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读书可治“玻璃心”,这类“好书”如毒药,慎服

2020-04-02

阅读可治愚。犹如治病,吃药,但须依据个人体质,和胃口吸收程度,如选择不当,可能会把胃口吃坏!故而须依据个人的阅读口味或者吸收体质,慎重选择书籍!

在和一位书友交流阅读的时候,她问:“内心脆弱的人在阅读时,选书是不是需要谨慎。”笔者的回答是有必要慎重选择。

对于具体的人,需要对症下药。没有哪一种药可治愈所有的病人。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内心脆弱的人”。

在我们非常生活中,大家多少可能会遇到一些内心脆弱的人。他们有什么特征呢?用一个当下比较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则是:玻璃心。他们犹如现代社会的“林妹妹”,见花落泪,忘月伤心。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话说重了一点,就开始生闷气,或者泣不成声,而不善于表达或疏导,似有意与自己过不去!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作为一个正常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内心脆弱的人,脸皮似乎格外薄。说不得,动不得,打不得。估计,你还没开始说他什么,就自己开始哭泣了!

其次,针对这种性格的人,还得观病之轻重,不一定是看书可以治好的。

如果有比较严重的童年心理创伤,或者心里疾病。笔者建议,还是先看心理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有所缓解之后,再辅以阅读治疗手段,虽然阅读也是治疗心里疾病,治愈自我的一种方式,但非能治愈所有的心理疾病。

再次,“内心脆弱”之病,须以“小火慢炖”进行治疗。

一个有胃病的人,医生是不建议给他喝大补汤的。虽然大补汤是有营养的东西,但因为患者的胃口吸收能力弱,反而会损害原本脆弱的胃!

大家可能见到过那些大病初愈的人,医生都是建议多喝粥养胃,或者清淡的汤。那么对于内心脆弱的人,如果说要选择书籍阅读,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笔者也是主张“小火慢炖”。

具体“药方”

1、多向身边的读书人请教。

向他们请教,请他们推荐比较优秀的“软经典”作品。这类作品读起来比较有趣,妙趣横生的小说,幽默的文艺作品,或者比较清晰雅丽的小品。

这类作品,有思想内涵,有活泼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犹如一道开胃小菜,吃起来,唇齿生香,不仅打开了你的视觉味蕾,而且还会激发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层次!

比如《窗边的小豆豆》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很多人,觉得它只是孩子们阅读的作品,笔者读了之后,感觉所有的成人都需要读一读,重新捡起童年的快乐,还有那久违的童心!

2、切莫去啃那些枯涩难懂的大部头作品。

不得不承认这类作品肯定是经典,但它暂时还不适合你,因为我们阅读和因为我们阅读而接受这类作品,是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己的阅读味蕾,尚未彻底打开,是不适合去品尝各种味道各异的经典的。

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及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都是经典作品,但因为翻译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的哲学常识基础欠缺,贸然闯入这片哲学之林,轻则迷路,重则落入陷阱,无法自拔。

3、内心脆弱的人,也不适宜读那些鸡汤书,各种成功学,如何快速提高某某方面能力的书籍。

这类书籍很多都是一些二三流作者和地下出版商操作的,粗制滥造不说,而且其方法论,也是非常粗俗和机械的。这些作者不是“医生”,但是他们可以膨胀得敢给所有的病人开药,因为最后吃傻了,或者是吃死了,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这类鸡汤作品,很多时候都打着各种“关爱,体谅,慰藉”的风格等,会让你在入口那一瞬间,觉得很不错,而且还会让人上瘾,读了几本这样的书,会让你产生自己就是“学富五车”的高人一样!

如果沉迷其中,最终不仅不会治好你的“玻璃心”,只会让你的心更加“玻璃化”,以为世间生活的诸多道理,真如这些作坊里炮制出来的一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