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我在宁夏博物馆里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让文物修复师这一份职业慢慢地被大众熟知,使不少人心驰神往,一时成了“网红”职业。可即便如此,大众对文物修复师还是了解甚少。
在宁夏博物馆里
其实就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师”
日复一日的细致擦拭
年复一年的精心修复
只为让“生病”的文物旧貌换新颜
凭借巧手静静地修复时光碎片
用青春延长文物生命
用匠心守护古人智慧
“文物修复师”是外界给马文婷等人定义的职业称呼,但马文婷更喜欢称自己为“文物医生”。她说,修复一件文物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最终目的是为了延长文物的“寿命”。
在宁夏博物馆,一共有12名文物修复师,专门负责馆藏文物的修复。他们每天埋头伏案,用细心、耐心和专业的技术手段,化腐朽为神奇,一点一滴的让湮没于岁月灰尘下的辉煌历史见证物在当代重生。
文物修复 慢工出细活
“修复”一词,顾名思义,是修补残缺、修整错乱使其恢复原样之意。许多文物被送到马文婷等人的手中时,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
“比如最近我们修复的宋金时期的彩绘塔形罐和一些唐代的陶罐,有些就已经四分五裂,需要把他们一点点粘结在一起。”马文婷介绍,修复一件文物大致需要经历文物信息采集、文物信息检测、清理、修复、随色等基本过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文物修复已经不仅仅是师徒间的口耳相传,而是有着一套严格规范的行业内统一的修复流程。比如文物的基本信息采集涉及拍照、尺寸和历史年代等信息收集,检测步骤需要确定文物的基本成分,清理环节主要是对灰尘、土垢以及一些覆盖物进行清理。修复环节就包括除锈、整修补缺、粘结等等,最后的随色环节可以大致还原出文物本来的颜色图案。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慢、必须稳,慢工出细活,因为一出错就可能会毁掉一件文物,以及它所代表的的历史信息。”2014年至2015年期间,马文婷参与修复了一件西夏时期的青铜网纹长颈壶,从当时拍摄的照片来看,物品残损十分严重,三分之一已缺失,残存的部位表面也布满锈迹和土垢。
修复时,需先用手术刀剔除表面土垢,期间还需要化学试剂祛除有害离子,“一些硬结物部位会用打磨机等反复打磨,过程中不能急,必须一点点弄。”马文婷,说这件文物的修复难度不仅在于残损严重,更多是因为涉及纹饰、造型和素面的多层面修复,工艺难度十分高。
虽然过程漫长且艰难,但当一件件文物从自己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时,马文婷内心都会十分震动,既震撼于古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也震撼于每一件文物所代表的历史。“修复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也是一段段生动的历史故事。”马文婷说。
两代人接力 用妙手修补光阴
文物修复不仅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同样也离不开匠心手艺的传承。在马文婷所在文物保护中心,既有五十几岁的老师傅,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既有文物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有老带新的家族传承。
今年31岁的陈志炜从小就看着母亲修补文物。“每天就看着她对着那些历史文物,一呆就是一整天。”母亲郭晓红在宁夏博物馆修复文物已经30余年,在她的熏陶下,陈志炜也爱上了文物修复工作。
由于材质的特殊性,书画在传世的过程中极易因为保藏不当,遭遇受潮发霉、虫蛀鼠咬。纸张的自然老化也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碎裂、褪色等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书画的寿命将会很快终结。
陈志炜参与字画修复工作已近八年时间,除了母亲传授的手艺外,他自己也喜欢琢磨手法工艺。“泡洗一般用热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以便除去因年代或保存不当而产生的表面霉斑等污渍。”每当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陈志炜都会将问题和解决办法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时间一长,笔记本已经变成了厚厚的一沓。
字画修复的各项环节中,“揭心”需要特别小心仔细,揭心即揭去画作中的复褙纸,并尽量保留原作的托心纸。其间用水沾湿,朝向同一方向仔细揭下画心。陈志炜常常在这时候保持同一个方向的姿势长时间不动,十分耗费体力。
“之前修补过一件清代的字画,基本已经脆到稍微一碰就会四分五裂的程度,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才修复成功。”在陈志炜的工具箱里,针锥、镊子、起子、排刷等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件工具都被他擦拭、清洗得干干净净。从入门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告诉他,修复文物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这8年时间中他也一直铭记于心。
科技手段 让文物重现光彩
目前,宁夏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分为传世文物、考古发掘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化石、贺兰山岩画、杂类、字画等。
为了加大文物修复力度,宁夏博物馆设立了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师也从最初的两三人发展至目前的12人,既有丝织品、书画、木制品等有机修复室,也有金属器、陶瓷器等无机修复室,以及材料分析检测室。
其中材料分析检测室配备了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文物“诊疗”设备。“在检测环节我们会用激光、拉曼、色谱、质谱等一系列业内尖端的方法和设备来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王艳玲主要负责文物的科技检测环节,由于一些设备十分灵敏,她常常需要关闭灯光,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检测。
走进不同类别的文物修复室,仿佛置身“医院”之中,修复师们身着统一的白色大褂,有些还带着手套及防尘面罩等护具,案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式各样修复文物的“手术刀”。无论是尘垢覆面的壁画,还是斑驳难辨的彩绘陶罐,抑或是面目全非的青铜器具,只要经过这些能工巧匠的修复,历史文物就会在他们的手中重新绽放光彩。
“也许有人觉得文物修复是一个寂寞的工作,但我却很喜欢和这些文物打交道,从他们的造型、色彩、图案中,我们可以一窥古代历史的脉络遗迹。”在马文婷的心中,修复文物就是在守护这片土地的历史,文物修复师宛如时间的匠人,让尘封的文物重新焕发光彩。
经苏三儿查阅
据国家文物局资料显示
全国文物系统
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
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
全国也不过2000人
毫不夸张的说
文物修复师就是
懂得“回春之术”的杏林圣手
正因为有了他们
我们才能透过展馆里重生的文物
重现那些遥远的历史瞬间
见证人类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
“择一事终一生”的耐心
令无数年轻人深受触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用耐心抵达初心
【记者:梁小雨、李靖】
【编辑: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