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工具书,延续濠江数百年地方楹联文化
“福临吉宅,春满华堂”“彩云蟠吉地,瑞气溢新楼”。近日,家住汕头市濠江赤隆的小黄乔迁新居,按照民俗,要在新居门口张贴对联,一本于近日发行的《实用楹联精辑》给他提供了诸多对联素材。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群众基础丰厚。然而如今,人们或在网上抄录一些合适的楹联,或在商店购买、领取随物附送和免费发放的春联,内容千篇一律,缺少了当地文化特色和地方特有的烟火气息。小黄直言,《实用楹联精辑》一书非常“接地气”,生动地反映出濠江民风民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记者了解到,《实用楹联精辑》是由濠江区文化馆出品的楹联工具书,近期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搜集了新春联、居宅联、行业联、祭祀联等古今民俗对联近万副,为广大楹联爱好者提供了楹联创作时的“正确打开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由濠江一群热爱楹联文化的非遗传承人、爱好者历时三年多的时间收集、校对、分类编纂而成,为楹联传承留下一分沉甸甸的文化厚礼,也是濠江作为全省首个楹联之乡传承发扬楹联文化的生动注脚。
历时三年收集古本楹联作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艺术多姿多彩。楹联,更是华夏大地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在当今互联网信息充斥、电子产品“一统天下”的年代,国人慢慢疏离了这种饱含民俗价值、具有深厚文学韵律的文字表达形式。然而在濠江,楹联习俗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和不可或缺的“精神佳肴”。
据楹联习俗市级传承人林则林介绍,近二十多年来,濠江区致力于推动地方楹联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在挖掘、研究其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流传于濠江民间的手抄楹联古本,时间跨度近三百年。
“时常有民众来向我们讨要对联,用于新春民俗、乔迁新居、开业等喜庆活动,于是我们就在想,老祖宗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楹联作品,该如何才让更多人也欣赏、使用到?”楹联习俗省级传承人黄鸿杰告诉记者,有感于将楹联文化发扬光大,他们萌发了要将这些作品收集成册的念头,方便群众取阅使用。
2018年,濠江楹联习俗被列入广东省非遗省级项目。同年,由黄鸿杰等非遗传承人和楹联文化爱好者组成的一支“老中青”楹联灯谜团队开始有目的性地收集濠江当地楹联,积极动员当地民众提供楹联古本。
“拿到古本资料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复印留存,原件都会原封不动地交还给村民。”林则林说,濠江有不少楹联作品来源于当地祠堂联,于是他们就逐个与祠堂负责人沟通,征求同意后才将楹联作品收集起来。
从私人宅邸到祠堂庙宇,从古老戏台到深山里的石刻,不知不觉间,光是楹联作品复印集也垒成了一座“小山丘”。
五易其稿呈现特有楹联特色
楹联作品的收集过程中,校对审核工作也需同步开展。在林则林看来,校对工作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数十万字的作品,不少缺乏断句,有的长短不一,有的还是需要多方求证的古字,此外,大家还需要根据楹联的年代、上下联、词性、对仗等元素进行校对。
记者观察到,在《实用楹联精辑》的校稿上,密密麻麻都是校对标注的痕迹。林则林坦言,三年时间团队开过无数次会议,每一次深夜的讨论、研究,都能迸发出新的火花,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充满乐趣。”
黄鸿杰告诉记者,校对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许多楹联古本的字句,还需要翻阅古书才能知晓其内容。例如“逢遇刘晨询药圃,源从医缓讨方书”这一比,通过查询才知“医缓”一词出自《左传·成公十年》中的一位名医,后来被用来泛指良医。
在整理、还原古本楹联的基础上,团队又收集了近年来濠江楹联家的部分作品,最终编纂成《实用楹联精辑》,独具濠江特色。从原稿到终稿前后五易其稿,亦反映出楹联民俗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负责任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实用楹联精辑》在内容上进行了分门别类,包括新春联、居宅联、行业联、祭祀联、祝寿联、贺婚联、拜挽联、庙宇联、祠堂联、其他联等,共20多万字。此外,在排版上,采用左右排列而非上下排列的形式,方便读者阅读识别。
“楹联由于广泛运用在各种民俗活动中,自身形成了一种习俗,这本书可以作为楹联习俗的有力佐证。”濠江区文化馆馆长吴著彬表示,《实用楹联精辑》的编辑,对于濠江楹联习俗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未来濠江区将持续深耕非遗保护、乡土文化工作,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助力延续濠江文脉,讲好濠江故事。
【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