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新东方CEO周成刚:我高考3次才上大学,全因母亲的坚持

2020-09-20

父母与我:上一代人的教育方式

要孩子尊重家长的意志听家长的话,不听话破规矩就要挨骂受体罚,似乎是上一代人教育子女惯用的手法。

在我的印象中,虽然父亲没怎么打过我,可被母亲拉下裤子挨打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母亲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家里地位不低,也是大事小事做主的人。

母亲要强,对家里几个孩子管教很严。如果我在外面调皮捣蛋,只要有人来我家里告状,不管犯的错是轻是重,母亲必打无疑。

所以,天性调皮的我从小就开始琢磨如何既不放弃玩耍,又不碰家规里的红线,在学习和娱乐之间寻找平衡。

我的少年时代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1978年我高中毕业。16岁的我懵懵懂懂,加上当时的各种政治运动,大部分人并不觉得读书有什么用。

我的几门成绩几乎都是挂科的,心智发展自然也跟不上,更别谈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了。

只是看到有人通过高考去上大学了,隐隐约约地觉得,能做一名大学生,是一件特别光荣和幸运的事。由于我成绩不好,1978年我没有考上大学,1979年又考了一次,英语成绩达标了,但总分不够,再次和大学擦肩而过。

母亲是个女强人,知道让孩子们进大学是能改变我们命运的机遇。

于是,她把已经结婚的大姐叫回家商讨,我大姐在重点中学当英语老师,也做班主任,自己也是从上山下乡的知青蜕变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深知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母亲很严肃地对我大姐说:“你能教别人,让别人家的孩子都考上大学,为什么不能好好教教你弟弟?”

母亲把脸转向了我,“成刚今年一定要去念大学,这也是他唯一的出路,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大姐马上抗议:“他自己不要学,整天在外傻玩,班主任都上门告状了,我有什么办法?”

母亲板起脸,用一种不可抗拒的语气说:“用什么办法随你,他如果不听你的话,我来负责。”说完,母亲转头望着我,再也没有说话。

我仿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的委屈、期待和坚定的信念。

就这样,我似乎第一次听懂了她的话,默默点了点头。

接到命令的当晚,大姐就行动起来了。面对我这个学渣,大姐认真地帮我分析了文科和理科的短板,然后提出让我未来去考英语专业,并告诉我虽然我的英语同样很差,但大部分中国人才刚刚开始学英语,而且每个人的起点都差不多。她每天下班回来给我上课、留作业。

她对我说:“你怎么玩我不管,但是每天我布置的任务你必须完成。”我上大学读英语专业的梦想从此开始了。大姐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前一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然后讲新课、布置新作业。

日复一日,我开始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也开始自信了。

刚进大学时候的我

因为贪玩,或者说为了争取更多的玩耍时间。大姐布置的作业,我都会想办法尽早完成。

每天一大早起来把该背的单词抓紧背完,然后就出门找玩伴去了。大姐下午下班前,我赶回家再抽空温习一下英语句法,晚上接受严格的抽查。

因为想玩,我不断琢磨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每次都能顺利通过。

慢慢地,我发现背了很多单词和基本的句法之后,我对英语开始有一点儿感觉了,甚至好多方面开始在同学中领先了,于是信心倍增。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语言方面还是有一定潜力的,因此越学越带劲儿了。

后来,我开始阅读英语课外书,把大姐教研室的英语杂志都借回家来看。

看多了,积累得也就多起来了,知识面也宽了,关键对探索语言的兴趣更大了。再后来,我发现我提的有些问题对学校的英语老师都是挑战了。在课堂上,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老师还经常叫我来回答。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了。

1980年高考,我的英语口试和笔试成绩都获得了我们市里最高的分数。

终于,我连续三年高考,最后顺利考上了苏州大学。

大学毕业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成了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应该说,是母亲的坚持成就了我今天的职业发展。

80年代我和外国专家在一起

成为父亲:我对儿子教育的思考

“两代人,外在或者内心,总是有一方渴望靠近,另一方渐行渐远。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依赖,这样代代相传,大概才是人生的真相。”

这是我对父子关系的理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都希望子女有机会读个名校,希望他们有出息,有志向,至少比同事的孩子强,找到更好的工作,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和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我也曾把对自己的期待加在自己孩子身上。

因为我的工作和过去的经历,儿子来来回回被我带到不同的国家去读书,始终生活在一种不稳定中,要不停地去适应新的生活和环境。

我留学澳洲读研的时候,孩子四岁半,被带到澳洲上学前班,后来担心中文和数学掉队,又被我送回国;

之后我到英国BBC工作,全家也准备移居英国,于是为他转学英国做好了准备;

再后来我回国加盟新东方,打乱了我们全家移民去加拿大的计划,妻子只得一人带着孩子去温哥华定居读书;

之后因为工作走不开,加上家庭长期分居,他们又回国和我团聚。

每次孩子到国外就开始补英语,回国就拼命补中文和数学。孩子在这迁徙中也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父母的欲望和期待在改变孩子应有的成长轨迹。

来来回回的折腾虽然也有好处,但学习上给孩子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小学到中学那个年代,我对孩子的关注比较少,一是因为我自己也在忙着寻求个人的职业定位,二是工作忙、压力大、应酬多,很多时候顾不上家庭,我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自然就会少一些,因此也成了一个“野蛮成长”的孩子。

尽管学习方面没有帮上什么忙,但身心的健康上我们倒是从来没有放松过,因为我坚信这是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考大学那年,我也同样希望他进入耶鲁、哈佛或者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但我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通过对孩子的评估和相互的交流,我发现,当时与他匹配的可能是美国排名40-80名左右的大学。美国顶尖大学的淘汰率都在8%-15%之间,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一旦不适应就会被无情淘汰,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自卑,一蹶不振。

我相信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学得更从容。

最后,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雪城大学。雪城大学是一个传统的体育强校,这也是他钟爱的地方。

在上大学之前,因为不是学霸,孩子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更不是什么“斜杠青年”。

但读大学期间,因为他对篮球的热爱,他甚至还当上了大学的中国学生会篮球队队长,慢慢走出了自己的阴影,变成了一个阳光、健康和向上的年轻人。

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尊重个体,发掘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天空。

孩子在雪城大学

孩子如今快三十岁了,正在职场上拼搏,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我虽然因为工作的缘故,中间有段时间没有在他身边。但我和他的沟通始终没有间断过,我也从来没有因为成绩或什么其他原因打过他,我一直很喜欢跟他平等相处,帮他分析利弊,给他宏观的引导,鼓励他学会自己选择。

虽然成绩也会让我焦虑,但我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身心的健康,其次才是三观正确,最后是拥有知识和技能。

健康是保障,三观是方向,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我们一辈子可以去努力攻克的。

每一个孩子就像森林中一棵棵树,有些树因为长的高大而引人注目,有些树因为花开的艳丽而倍受关注。

但也有些树既没有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艳丽的花朵,在森林里生长缓慢,并不引人注目,但通过经年累月的顽强生长,它像坚硬的铁木,最终能成为栋梁之材。

同样,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读热门的商科或工科,有的孩子就是智商高,有的孩子就是情商高,有的孩子就是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的能力展示会让人刮目相看。

当我们这些问题想明白了以后,我们就会放下焦虑的心,慢慢释然。

孩子在雪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

家庭教育:一切教育的立足点

在这些年东奔西走的过程中,儿子不知不觉长大成人了,我的一些想法也在不断改变。

中国的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总希望用自己去影响孩子,甚至期盼孩子去实现自己的夙愿。

在我自己的成长以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一个过来人,同时也作为一名每天接触很多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我在此和年轻的家长们分享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

1、言传身教很关键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叫“Like Father, Like Son”,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中国也有句老话,叫“娶妻先看丈母娘”。

其实,这些都是在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更健康,更身心愉悦,更有学习兴趣,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言传身教?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比如说你希望孩子读书,家长读书了吗?你希望孩子不要玩手机,家长有没有玩手机?

你希望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你有没有陪伴他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一起去亲密接触这个世界?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决策和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兴趣是位好老师

在国外的不少名校里,有一点让我感触深刻,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并不多,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6000多门选修课。

即使刚开始的专业选择有误,每一个学生几乎都可以在选修课里找到新的兴趣点,然后从这个点重新出发,一路去寻求更好的发展。

在国外很多高校,80%左右的同学毕业时可以获得双学位,其中一个学位是考入这所学校的时候选的专业,另一个学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拓展延伸的,这不仅满足了学生自己的兴趣,也为未来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这句话,但大部分人对此却熟视无睹。

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爱学习,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各种活动的兴趣提到日程上吧。

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多元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3、学习比学分更重要

学习是一辈子的、长久的、全方位的事情,而学分是阶段性的,是相对单一的,只是代表在一个阶段你取得的局部成绩。

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都各有利弊,也都在相互学习和借鉴。

西方鼓励他们的孩子学习亚洲孩子的勤奋、刻苦和扎实的基本功,我们在不断鼓励孩子学习西方的创新思想、批判性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说,中国有那么多的孩子被迫去学习奥数,为摘取各种大赛名次吃尽了苦头,但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中很少有人最终搞数学研究,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我想,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家长我们的目标可能短小了一些,想法可能实用了一些。

以读名校最后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为目标去努力,我们就失去了未来持久发展的动力。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科技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变化,知识更新在加速,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年青一代的必要技能和共识。进一个好学校读四年书,出来享用一辈子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4、身心健康是第一位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谈》里第一句就讲到——我们真正丰富的、愉快的思想一定是来自于一个强健的体魄。

所以,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与时俱进,能够真正地可持续发展,有一样东西比学习更重要,那就是身心的健康。

我去过几次美国的西点军校,每次看到西点军校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学生,都会感慨良多。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说,学生们30%-40%的时间是花在体能和素质的训练上。你可能会说这到最后不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吗?

恰恰相反,西点军校还有一个别名——美国企业家的摇篮,这让我觉得出乎意料。

我曾经问过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的企业家,他说西点军校毕业的同学走上战场,每一个人都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过硬的军事指挥官,而我们在战场上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生死攸关的。

退役以后的这些西点军校军人,走上社会开始创业,他们会坚持每一个决定的精准度和成功概率,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所以如果让我来排序,我会把身心的健康排在第一位,因为身体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否则未来一切都是空谈。

西点军校的同学在训练中(周成刚/摄)

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半年来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令很多中国家庭面临了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让我们慢下来思考。

我始终认为,阶段性的成绩好坏从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尊重他、爱护他、陪伴他、引导他,让孩子不断成长,这才是重要的。因为有了健康的成长,我们才有机会收获一路上的成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