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新冠“二次感染”需警惕但无须恐慌

Image 2020-09-07

近日,美国再次发现一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这也是全球第4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新冠患者康复后为什么会出现“二次感染”?其跟“复阳”是不是一回事?短时间内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频现,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抗体的存活时间可能非常短?这对未来疫苗研制和疫情相关防控工作又带来什么影响呢?

不同于新冠“复阳”

“复阳不是病人重新感染了病毒,而是体内残余病毒的一种表象。如果有病毒就会相应地存在抗体。”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学系教授、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黄波认为,这4例患者检测不出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相关抗体,可以确定为康复后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复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认为,此次发现的病例虽然从病毒株基因序列看有所变异,不是同一个毒株造成的感染,但目前看,更有可能是因为人体的免疫保护效果没有那么长,所导致的“二次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这些病例非一般意义上“复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二次感染’现象类似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保护‘脱靶’。这种感染时发生的症状往往会较轻,同时会迅速产生高水平的抗体。”

对疫苗研制暂无影响

目前,全球的医疗及科研机构仍不清楚新冠病患康复后体内的免疫力有多强,能维持多久,或抗体对于避免“二次感染”可发挥多大的作用。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表示,不同型病毒出现“二次感染”是正常现象。通常人体内病毒量越大,抗体水平越高,维持时间也越久,这两者之间是正向关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现在需要观察“二次感染”会不会发展为普遍情况,比如出现成千上万的患者“二次感染”,并且有新的发展。目前也看不出对疫苗有多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病毒变异只是很小的变异,对疫苗、防控措施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我们需要重视这种情况,关注其病情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危重患者,比例有多高。如果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现在只需要提高警惕,暂时不用改变现在的防控对策和疫苗接种策略。”

相关免疫学专家认为,即便出现“二次感染”导致疫苗需要更新换代,在目前的技术上也并不难实现,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并且,以现有了解来看,新冠病毒的突变也没有流感病毒那么快。

或常态化但无须恐慌

有免疫学专家认为,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或成常态化现象,在感染范围大、感染数量多的地区更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张文宏表示:“目前来看虽然只是个例,但‘二次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所能提供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个问题应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进行观察,目前全球已有2300多万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如果‘二次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的地区,再感染或会成为常态。”

此前,多地都发现“二次感染”病例,这些病例的共同特点是,症状都比较轻微。相比之下,美国第二例患者在“二次感染”后病情较严重,需要住院和接受吸氧等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二科主任梁连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可能还会陆续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发生“二次感染”,但人们无须过于紧张,通常“二次感染”的症状通常会比首次感染要轻。

针对“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案例频出,世卫组织发言人、病毒专家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不能仅根据一例病例得出结论,人们无须为此感到害怕和恐慌。

对于“二次感染”的预防,梁连春表示,“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避免到高危场所,接触高危人群。另外,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科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