犹哲人行藏,进退合宜。绵密疏阔相间,疾徐轻重相应,参差错落,道炁充盈。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吴白匋先生曾作书称桑作楷为“今之旭素”,此言不虚也。另外,《于右任诞辰140周年草书邀请展》以及《林散之 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在2019年11月和12月分别举办,基本可窥中国当代书法尤其是草书创作的总体面貌和最高水平,桑先生作品的笔情墨趣和线条质感卓尔不凡,殆可屈指也。

刘禹锡《陋室铭》2x2米

五十余年的书法实践中,桑先生形成了“笔要健、气要足、势要全、情要真”,“文学的抒情美、音乐的旋律美、绘画的虚实美、体育的抗争美”等“四要”“四美”创作理论,言简意赅地把历史上“神、气、骨、血、肉”的书论思想实践化、大众化。

刘昚虚《阙题》

桑先生在学术思想上更有高屋建瓴之论。上世纪80年代,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深厚的学养和非凡的胆识,提出林散之先生为“当代草圣”说,继而又提出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萧娴为“金陵四家”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这两项学术观点不啻于平地里起惊雷,引起了巨大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考证,“当代草圣”、“金陵四家”均已得到书界、学界的广泛认同。其实,桑先生提出该学术观点,是他纵览前贤、深钻细研古今书法后的有据论断,也是他在编辑几位大师作品集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金文《西周师酉簋铭文》

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成立。受出版社之约,桑先生先后编辑了《林散之书法选集》(1984年12月)、《高二适书法选集》(1987年2月)、《胡小石书法选集》(1988年11月)、《萧娴书法选集》(1991年11月)。桑作楷深切感受到,四大家均出生于清朝末年,成长于民国时期,名遂于新中国,又陆续汇聚在南京这一江南形胜地生活,他们的成就代表了一个区域、一个时代。从历史的时空审视,桑先生认为他们与“竹林七贤”、“宋四家”、“吴门四家”、“扬州八怪”等文学艺术群体一样辉耀星空,才产生了“金陵四家”的学术论断。三十几年过去了,桑先生编辑的金陵四家书法集,眼光独到,文脉清晰,精甄细选,富含书理,现已被奉为法帖竞相珍藏,轻易难以觅得。南京市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学者俞律先生写道“文化之传播,赖著编两端,编为著之舟车,作楷为金陵四家编册传道,至诚谓功,至善谓德,必可流芳于世。爰赋一绝,用赞厥功:立雪程门问六书,兔毫犀角觅真如。三师堂上三更月,曾照斯人辨鲁鱼”。

镜心-平安

此后,桑先生还编辑出版了《武中奇书法选集》《尉天池书法选集》以及王觉斯、林散之、高二适、刘海粟等书法诗卷。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力求全面反映廿世纪书法发展的全貌和郅高水准”,请桑作楷主编《林散之》卷。1996年11月书册发行面世,桑先生《沙锥深处悟真诠--论林散之先生书法的用笔》一文,在多篇供选文章中被选用为该卷书评。而今,海内外评论林散之书法之文浩若繁星,而桑先生《沙锥深处悟真诠》对其用笔的评析,世人文章似无出其右,这与桑先生与林老的朝夕相处得其精髓是密不可分的。

对联-大江天马

其实,桑先生不但对前辈大师的用笔学得深、悟得透、做得到,而且用墨也有独到之处。先生曾用温州皮纸四尺条幅创作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句八十字,边款四十余字,竟仅仅一次用墨完成!起笔处墨沉笔实,诗文过半,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及至后来,笔中几无墨,笔锋杀纸,力透纸背,线条迟涩劲健,枯中见润。作品方圆兼用,藏露自如,一气呵成,诚如苏东坡所言“非通其意能如是乎”?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997年,萧娴先生去世,江浦县有意将萧老安葬于城北求雨山。桑作楷提议在求雨山建造萧娴纪念馆,没过多久,桑先生又向当时的县委书记戴宗宝再次建议建造“金陵四家”纪念馆,并一再强调建“四家馆”是一传承文化,泽被后世的大事。不出一月,戴书记告知桑作楷:“桑老师,谢谢你的好建议,你提出的‘金陵四家’纪念馆一事经常委会研究同意建造。但我们江浦经济条件有限,四个馆只能逐步建,也请您继续关心”。如戴书记所请,“四家馆”的建设牵动着桑作楷的心,主动出言献策,并尽心尽力提供作品征集线索。事实表明,桑先生既是“四家馆”有远见的倡议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今,求雨山金陵四家纪念馆已成为南京市的文化高地,有“当代兰亭”、“书法圣殿”之誉,并被评定为“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

韦应物《滁州西涧》

桑先生成名已久,但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从不固步自封。七十岁以后,他对“真书难于飘扬,大字难于结密”的传统书学思想感悟尤深。桑先生认为,并非字写大了就是大字,大字书法的笔法、结体、笔势、墨法等,与书写小字都是不一样的,小字要宽博灵动,古雅精致,而大字要紧密雄健,势大气足,体现时代精神。桑先生在几十年晋唐楷书成就上,揉入宋人尚意的领悟,书风为之一变,融颜筋柳骨与黄米意趣、晋唐神韵与盛世气度为一炉,精熟通会,雄劲昂扬。在江苏省庆祝建国70周年书法作品邀请展上,桑先生八尺巨幅楷书《歌唱祖国》,收放有度、行笔有力、神完气足、品高韵胜,一派大国气象,展现出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广受盛赞。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去年初夏,桑先生用三张四尺整张宣纸作大楷《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刚劲挺拔,沉着痛快,气韵生动。尤其令人欣然的是,作品中妖精的“精”、有情的“情”、阴且晴的“晴”三字相继出现,“月”偏旁的结构和用笔各个不同,别有韵致。笔者也曾疑惑:桑先生草书造诣有口皆碑,为什么对楷书创作还如此孜孜以求呢?桑先生爽朗笑道:岂不闻“自古未有不善正书而工于草”者?譬如张旭,草圣名世,但其楷书《郎官石柱记序》笔法精严、体势端凝,清劲简远、雍容闲雅,历代评价甚高,楷书功底是草书之基啊!

主席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吴昌硕论书曾说,余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今天的桑先生亦复如是,“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临池不辍,师古而化,每有会意,境界日新。正像书评家王道云先生所论:“作楷先生正向他的三位老师林散之、高二适、萧娴所处的时代高度走去”。

辛丑初夏

方无隅

崔颢《黄鹤楼》

对联-和风时雨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云飞

对联-邓小平诗句

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句

马戴《楚江怀古之一首》

曹操《龟虽寿》

对联-立德藏书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晏殊《寓意》

卢仝《秋梦行》

对联-飞雪清风

鲍溶《经旧游》

对联-山疑水作

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李世民《过旧宅》

林逋《山园小梅》

桑作楷《论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殷尧藩《旅行(金陵道中)》

姚合《扬州春词》一首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桑作楷论书

柳宗元《渔翁》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古柏行》

李白《将进酒》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