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北京藏书家寻访历史上有影响的书楼,为大藏书家立传

2020-10-24

书楼的主人,因为对字纸的敬惜、对文化的敬畏,才能把珍贵典籍留存至今。

那些历史上的藏书家还有他们的书楼,都是值得我们民族文化历史上留下一笔的。

京中藏书家韦力先生,这几年在做一件事,就是寻访这些历史上曾经影响一时的书楼,为大藏书家立传,为藏书楼留下历史痕迹。

作为文化的载体,虽只有一个蒲柳之身,图书却与国家社稷的存亡密切相关。“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龚自珍语)历史上很多怀抱理想的文化人因为知道只有图书才能传承民族历史、才能延续文化血脉,都有立志藏书的壮举。明清以来江浙一带物产富饶、文风甚盛,为藏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加上江浙人大都比较坚毅,比如,敦煌的守护者常书鸿和樊锦诗就是江浙人,这种坚毅和执着常常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明清以来江浙一带有名的藏书楼很多且还有保存得很好的,或许和上面诸多因素都有关吧。

▍苏州耦园

就是藏书人家也分三六九等,袁枚说:“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以前天子家有藏书、富贵人家有藏书,还有就是一般人家的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藏书。一般人家的藏书,祖祖辈辈积累的藏书,还有图书鉴赏家会、图书校雠家的藏书,也包括做学问的读书人会有藏书,如郦亭的藏书,主要是供藏家朱希祖做学问使用为主,但这些藏书大概还是属于袁枚所说的第三种情况,这些都远未达到书楼藏书的规模,要达到建书楼藏书,估计真的只有天子家或者富贵人家了,书楼,一般释义为“供藏书读书的楼房”,普通人家住房都很困难,为书建房当然更难,只有天子家和富贵人家因为藏书多且财力又雄厚,才会建书楼藏书,这也间接说明了藏书楼的多寡必然和藏书楼主人富裕程度密切相连。

其实,即使是藏书楼很多的江浙一带,因为水火兵虫到今天也大都淹没在历史的荒烟蔓草里,历经沧桑依然还在的那就是宁波的天一阁等屈指可数的书楼。其实不说那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单说书楼的保存和传承就很不容易。和现在家族企业做大了以后一样,书楼建立后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从读书人的角度看,藏书楼无非就是保存书,保存好书就可以了,从藏书的主人来说,这里就复杂了,有图书收购、管理、保存还有书楼传承等问题,没有严密的制度,书楼根本就传不了代,而那些严明的制度大都是和人情社会通行做法相悖的,实行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天一阁原来规定中就有: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多少亲友想看看里面的宝贝,可是为了保护好书楼的藏品,就是要不讲情面。藏书楼建起来容易,传承下去不容易,特别是有了盛名之后还能做好管理,这个尤其不容易,除了第一代藏书楼主人要制定严厉的制度,后来的守护者更要坚持原则,打开大门的一条缝隙,可能最后连门都挤没了。书楼的主人,这时已经是一位图书的热爱者,文化的守护者,同时还是书楼事业的传承者。

每一幢书楼存在时间的长短,都是书楼主人生前难以把控的,这里有历史的因缘,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每一位书楼主人还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个是不容易的。其实这些书楼的主人,都是文化人,都懂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语)道理,更看多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孔尚任语),知道传承这样事业尤其难,但他们还是去做这样的事业,这些人是真了不起。这些书楼的主人,因为对字纸的敬惜、对文化的敬畏,孜孜矻矻,才有这些珍贵典籍留存至今。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历史上的藏书家还有他们的书楼,都是值得我们民族文化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为大藏书家立传,为藏书楼留下历史痕迹,尤其是后者,这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一件工作。

▍《书楼探踪·江苏卷》 韦力 华文出版社

京中藏书家韦力先生,这几年在做一件事,就是寻访这些历史上曾经影响一时的书楼,把书楼和书楼主人的故事写下来,让后面人知道这些文化的殉道者和他们的事业。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我读到最新的一本《书楼探踪·江苏卷》时,看到江苏历史上很多书楼和藏书家,一共二十多家书楼,虽然还有个别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收入,如明清之际江苏常熟席氏的扫叶山房没有看见,不知道扫叶山房是不是完全没有了踪迹,但探寻下来的这么多家藏书楼已经蔚为壮观了。结合前面那本浙江卷,非常钦佩韦力先生的知行合一和研学合一的努力,他付出的不仅仅是奔波的辛苦,留下来的也不仅仅是关于书楼的掌故,还有深入到当地去的这种探寻的精神。

翻阅《书楼探踪·江苏卷》这本书,发现出版者有心,出版时将这二十多位书楼第一代主人都配了画像,大藏书家形象留存了下来,这个是不错的,当然,要是能将历史中的藏书楼也通过绘图的方式留存下来,那就更有价值了。

▍《书楼探踪·江苏卷》 韦力 华文出版社

庚子年大疫,上半年囿于疫情,很多人都困守在一域。转眼到了九月,疫情得到控制,很多人开始抓紧时间远足了,韦力先生更是如此,疫情一结束就投入到探寻之旅。就在九月上旬,因为一本书的缘故我们拟与韦力老师约见,韦力老师微信回复说:“因为疫情影响,大半年我没有出去寻访,近期连续去外地,是担心冬季疫情再来。”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书楼,因为韦力先生的努力探寻,他们得以再现于后人视野。书楼有幸,楼主有幸,作为读者我们也有幸。为此,我觉得应该谢谢探寻者韦力先生。(责编:李峥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