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游荐书|写完《重庆之眼》,从西师走出去的作家范稳转身“种田”

2021-12-05

《太阳转身》

知名作家范稳起码算半个重庆人。上世纪80年代,他就进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就读;2016年前后,他又回到重庆深入采访,写出了关注重庆大轰炸的力作《重庆之眼》。5年过去,范稳再度出手:这次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太阳转身》开始关注起了“种田”这件事。

《太阳转身》和“种田”息息相关其实有两层含义。范稳告诉记者,这一方面说的是自己的这部新作和脱贫攻坚,和小说中的主人公回到山村种田关系密切;同时,创作数十年来自己也有了诸如“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也与种一块田无异”的感悟。

在这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新作中,范稳设置的开篇其实是一起儿童失踪案。书中的主人公卓世民是一位刚刚查出自己已经患癌的退休老警察,他在责任感和正义心的驱使下,一方面他和同事坚持追踪案件直至水落石出,同时又因为追踪线索到了他们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杨家寨和南山村。在这里,他们又投入到了当地的脱贫攻坚战斗中,找回了久远的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

在这里面,范稳着力塑造了卓世民和曹前宽两个不同类型的英雄形象。一如前述,卓世民是抱病参与破案的退休警察,在他的坚持下儿童失踪案告破,他自己也在和歹徒的奋勇拼杀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曹前宽则是十数年如一日为村里修公路的当代愚公。他们都是别人有难时挺身而出的不同代表。

知名作家范稳

“能够置身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是一种荣幸。作家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去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范稳表示,这也是自己从以往的历史题材转向书写现实题材的一大原因。

范稳坦承,自己确实一直有很强的英雄情结。本次在《太阳转身》的创作中,塑造出英雄首先服务于脱贫攻坚的主题和小说叙事的需要,但同时也是自己的主动为之。他说:“当代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有写得非常好的,也有比较概念化的。概念化、程式化的英雄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其实英雄就是那种在危难时刻敢于上前一步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担当的人,在真理、正义面前有坚守的人。在和平的年代,我们依然需要英雄。”

在谈到完成《太阳转身》后的收获时,范稳颇为感慨,“贫困的故事千百万,致富的道路也许就那么几条。我看到了一条路对一个闭塞村庄的重要,也看到了观念的转变对一群人的改变。尤其是在边地少数民族地区,撬动贫困这座大山,可能只需要一个支点。”

范稳同时觉得文学创作就和《太阳转身》里的“种田”一样,“需要去选种育苗,精耕细作,接上地气,吸取养分,在田里走一走,在大地上去发现。”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