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创作上,为什么很多人追求多产?

2021-11-21

在不少人看来,有些艺术、文化作品上的经典内容,都是那些天才、大师们灵光一现,创作出来的。

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在创作上,想要追求创新,创作惊世杰作,是很难的事情。

要创作出很多东西,也就是尽可能地多产,才能创造出有影响力、有创意的作品。而那些成功的创意,在数量上,和创意总数,是线性关系的。

换句话说,作品越多的人,想法越多的人,就越容易创新成功。

尽管在这些作品中,很多作品都是普通的。这就像沙子中的金子一样,经过大众持久不断的筛选,才能有经典的作品,显现出来。

比如说,很多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比较熟悉,可也仅仅是那几部有名的戏剧。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莎士比亚,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创作了几十部作品。当然,那些可能是普通的作品。

毕加索,有很多作品是传世经典。但这些作品,也只是他那上万件作品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即使是天才,没有这个数量上的积累和磨炼,也很难有这样的成就。

还有众多的音乐大师,比如说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他们各自的音乐经典,都只是他们总体音乐创作中,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作品,可能都很普通,反响平平。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这些音乐大师的地位。

很多人认为,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必须把一件事情做精,质量和数量不可能共存的。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对创新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相反,那些多产的人,更有创新精神,并且那些永世流传的经典,也都是创作于他们最高产的阶段。

比如说,有研究就显示,作曲家在任意五年时间里面,创作的曲目越多,他们创作出杰作的几率就越高。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有类似的规律。

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创作,向那些大师看齐呢?

有一种说法是,也许不少人最初的想法,很普通也很传统。但是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去实践、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排除、删除那些甚至被忽视的常规的东西,从而产生一些新意,才有可能创作属于自己的杰作。

这其实就是在追求多产的过程中,多次实验自己作品的效果,使作品越来越趋近成熟和完美。尽管其中有更多的作品,可能很普通,甚至是垃圾!

就像现在的网文作者一样,没有上百万字的完本写作,没有日更数千数万字、长年累月的写作磨练,是很难写出爆款作品的。

天才倒是有,但是很少。甚至天才如果不努力勤奋,不多去创作,也是走不了多远的。

所以,对有志于创作的人来说,追求多产是很有必要的。

感谢关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