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厦台胞卓圣翔: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坚持免费教

2020-07-31

卓圣翔在指导小朋友弹奏琵琶。(资料图片)

卓圣翔(左五)与南音班学员合影。

东南网7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林泽贵)今年6月,已经在厦定居的75岁台湾南音名家卓圣翔,入选当地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作为首批获评非遗传承人的在厦台胞之一,卓圣翔最近不仅在撰写《福建南音全集》丛书,还在为“世界非遗南音曲库”录音项目的录制工作而忙碌。“‘非遗传承人’当然是一种荣誉和认可,但无论有没有这个头衔,我都会把传承南音这件事做好。”他说。

继艺

卓圣翔祖籍泉州南安,7岁开始接触南音,启蒙老师则是堂兄卓圣煌。“堂兄年纪大我十多岁,自幼唱戏,南音也唱得很好。”他说,堂兄不仅把自己领进了南音世界,还在两年后带他到厦门“集安堂”“锦华阁”拜师学艺,师从南音一代宗师纪经畝先生和人称“厚仙”“南管先生”的白厚先生。

纪经畝先生传授琵琶古典弹奏技法,白厚先生教导南音传统唱腔艺术,这段老师口传心授、学生埋头苦学的经历持续了三年。12岁时,卓圣翔的家人为方便与他在菲律宾经商的父亲相聚,决定举家迁居香港。到香港后,他便加入福建体育会南音戏剧组,参与南音的编曲、教学。巧合的是,纪经畝先生不久后受聘来港教学。彼时,卓圣翔与恩师朝夕相处,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南音作曲的知识与技巧,还收集、整理和保存了南音100多个传统曲牌和代表作。

香港一待便是十八年。迈入而立之年的卓圣翔开始辗转旅居于东南亚各地。前后十余年时间,他先是赴菲律宾加入国风郎君社,拜林玉谋为师学习南音指谱,成为“台柱”;后受新加坡湘灵南音社社长丁马成之邀担任音乐指导并专职作曲,两人合著《南管精华大全》;此后又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开课教学。

“1989年,我们到台湾演出时,当地有人告诉我,他们很多人想学南音,但苦于没有老师。”卓圣翔认为,台湾南音受众群体稳定、学习氛围浓厚,有很好的植根繁盛的土壤,于是便决定接受教授邀请,并就此定居台湾。

在台湾的三十年时间里,卓圣翔由南往北,先后创办高雄串门南乐团、台北奉天宫南乐团,并在二十多所中小学开设南音兴趣班,潜心于南音传承。此外,他还组织台湾当地的南乐团来闽巡演,并在2004年受邀担任福建南音网艺术指导,创建南音曲库、录制教学视频,并在此后多年间与厦门各大南音协会有往来,策划了多场活动,积极推动两岸南音交流。

创新

几十年辗转各地,卓圣翔于每个落脚之处汲取养分,技艺在积累沉淀中不断精进,在业界以精研南音曲牌、指谱以及作曲闻名,尤其擅长弹琵琶,素有“琵琶圣手”之美誉。在两岸交流中,他开始探索创新,尝试让更多人爱上南音。

卓圣翔说,2002年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暨中华诗词昆曲南管演唱会上,浸润着唐风宋韵的南音与拥有古乐遗风气质的昆曲交相辉映。但在现场,有观众提出,南音曲调优美但词不好懂,建议与唐诗宋词相结合。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卓圣翔就与学生林素梅推出3套《唐诗宋词南管唱》,将古典诗词融入南音的古老唱腔。借此机会,他结合早期收集整理的100多个南音传统曲牌,开始系统地为唐诗宋词谱曲,在遇到一些难以用传统曲牌表达的诗词,又自创“英雄冢叠”等20多个曲牌。同时,他还与擅长作词的学生罗纯祯合作创作《红旗河》《雷锋之歌》《青藏铁路》《中国的脊梁》等新词。

这种“新南音”受到很多人的认同,特别是年轻人、孩子家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争议。“传统固然好,但是时代在进步,保留传统同时也需要创新。”卓圣翔说,南音不能原地踏步,如果无法吸引新的观众,就有失传的风险。

令卓圣翔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坚持得到回报。2010年,厦门市南乐团表演的南音《相聚在宝岛》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专家一致认为,音乐曲调和乐队编配既完整保留了南音所特有的艺术本色,又较好地融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从形式和内容上注入新的活力。而这部作品由闽台南音艺术家首度合作,是在南音创新方面的一次尝试,作词是厦门著名乡土作家涂堤女士,而谱曲的正是卓圣翔。

这并非孤例。2018年,卓圣翔依据词意拿捏曲调快慢,耗费一周的时间为泉州南安的《郑成功·祖训》作曲。这部作品从省内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此外,卓圣翔还受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之邀,与戏曲梅花奖得主吴晶晶等共同编创演出大型交响南音《陈三五娘》,对非遗进行创作式传承,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传承

今年6月,厦门市文旅局公布了66名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卓圣翔名列其中。这也是在厦台胞首次参评获评。

“‘非遗传承人’当然是一种荣誉和认可,但无论有没有这个头衔,我都会把传承南音这件事做好。”卓圣翔说,近期主要在厦门、泉州、福州来回跑,为“世界非遗南音曲库”录音项目的1000多首曲目的录制工作而忙碌。

卓圣翔发现,由于缺少作曲教学,目前不少作品并不符合南音曲牌特点,也没有遵循曲调规律。因而,在忙碌的录制工作之余,他还着手推进《福建南音全集》丛书的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共10本,包括《南音作曲概论》《南音二弦演奏技法》等。“这是我毕生积累下来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这套丛书能在今年底前完成,对南音艺术的传承有所帮助。”他说。

除了录音与写作,卓圣翔还深入基层社区教学。

两年前,厦门翔安欧厝启动“南音泥土计划”,该计划提出在三年内,以欧厝音乐社区为抓手,引进专业师资力量并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育一批优秀的南音传承者。受邀成为传习老师之一的卓圣翔,特地跑遍新店镇调研摸底,最后列出完整的教学计划,并于每周六和周日,带着两位老师一起在澳头超旷美术馆开班培训。

“南音泥土计划”未成年人班有六七十个孩子。培训班经过摸底后进行因类施教,音色好的主要安排学习唱腔艺术,活泼机灵的则侧重学习琵琶弹奏、作曲作词。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也让卓圣翔教起来非常有干劲。

实际上不只是翔安,厦门的思明、湖里两区亦有多个社区常常邀请卓圣翔执教。此外,他还自己招收了数十名学生。尽管缺少固定的教学场地,有时甚至借用学生的店铺,在晚上歇业后供大家上课,卓圣翔依然乐在其中。“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坚持免费教。”他说。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