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座故宫里最神秘的花园,却是乾隆帝一生的遗憾

2020-11-19

修复后的乾隆花园倦勤斋富丽堂皇,室内戏台精致小巧。倦勤斋是一座只有200多平方米的建筑,但修复工作用了七年。

撰文:朱俊

摄影:任超

供图:故宫博物院

顾问:王时伟(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本文选编自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华夏地理》2014年7月刊

被称为“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的乾隆,

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

爱新觉罗·弘历,

九旬万寿只差一步,享年89岁;

去世之前,

南省平乱捷报迟迟未到;

此外——

虽然传位后仍然大权在握,

却一直未能迁入自己的“梦中家园”

——乾隆花园(宁寿宫花园)。

对乾隆来说,

退隐田园只是早已构筑完成的美梦,

但这个美梦,对于当时的他来说,

永远不会“照进现实”。

这幅表现乾隆皇帝宫廷生活的贴落(壁纸)曾张贴于圆明园某殿内。画中乾隆身着汉服,似文人高士,乾隆花园体现的也是他作为一个文人的个人理想。

早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时年60岁的乾隆,

其实已有“倦勤”之意——

“朕,有点不想干了。”

于是在自己60岁那年,乾隆将紫禁城东北部的宁寿宫选定为太上皇宫殿,大规模扩建。历时五年建成的新宫好似紫禁城后朝的缩影:皇极殿仿乾清宫,养性殿仿养心殿,而乐寿堂西侧的花园则是宁寿宫建筑群的点睛妙笔。花园南北长160 米、东西宽不足40米,由风格不同的四个院落组成。今天,宁寿宫花园多被人称为“乾隆花园”。

(滑动下图,查看完整版乾隆花园鸟瞰示意图)

乾隆对于皇家宫苑的营建乐此不疲。1738 年,即位仅四年的他就在紫禁城内建起自己第一座园林——建福宫。

之后他改建、增建避暑山庄、大内御苑、西苑三海、 圆明园等既有皇家园林,还在北京西郊新建清漪园、静宜园等,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三山五园”。宋徽宗只建了“艮岳”,就在历史上留下了穷奢极侈的恶名。乾隆之奢,数十倍于赵佶,却做了个“太平天子”、“盛世名君”——但没有办法,“康乾盛世”的国力之盛就当时来说,前所未有。

花园第一进院落的围廊栏杆如同画框

穿过衍琪门,走入乾隆花园的第一进院落,迎面就是假山,沿着曲折的小径,来到古木参天、山石环抱的古华轩前。有意思的是,在曹雪芹的笔下,从“开门见山”到“曲径通幽”,恰好也是大观园的开篇妙笔。《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两者相互印证,可见这是当年颇为流行的造园手法。

花园第一进院的禊赏亭内开凿流杯渠,流杯渠的建造典出王羲之《兰亭序》中曲水流觞的描述。

乾隆花园中山石被大量采用,叠山做法极为丰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在海兽纹样的汉白玉基座上,一石一世界——

相对于第一进院落的秀丽清奇,第二进院落则显得朴素规整,主体建筑是遂初堂。“遂初”表达的是乾隆退位归政、得遂初愿之意。

第三进院落山石嶙峋,几乎堆满了建筑前的整个空地,模仿的正是苏州名园狮子林中的假山造型。乾隆是特别钟爱狮子林的,在圆明园的含经堂和承德避暑山庄内都有相似的仿建。

花园第三进院落中山石嶙峋,仿自苏州名园狮子林中的假山造型。

黄花梨和紫檀是非常珍贵的家具木料,在清代就已相当稀缺,但在乾隆花园的内檐装修中依然被大量使用。如花园殿宇内的隔断花板都是用一整块黄花梨镂 雕而成,可见当年的奢华;又如乾隆花园第三进院落萃赏楼内的罩隔(就是俗称的房间隔断),是由一种特别的彩绘玻璃制成,故宫中只在乾隆花园中可见。

这件紫檀木雕花座嵌珐琅西洋人物插屏,可谓中西合璧艺术佳品,乾隆花园建筑装饰中多出采用了西方的材料及工艺。

走进花园第四进院落,云光楼仿自建福宫花园中的玉壶冰,平面形同曲尺,上下两层,前檐出廊,北侧以石桥与院内假山相通。

第四进院落突出表现的是建筑趣味,符望阁、碧螺亭、云光楼、玉粹轩、倦勤斋,建筑从布局到形制,均来自乾隆自己早年设计营造的建福宫花园,可谓有始有终。

(滑动下图,查看第四进院落碧螺亭及符望阁全景图)

第四进院落中的符望阁,是乾隆花园中最大的建筑,顶部藻井的繁复奢华世间罕有、精美绝伦。来自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查藻井现状。

符望阁紫檀边框錾铜鎏金装饰炕檐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