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有一种狂放叫盛唐诗人,有一种浪漫叫岑参,有一种情怀叫建功立业

2020-06-23

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令人向往的时期。而长安则,是盛唐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盛唐时期民富国强、文风极盛,特别是科举制度的推行,令一些寒门学子看到了鱼跃龙门的希望。研习诗、经便成了当时最盛行之风。

推举制的推行,使得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由于作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天下谁人不懂诗便是当时的情形。唐诗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与科举是有很大关系的。

说到盛唐的诗人,似乎总于浪漫、狂放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李白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盛唐绝不仅有一个李太白,还有很多诗人也可称为浪漫与狂放的代名词。岑参便是其中之一。

著名边塞诗人岑参

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很多寒门出身的诗人不一样,岑参出身极好可以说是家世显赫。但祖辈因为参与皇家的斗争,导致家道中落。

受家风及当时大环境的熏陶,岑参自小便立志要重振家声。所以自小他便非常刻苦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天宝三年进士及第。但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玩笑,虽然科举高中但他在官场并不如意,一直都没有展示才华和抱负的机会。

为此他上书《感旧赋》,希望朝廷能给他机会。《感旧赋》中著名的一句:"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说的是自唐建立以来,岑参的祖上就出个三个宰相。要知道自唐建国到岑参出生的盛唐时期,不过短短百年而已,百年时间一个家族出个三个宰相,他老岑家这是要逆天啊。

然而他向玄宗的表白,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岑参依然没有被委任到合适的位置上。在盛唐时期,想要出人头地甚者是封侯拜相,除了科举还有一条路,那便是去边塞戍边。当时虽然国力强盛,但在边疆还是有不少外敌作乱。而安西都护府,便是当时战事最频繁的边疆。

浪漫狂放的岑参

在万般无奈之下,岑参最终只能选择去安西,他希望可以通过军功封侯拜相。天宝八年岑参被授予,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这次从军边塞一去就是三年,但在仕途上并没有给岑参多少帮助。

天宝十三年,岑参又以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青的判官的身份,再次前往安西,有一种情怀叫建功立业。这一去又是三年,只是先后两次从军,在仕途上并未给岑参带来实际上的变化。

为了家族的荣耀,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文弱的岑参,不顾家中妻儿老小前往环境恶劣的边塞,其实这也是盛唐诗人的一种浪漫。

岑参有一首著名的诗叫《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孤身塞外的岑参,在路上碰到了回长安的老乡,那种思家的情绪涌上心头,眼泪直流,擦都擦不干。没有纸笔,只能叫他带口信回家报平安的。这是一种凄苦的浪漫,在小编看来还有些狂放,狂放不一定是要像李白一样"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为了前途,毅然决然的离开舒服的长安,来到这"万径人踪灭"的塞外,其实也是一种狂放不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更能体现出岑参的浪漫与狂放。八月飞雪天气是有多么恶劣,他竟然能把八月的雪,比作三月的梨花,这不是浪漫是什么?这样的诗人不狂放,还有谁能说的上狂放?

鸿雁有话说

有一种狂放叫盛唐诗人,有一种浪漫叫岑参,有一种情怀叫建功立业。岑参进士及第,虽说不一定能封侯拜相,但一辈子衣食无忧是肯定的。而他为了家族荣誉,为了心中的情怀,毅然从军戍边。

从王昌龄的《闺怨》中也能看出,当时的大唐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浪漫狂放说的绝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盛唐。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