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作曲家线上线下齐聚上海:如何创作有中国底蕴、时代气息的作品?
音乐学院如何培养作曲人才?作曲理论与创作如何相互促进?怎样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11月13日,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2021年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作曲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热烈的探讨撞出思想的火花、学术的共鸣和艺术创作的动力。
众多新作问世,理论与创作多维互动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介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有着丰厚的积淀。1927年,萧友梅博士在创立上海国立音乐院之初便开设作曲与作曲理论方面的课程。从上世纪30年代起,黄自、沃尔夫冈·弗兰克尔、谭小麟、贺绿汀、丁善德等一大批著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在此任教,引进西方现当代作曲技术的同时,探索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音乐创作方面,诞生了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黄自的《怀旧》、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桑桐的《夜景》、何占豪与陈钢的《梁祝》、杨立青的《荒漠暮色》等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在作曲理论方面,诞生了桑桐的《和声学教程》、陈铭志的《赋格学新论》、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教程》、钱仁康与钱亦平的《音乐作品分析教程》等众多影响深远的著作和教程,有力推动了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事业的发展。
“希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可以有效推动具有中国文化底蕴、时代气息和原创特质的音乐作品创作。”廖昌永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指出,今年,大量具有影响力的新作问世,多场高质量音乐会上演,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成果,一大批专业音乐人才相继涌现,为中国音乐界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促进了音乐生态的良性循环。
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徐孟东介绍,今年,作曲与作曲理论界举办了“百川奖”作曲比赛、第二届金鸡湖作曲比赛、“第二届编钟与民族管弦乐、编钟与民族室内乐作曲比赛”、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杭州现代音乐节等音乐盛事,组织了“百年中国音高&节奏的理论与教学研究”论文征集评奖与“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等音乐活动。
适逢建党百年,催生了《英雄颂》《鲜红的太阳》《逐浪新潮》《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石库门随想》等众多红色题材作品。从对作曲理论方面年度发文的统计和梳理可以看出,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研究是2021年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
深入生活去创作,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音乐学院应该如何培养专业作曲人才?从附中到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如何进行课程设置?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周湘林认为,培养未来作曲家,应当从注重技术的教授转变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某种风格和题材,而要更多地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个性。身在北京的郝维亚远程参会,提出了从附中到大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他希望能持续优化教学流程,为学生的每一阶段学习进行精确诊断,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会上还有多位作曲家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创作和思考。作曲家陈丹布讲述了自己创作交响诗《阿图列尔》背后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脱贫的作品。为此,他在“悬崖村”采风16天。当地一个彝族女孩唱起一段动人的民歌,被他融入作品之中。“把自己融入乡土中去,要做好学问,也要深入生活。”陈丹布说。同样,青年作曲家李邵晟在创作的时候,也曾在韶关地区采风,在作品中融入了土地与人的声音。
艺术源于生活,哪怕是琐碎日常的当代生活。四川作曲家高平“隔空”分享了他的作品“白日梦”钢琴组曲中的段落“失机布鲁斯”,灵感来自一次丢失手机的经历。他对丢失的手机呼喊,如同对离去的爱人告白,唱词是四川方言,充满幽默感和生活气息。这段弹唱对演奏者要求很高,但不乏挑战者。一位匈牙利华裔钢琴家为了演绎这首钢琴弹唱,还专门去学了四川话。
众多作曲家、学者分享了创作经验,进行了论题多元、视角多维的探讨。“听了很多大作曲家的作品,得到了时新的资讯和创作的启发。”现场一位作曲系学子说,“深感肩上的使命,希望能在学好作曲技术的同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有创造力、观众喜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