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窗,上海喀什学生同上一门课,十位教授共讲“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
22日上午9时,上海大学土木楼404教室,一堂名为“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的通识教育课正在进行中,70多人教室坐得满满当当。与此同时,在5000公里之外,新疆喀什大学的50多名学生同步上课,与老师在线互动答疑几无延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实时共享课堂,由上大十位担任博导的教授共同担纲,优质课程资源辐射更多学子。万里之外,亦可同窗。
应县木塔、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一锅烩”
“我是被这个题目吸引过来的,中华复兴和土木工程,这其中有什么关系?”坐在倒数第二排的陈子鑫,是电气大类一年级新生。
讲台前,首讲教师、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不讲大道理,先列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一数,其中共有28处源自土木工程的杰作。“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史,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发展,这是一门将属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故事的课程。”
点开十讲详细课程表:孙德安教授的“能源资源建设与土木工程”、刘文光教授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赋予土木工程新的内涵”、彭妙娟教授的“土木工程在我国消灭城乡差别中的作用”等,将从历史、人文、环境、生态等多维度,为青年讲述土木工程对中国梦的支撑。
小陈印象最深刻的是叶教授说到塔,建筑史上知名的中国应县木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串着讲。其中,比萨斜塔倾斜度已达5.5度,塔顶离开竖直中心线5米多,1000年间,工程技术人员对加固方式很头疼,终于想出了新方法,即“不加强,而是削弱”,经过科学测算,抽掉“抬起”那一侧塔基底部的土壤,使整座塔通过自重获得“回正力”。“老师讲的古今中外的土木工程的故事特别吸引人,原来那么聪明那么创新,”小陈说,虽然自己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但专业上要敢于突破创新是一样的。
不少新疆同学最喜欢的部分,是课上例举的上海大学建筑和喀什大学高台新校区的大楼,原来身边触手可及的大楼,蕴藏着那么多学问值得去钻研、探究。
课后作业,两地一样“难”
在5000公里之外的喀什大学课堂上,与上海大学对接的杨晓东老师,正与54位新疆大学生一起上课。
“通过叶教授的讲解,使我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拓宽了思维和眼界,让我认识到土木工程专业不仅仅是修路架桥、盖房子,还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豁然开朗、意犹未尽,期待下节课的学习。”土木1801班努尔比亚•依明说。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学生连作业都一样要求。第一堂课要求用1000字以上的体量,列举家乡的一个土木工程杰作并分析为何是杰作;同时,查阅资料并分析解答,为什么斜拉桥的那一根根粗钢索是用几千根细索扭结而成,而不是直接用一根完整的粗钢索。周四晚上22点前交,晚一分钟就不收了。“作业同样要求,但是批改是两地分开批阅,”叶志明说。当地青年老师可以从中得到更多锻炼和成长。
包括叶老师在内的十位教授的手机微信里,都多了两个新群——为这两个相隔5000公里的课堂分别开设了师生交流先生平台,下课后,两个群里讨论热火朝天。
土木1902班努尔斯曼古丽同学说:“作为刚升入大二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尚未接触专业核心课程的我,听了今天的《中华复与兴土木工程》课程,使我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引发了我对未来专业学习的目标规划思考,土木工程与我们的生成生活息息相关”
据了解,实时共享课堂,源自上海市援疆指挥部的牵手与协调,2019年3月,两地开设直播共享课堂,至今已是第四个学期的课程。它的成功开课,不仅实现跨越空间的远程教学,同时也将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内容引入到了工科课程中,使上海教育改革的最新探索实践与成果引入边疆高校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