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光、顾炳鑫等个案研究,见证上海美院半个世纪的“足迹”
11月17日,《上美·足迹》丛书发布会在上海大学举行,丛书以孟光、顾炳鑫、韩和平、廖炯模、张自申、章永浩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早期发展过程中代表性的老教授个案研究为主,以点带面,回顾并见证了上海美院历史和他们自己的艺术历程。
发布会发布了已出版系列丛书首批15本,涵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学等多个专业,涉及的15位上美艺术家或家属代表出席了发布会,从他们的口中也读到了上海美术教育的历史,而他们本身也是历史组成的一部分。
《上美·足迹》丛书发布会,坐者为部分老教授或家属,后排为部分编纂者
提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历史,要追溯到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筹)在淮海中路1413号(原鸿英图书馆,今徐汇艺术馆)二楼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正式成立,而后按照“美术教育应与画院分离”的思路,上海中国画院所附设的中等美术学校改组为上海市美术学校,当年暑假后,校址迁往华山路1448号幸福村,正式挂牌“上海市美术学校”。这是刘海粟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1952年9月调整外迁之后,新上海的第一所专业美术学校。
1961年,上海市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系同学在陕西北路校址大门内合影
从“上海市美术学校”到1984年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2016年底,更名为有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从校址漂泊如船到“凯旋路”再到“上大路”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承上启下转型的过程。《上美·足迹》以王劼音、任意、李天祥、张自申、陈家泠、张培础、邱瑞敏、孟光、凌启宁、唐锐鹤、章永浩、曹有成、顾炳鑫、韩和平、廖炯模(按姓氏笔画排序)上美教授的艺术和教育起点,力求比较完整地记录下美术学院转型时期的学术观点、教学方法乃至价值观的冲突等。全书分为艺术人生、艺术教育、艺术观念、艺术访谈四个部分,后附作品图版等。书中部分内容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呈现,目的是想如实客观地记录相关的历史资料。
《上美·足迹》丛书
承上启下,个人足迹串起的学院历史
1960年9月,上海市美术学校移址陕西北路500号,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首届本科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暂时成为一所培养本科生的“专科”学校。日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培础就是上海市美术学校第一届本科生,如今他也是《上美·足迹》丛书第一批出版的15位老教授之一。
1960级毕业照
据张培础回忆,他1960年进入上海市美术学校学习,1962年毕业后入伍参军成为一名海军战士,1968年复员后进入航道局做船员,并业余从事绘画创作。1978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做老师,与方世聪、廖炯模成为同事,后美术系转为舞美系,张培础在绘画教研室任绘画基础课老师。1984年,上海市美术学校改建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当时国画系主任顾炳鑫就力邀张培础加入国画系,但因为种种原因,直至1994年,张培础50岁之时,才进入上大美院国画系任教(组织关系1998年从上戏调入上大美院),直至62岁(2006年)从上大美院副院长任上退休,卸任后学生们希望可以继续与之交流画画,张培础也就放弃了原本退休后自己画画的计划,在家附近租了房子、周末时常和学生们聚在一起写生模特,也交流各自的近况,渐渐形成了“上海美院水墨缘工作室”。张培础说他从16岁开始就与上海美院结缘,尤其是1994年进入国画系后,既是自己的专业,又教学相长,对自己的艺术帮助很大。
《上美·足迹》顾炳鑫内页
《上美·足迹》张培础内页
与张培础50岁才进入上大美院不同,陈家泠1963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就在上海市美术学校任教,在他看来,上海市美术学校像一条船,先后搬迁过梵皇渡路(现万航渡路)1575号原圣约翰大学旧址韬奋楼、漕溪北路、天津路414号等多个校址。直至1983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凯旋路挂牌。
凯旋路30号大门
1984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领导班子建立,李天祥为首任院长。当时设中国画系、油画系、工艺美术系(后改为设计系)、雕塑系四个系及基础部,首任油画系主任廖炯模生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经回忆:“1983年,我参与了上大美院的筹备,筹备从买石膏,买画框、画架等开始,到后来的师资的选择,我都参与了。那时我是油画系主任,国画系主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调来的顾炳鑫,设计系主任是儿童美术出版社的任意,雕塑系主任是章永浩。从1984年开始到1997年退休,上大美院在凯旋路一个很小的中学校园里,当时条件很简陋。”
《上美·足迹》廖炯模内页
廖炯模提及的章永浩是上海外滩《陈毅市长像》的作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他1955年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刘开渠。1956年6月进入新成立的“中国雕塑工厂华东工作队”(上海油雕院前身),成为该单位三人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85年负责筹建上大美院雕塑系,并任系主任。对于凯旋路时代的上大美院,章永浩概括说“条件不好、关系好”。因为凯旋路校区很小,但做却雕塑需要足够的大空间,所以在筹建之初,章永浩就提出要有雕塑工作室,并在有必要时借同在凯旋路上的上海大学校部的操场和停车场搭临时雕塑大棚,做大型雕塑,如今矗立在外滩黄浦公园内的《浦江潮》就出自于当时凯旋路的操场。
外滩黄浦公园内的城市雕塑《浦江潮》,诞生于凯旋路操场上临时搭建的雕塑大棚
对于教学,章永浩在扎实基础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创作,多参加展览。所以在1990年代初,上大美院雕塑系就在业界小有名气,章永浩也一直提醒系里的专业老师,技术上可以教,但创作上不要多教,要让学生自己的创作观念得到抒发。同时他也觉得专业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动手改作品,但不能代替;除了教专业外,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正派的做人。而这些教学经验不少都来自于章永浩的老师刘开渠。
章永浩之后,1999年,邱瑞敏调入上大美院,并担任院长,他同时还兼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院长。此后,2000年11月10日,上大美院从凯旋路30号迁入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内,但老美院的精神依旧在传承。邱瑞敏与上大美院的缘分开始于1959年,当年他曾就读于上海市美术学校油画系,孟光、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唐云等都是他的先生,也对邱瑞敏影响很深,“我们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也是在前辈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我念书时讲的话,我现在还记得、还在琢磨。我跟我的学生也是经常讲上一代是怎么教育我们的,他们这种精神境界是怎么样的,学画学的是技巧,但最后画的是你的人品。基础要扎扎实实打,你的品格要在你的画面上体现出来。”邱瑞敏说。
1965年周碧初在上海美专指导油画系学生毕业创作
2016年12月11日,以上海大学原美术学院为基础,挂牌成立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这也为上海的美术教育打开了新的篇章。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挂牌
尊重历史,经典传承
2014年《上美 足迹项目》立项,历经5年成书15册,其中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功不可没。在汪大伟看来,美术学院的今天,是在这套丛书中被记载的各位老师,或是没有被记载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希望这套丛书能见证这段历史并献给在上大美院工作、学习过的全体师生。同时也衷心感谢李薇等参与丛书编撰各项工作的老师们,正是他们的全力以赴,才能有这套较为完整的成果呈现。
《上美 足迹》记录的是一个学院的历史和学术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每一位对美院的历史发展做过贡献的同志。落实到具体的学术工作中,他们就是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历史不是孤立的,也一定纳入到上海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当中。现在编入的15位教授,就是校史的代表。尊重历史,经典传承也是学院一以贯之的精神。”上海美院副院长李超说。
顾炳鑫与学生们
在上海美院教育的历史转型中,《上美 足迹》以1984年,上大美院建立为切入点,研究和编纂老先生的艺术和教育观念,也是从他们身上汲取思想的养分,同时也“折叠”出一代美院人的记忆。如果把时间追溯到1959年,那周碧初、张充仁、吴大羽等将勾勒出一个更丰富的海派美术教育。
每位《上美·足迹》中的老先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经验和创作之路,通过丛书的出版可以了解到上海美院“从哪来”,上海美术学院今天的成就,正是建立在这些前辈学人的奉献之上。但在经典传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到哪去”,在光大海派美术教育理念,服务上海美术教育的学科建设,后来者树立从艺与教学典范的同时,也应从中收获“文化创新”的力量。
如今,上海美院的毕业生活跃于上海艺术领域的各行各业,但在采访中,一些老先生也提到上海美术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未来上海美院将去往何处,更是他们所惦记的。
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上海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