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的time|没有暖气空调暖宝宝,古人这样跟寒冬“对抗”
今年的降温,仿佛来得特别快。
北方的朋友缩在室内,在暖气中享受“四季如春”;
南方小伙伴空调、电暖气、电热毯、暖宝宝甚至发热鞋垫齐上阵,穿好秋裤、捂紧被子抵抗严寒。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没有暖气、空调、暖宝宝的人们是如何跟寒冬“对抗”的?
本期古的time就带你来看看古代御寒指南。
古人取暖,也是“内外兼修”,室内和室外各有一套。
花椒竟然也能取暖?——椒房殿
椒房殿属汉代未央宫建筑群,是皇后所居之所,椒房殿内所用的“椒”即花椒。古代的工匠将花椒捣碎和泥后加入花草植物,制成墙壁保温层捣碎和泥,制成一层墙壁保温层。
此外,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自然不会感觉冷。
而且,用花椒多籽,用花椒涂墙也是取温暖多子之意,《汉宫仪》中对椒房殿的记载:
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由此可知椒房殿至少有两个功能:一、防寒保暖,二、保持室内香气。
夹心墙是什么墙?——火墙
早在火前文明时代,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控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周边用泥土夯实,用水烧火取暖,称为“火塘”。
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古代皇宫建筑师们为了保证冬天宫殿内的温暖,在建造时将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火墙的下面挖了一条通道,即“火道”,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廊檐下,只要在炭口中烧上炭火,热气便可顺着夹墙内的火道,温暖整个宫殿,而且,为了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还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孔排出。
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宋文签》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士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然后招呼你进屋上炕。
说完了大型取暖设备,我们来看看古人可以随身的取暖神器。
贵气平价全都有——动物皮毛与纸制衣物
人体最直接的取暖方式可能就是穿得“厚厚”的,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衣料就是动物毛皮,这也是我们判断古装剧季节变化的一个指标。事实上,古人的过冬衣物比戏服更精美、齐全,暖帽、皮褂、大氅、绵袜、绒靴,古人为过冬是从头到脚的武装起来。
清薰貂皮皇帝冬吉服冠,现藏故宫博物院
在《红楼梦》中,就有斗篷,鹤氅、雪帽、狐皮袄子、羊皮小靴等等。贾宝玉平时有起夜披的貂颊满襟暖袄,重要场合还有贾母赏赐的雀金裘等。
清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现藏故宫博物院
寻常百姓冬天还是穿棉衣居多。不够暖没关系,一件不够就穿两件。消费不起棉衣,还有性价比更高的纸衣。
温度挡不住古人的“脑洞”。在唐宋时期,说起用纸来取暖,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其实这也是古代贫苦人群迫不得已的办法。由于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所以便出现了用楮皮纸做的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适合贫民出门穿。
除了“纸裘”,古人还用“纸帐”来取暖,白纸做成的帐帷四面围合,因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御寒的同时又保持风雅,所以也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
明代 闵齐伋刻《西厢记》插画“月下佳期”
对古人来说,纸帐还有个优点,就是可以吸拢香气。古代文人重香,尤其偏爱梅花香,当时流行的做法是在四根帐柱上各挂一只壁瓶,再插上梅枝,到夜晚,月光就可透过纸帷映出梅枝的疏影。
元代僧人明本曾作《纸帐梅》歌咏梅帐:
春融剡雪道人家,
素幅凝香四面遮。
明月满床清梦觉,
白云堆里见疏花。
方便携带,过冬无忧——小件取暖用品
火盆
除了靠衣服取暖,人类最主要的热力来源是火。距今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就已经学会使用和控制火。
这一里程碑式的进步对人类文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古装剧里的古人大多数取暖方式依然与火息息相关,“火”是一个关键的源头,从“火”开始,人们从单纯的“烤火”变换出各种不同的取暖方式,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取暖器物。
烧炭用的火盆在冬天置于宫殿或庭院内,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两种材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或将其梅洗见新的记载。
明掐丝珐琅勾莲纹象首三足炉,现藏故宫博物院
烧炭用的炭也有讲究。有的古装剧还为描写过关于炭的纷争,不同等级的官位分配的炭也不同,《甄嬛传》中提到的“银炭”、“黑炭”,《如懿传》中存在感极高的“红箩炭”,都是木炭的名字。
清中期掐丝珐琅火盆,现藏故宫博物院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称:“炭,烧木余也。”烧木所余之物,即为木炭。《礼记·月令》记载:“季秋之月,草木落黄,乃伐薪烧炭。”说明最晚在商周时代,人们已经具备了烧炭技术。
《周礼·地官》中有“掌炭”一职,朝廷设有管炭的官员和机构。唐代有木炭采运使,宋代设柴薪库,元代则是柴炭局,明清时期的惜薪司掌宫内所用薪炭之事。
手炉
木炭除了可以放在火盆里燃烧取暖,还可以放在手炉或脚炉里面捂着手足。手炉是古装剧中的常客,它是专供冬季暖手用的小件器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多数手炉以圆形、椭圆形为基本形状,再加以装饰性的变化。
清画珐琅花卉开光鸟兽图海棠式手炉,现藏故宫博物院
手炉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漆器、铜器、珐琅等工艺进行制作和装饰。内胆为铜制,以备燃炭,架于外壳口沿之内。口沿上设镂空盖,以通风换气。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使手炉暖而不烫。为了携带方便,多数手炉都有活动提梁。
诗人陆游的《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就曾提到过手炉:
业力驱人举世忙,
西林袖手一炉香。
未能成佛浑闲事,
十劫看渠坐道场。
足炉(汤婆子)
苏轼曾在给好友杨君素信中提到:“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赵翼《陔馀丛考》中说:“今人用得铜锡器,盛汤置衾中暖脚,谓之‘汤婆子’。”汤婆子直到现在都还有保留。
足炉比手炉略大,是一种用锡或铜制成的扁瓶子,一般为南瓜状,上方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便从这里灌进去,灌满热水后放进被窝,这样晚上睡觉就十分暖和,因此足炉也被称为“脚婆”、“汤媪”、“汤婆子”。
黄庭坚曾在《戏咏暖足瓶》中写道:
千钱卖脚婆,夜夜睡到明。
说的就是它的温热能够让人安睡整晚。
熏炉
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是一种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用来供室取暖。早在商周时期贵族阶层就使用了以青铜铸就的熏炉,其中,最著名要数汉代的错金铜博山炉。
错金铜博山炉 西汉著名铜器之一,1968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
熏炉起到的效果类似于现在的“中央空调”,外形类似于一家人围坐取暖的煤炉。
唐代诗人白居易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云:
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
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
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
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本次的“穿越”就到此结束啦。
今年是“双峰拉尼娜年”,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只要穿得够厚,寒冷就无法追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