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树深时见鹿”下一句是什么?短短5个字,美得令人陶醉

Image 2020-07-30

自东晋谢灵运开创山水诗以来,自然界的美景便被引入到了诗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山水亲近,可以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及模山范水的能力。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即用画笔把山水景物的蕴涵点染出来,使人们能够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而说到对于山水诗的审美感受,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静美。

古代诗人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因此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和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所表现出来的最直观的审美感受,便是一种静美。无论是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还是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亦或是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都以一种静美而被世人所喜爱。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便是一首表现静美的佳作。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出自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写的便是李白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通篇都着意于写景。而它写景上的妙处,便是生动形象地,为人们展现了道士世外桃源般的幽静生活,充满了一种恬淡高远的静美。尤其是颔联两句“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美得令人陶醉。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即李白初入山时的所见所闻。其意思是说,清澈的流水中,回荡着犬吠声,繁盛的桃花上,挂满了露珠。显然,这里的流水声、犬吠声是李白的所闻,至于带露的桃花,则是李白的所见。值得注意的是,“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明了李白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颔联中的“溪午”相互照应。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虽然很多人现在常常把“树深时见鹿”与“海蓝时见鲸”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是出自李白诗中的“溪午不闻钟”。而说到静美,这两句则堪称典范。首先,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所以李白“时见鹿”,便能得知它的幽静。

其次,正午时分的道院,如果有人的话,是能听到打钟声的。但李白这里却是“不闻钟”,则说明道院无人,点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同时只能听到溪声,也从侧面反映了周围的宁静。而环境的清幽,正是山中道士所喜爱的。因此“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寥寥十字,便道出了山中的静美。细细品味,无疑美得令人陶醉。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仍然是李白入山后的所见所闻,只不过他此时已经到达了道士所在的道院了。即在道院的门前,李白看到了野竹分开了青雾直穿蓝天,看到了飞瀑挂在碧绿的山峰之上。与颔联同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依然是环境的清幽。同时也说明了李白没有见到这位道士后,便品味起眼前的美景来了。

尾联“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即没有人知道这位道士去了何处,只好依着古松,排遣心中的愁闷。很显然,李白这次入山,没有见到戴天山道士,还是有所惆怅的。但通读整首诗,它给人最大的感受,还是一种静美。它把深山的幽丽之景,写得淋漓尽致,令人陶醉。尽管《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李白的早年之作,但不失为一首山水名篇。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