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未曾远去:关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史园三忆”
2021年10月25日下午,《史园三忆》新书发布式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举办。
《史园三忆》对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已故学者的纪念文字、老同志的革命回忆以及同人们的所史忆往进行了汇编,是研究上海学术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全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远去的群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逝者们》;中卷为《绿圃红叶: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下卷为《古杏与赭砖:徐家汇历史研究所的那栋楼、那些事和那些人》。
该书的出版适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所65周年。65年以来,历史研究所作为一个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是国家命运和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当代史研究在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发展之路的重要特征和基本逻辑,其本身就是当代史研究的优异选题和典型案例。
《史园三忆》编者、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马军研究员在主旨发言中介绍,该书汇聚了约一百篇所内同人与所外朋友们在不同时期撰写的回忆文章,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所65周年之际,《史园三忆》追昔忆往、激励今人、展望未来,可谓正当其时。他表示,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迄今已走过65年历程,但所史研究仍在起步阶段。2006年和2016年,经过全所同人的共同努力,先后编纂了两部所史资料集,即《通变知几: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五十年历程》(自印本)和《史苑往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纪念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7月版)。马军研究员从2012年开始投入所史资料的收集工作中,目前已经出版《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编撰,2016年);《史译重镇》(编撰,2018年);《重会海外汉学界(1979—1983)》(选订,2019年);《史研双峰》(编纂,2019年);《炉火正红》(主编、整理,2020年)等相关书籍。有关《史园三忆》的工作则始于2018年,其间得到过很多前辈、同人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
发布式邀请了历史所学术前辈们的子女与会发言,首先是姜进教授(姜沛南研究员之女)。姜教授谈到,其父姜沛南先生解放初最先担任的是《劳动报》副主编,后来因为在“三反”“五反”运动中遭受不公正待遇,遂转至上海总工会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工作,并由此扎根、献身于工运史料的搜集和研究事业。1961年,姜沛南先生跟随沈以行副所长调动至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继续从事工运史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合作推出了百万余字的大著《上海工人运动史》两册。姜进教授指出,工运史研究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是一门显学,但之后却渐渐冷落,而目前又有了重振的趋势,新的生力军正在加入,相信他们能在历史所老前辈们打下的优良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超越前辈。
张卫红女士(徐崙副所长之女)的发言讲到,在她幼年的记忆中,其父在家里很少讲话,显得沉默寡言,原因大概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了挫折。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父亲生活很简朴,工作兢兢业业,每天都伏案至深夜两点。她童年时,晚上总是能看到父亲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他始终笔耕不辍,文章主旨大多涉及“鸦片战争”“小刀会”等等。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京剧表演,每周末都会带着儿女们一同前往。张女士又说,即使到了晚年父亲的记忆力还是非常之好,唐诗仍能整段整段地背诵出来。
汤仁泽先生(汤志钧教授之子)发言指出,本书编者马军研究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是在给历史研究所构建学术谱系的拼图,旨在把先贤们的功绩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让后人有迹可循。马军在这一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回忆录、工作笔记等,并热忱地动员有关人士撰写文章,共同构建历史记忆。在谈到徐崙副所长时,汤先生还记得,当年徐先生曾到其就读的小学给同学们讲课,宣讲革命历史故事。
程岩女士回忆了其母程天赋同志早年参与筹建上海历史研究所的概况。母亲在“文革”中因受迫害而不幸离世,但留下过许多文稿,尤其是做了不少历史资料的卡片。遗憾的是,后来也都散失了。“文革”结束后,组织上为其母平反,照顾程岩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来工作。在社科院工作数年后,她在改革大潮中曾赴香港经商发展。
任晓冰女士(任建树研究员之女)认为,历史所的许多先辈长期不懈地进行历史研究,努力地挖掘历史真相,他们的工作很了不起,很不容易,堪称国之脊梁。
李小骝先生(李亚农所长之子)说自己参与此次活动感触良多,在座的不少先辈的后人都曾是他的同学和发小,因于历史研究所这家单位,大家彼此间有不少人生的交集。他还提到父亲李亚农先生生前长期在家养病,所以那时基本上是所里其他领导来李家商讨所务,记得经常来的有奚原先生、杨宽先生、徐崙先生等。以上诸位先生的子女有不少是他的小学同学,当年大家就读的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附属子弟学校,直到后来历史所才改隶上海社科院。
1956年以来,历史研究所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1978年复所以后的《五卅运动史料》《近代上海大事记》《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史》《上海工人运动史》《上海通史》(1999年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因各种原因而未竟的课题,其背后整箱整箱的未刊资料和相关档案留存至今。这笔丰厚的学术遗产,是底气,是骄傲,也是路标和指南。知古鉴今,当我们陷入迷途之时,它们是引领我们迈向未来的智慧之手。
在历史研究所的学术史上,不仅有李亚农、周予同、杨宽、徐崙、沈以行、方诗铭、汤志钧、唐振常等闻名遐迩的史学大师,也有章克生、马博庵、雍家源、叶元龙、吴绳海、倪静兰等功勋卓著的史译名家。65年来,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数百名所内前辈同人,为求真、求实,青灯黄卷,殚精竭虑,克服各种干扰,忍受诸多委屈,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和年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学术之忱、信念之光和人性之美,超越时空,跨越生死,长相吾等后辈左右,终非极少数“魑魅魍魉”所能掩蔽。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从初创时期位于徐家汇漕溪北路20号(后为40号),到暂借田林路2号3层,再到中山西路1610号1号楼14层,直到如今的2号楼8层东侧,曾经数易其地。虽然时光如梭,环境已变,但所图书资料室的20多万册旧藏,无不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们似乎总在提醒今天的读者: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术人生;历史研究所又应如何尽快地实现研究的国际化、图书资料的电子化和管理的制度化,以积极适应大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