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晚年为儿子写下的这首诗,看似写得很一般,但是读来耐人寻味

Image 2020-08-28

晚年的苏轼心境更加平静,也更加淡然,毕竟对于他来说受尽了无数的苦难,由于乌台诗案,他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属于蛮荒之地,远不如今天发达。苏轼在那些地方度过了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也吃尽了无数的苦头,可是我们发现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依旧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这也最是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而这样的一种精神也最值得我们学习。

苏轼千百年来能够受到历代读者的追捧,我个人认为,除了文学上的成就之外,还有就是他那身上那种不屈不饶的打不垮的精神,不管遭受了什么样的打击,他都可以挺过来,并且过得悠然自得。古代知识分子身上的傲气,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黄州,还是在后来的惠州和儋州,苏轼积极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不去刻意流露悲伤,非常的洒脱。

公元1100年北宋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继位,为了表达自己仁义之情,于是开始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回到中原,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他重新获得了自由,可是此时苏轼已经垂垂老矣,但是当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欣喜若狂,毕竟能够回到中原,可以回到故乡,那是他一生的梦想。在接到通知的当天晚上,他就连夜收拾行李,登一叶扁舟,度过琼州海峡,到达了现在的雷州半岛,开始了生命中最后的旅程,马不停蹄一路北上。

当年的八月苏轼到达了江苏常州境内,但是由于诗人太老人,也太疲倦了,刚刚到达常州就生了一场大病,只好选择停下来休养一阵,等身体恢复了再作打算。可是谁曾想到苏轼在这里一停留,却是永远地留在了常州,再也没有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故乡眉州,这也成为了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苏轼即使是在病中也依旧坚持写作,当时他的小儿子苏过只有二十岁,为了让小儿子可以成为栋梁之才,苏轼对于他的教育也是很重视,并且在弥留之际写下了这首《观潮》,这首诗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写得好像很一般,可是只要细细品来,则又会发现其实每一句都充满了禅理,每一句都写得很深刻,读来也是耐人寻味。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在这首诗中可谓是良苦用心,过往的人生经历,还有那些所受过的苦,也让苏轼对于人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在这首诗中,他明确地告诉了小儿子。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烦恼,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和理想,其实人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只有把自己看清楚了,那么才能够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去做什么,所以读这样的作品,还是要下一番功夫。

那这首诗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它着实很一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庐山的烟雨浙江钱塘江的潮水,那都是世间最美的风景,人一定要去看看,如果不去的话,那么将来一定是会遗憾终生。只有真正去看过了那些风景,亲看见到了庐山的烟雨,还有浙江钱塘江的潮水,你会发现过去的想要去看的冲动,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那些风景其实也是稀松平常,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只不过是庐山的烟雨,还有浙江钱塘江的潮水罢了。

苏轼晚年的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首《观潮》一诗中,他使用了佛家之语,正是告诉了小儿子苏过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人先要看清楚自己,不要总是糊糊涂涂。有时眼前的景象,可能与理想中的不一样,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成长,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