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汉服审美的源头在哪里?这个展览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2021-01-29

当下的青年亚文化圈里,除了二次元、潮玩、魔娃等舶来文化之外,还有一群异常活跃的汉服文化圈,参与者多为80/90后学生和白领人群,他们大都喜欢传统文化,崇尚古风,彼此之间互称为“同袍”。

中国文化从上古时期就奠定了其主要的审美基调,具象到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器物、建筑以及艺术上,都有非常鲜明的华夏风格。天道轮回,如今又到了国运上升的历史时期。而汉服能历经千年之后,再次唤醒年轻一代的民族记忆,可见文化生命力的强大。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浸在传统服饰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中的时候,不管是文化艺术机构还是文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传播的新思路、新方法。最近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就正在展出以汉代美学为主题的艺术展《公园前202号》,据官方资料介绍,本次展览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杨方作为其学术顾问,并首次尝试以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全新演绎了汉代的文化,让原本沉默在博物馆里面的文物都鲜活了起来,让观展的体验充满了审美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一 古风新展,技术加持,全新体验

传统的故事如何新说,这是很多文化从业人员都在探索思考的方向。《国家宝藏》是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典范,敦煌的数字化工程对文物的保护意义重大,但艺术展览是否可以通过全面讲述或展示一种审美风格,并掀起一股社会的风潮,或许Teamlab的新媒体展览模式是一个方向。

据了解,此次《公园前202号》展览是宝龙美术馆和究竟(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次全新探索。之前宝龙美术馆举办过多个成功的多媒体艺术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但展览内容方向上更多偏向当下和未来,比如2019年《隐隐作乐》。此次选择做2000多年前的汉代文化,在国内美术馆的新媒体展览中尚属首例。

展览主要提取了丝路、漆器、汉隶、瓦当等能够代表汉代风貌的文化元素,让参观者通过光影、装置、空间布景、画面、音乐等综合性多维度的感官体验,穿越回到两千年前的两汉,与古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感受、凝视、探寻根植于汉民族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二 通过汉服元素,走进浪漫又质朴的两汉美学

西方哲人柏拉图曾经提出人生有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放在大历史背景下,作为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对自身身份的追问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繁荣的大统一朝代,汉代历经四百多年,使得八方归一、百族归汉,最终成为了中华帝国的黄金时代中的黄金时代。不管是从政治制度建立、民族心理养成以及文化符号创造上,奠定了华夏文化的核心,并从此构建了汉人、汉字、汉族、汉服的概念,影响千年。如果说宋代美学主要反映是文人和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的话,那么汉代美学带有非常浓厚的“国家意志”和“多元文化”融合特点,并且更能体现汉民族最初整体的审美特性。

正如展览的学术顾问侯教授所言:“一统治天下的伟业催生了强烈的国家民族自豪感,凝聚了大汉各地民众,他们由原来的楚人、秦人、燕人、齐人、吴人....认同自己是‘汉人’‘中国人’,以汉武帝元封元年封禅泰山为标志,真正的大一统国家正式创立。”这类文化认同感不仅是建立在地域空间上的,更是在思想意识、风俗文化和审美表达上。

两汉的艺术融合了楚国的浪漫和秦国的质朴,这在展览中所呈现的八大场景中逐一能感受到。不管是刘邦衣锦还乡唱的楚音曲调的《大风歌》,那种马踏飞燕的气势还原,还是用汉画呈现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形象画面,亦或者漆器中展现的一个五彩缤纷、神话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传达的是一种积极、肯定和热情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细节的描绘和修饰,但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三 找回审美话语权

两汉文化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典型的“大一统”文化,体现是文化的广泛性和适用性。正如李泽厚在《美学三书》里谈到,当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包容,对于当下的多元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同时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不仅仅是改变一种传播表达形式,也是一种借古人之言,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在数字 活中拥抱传统——2019 数字新青年研究报告》显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近9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而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需要“知来处,明去处”,汉服的兴起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由此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更加珍视自身的传统。通过理解古人对美的品味,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自信,找回曾经的自己,坚定未来的方向。

此外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回归不是单个力量或者坚守就可以完成,更需要在推广中深入把握背后的文化含义,在学习中创新,在融合中演绎,建立审美话语权,提升软实力。只有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身份认同感增强,最终融入到时代的审美趣味创造中。

展览信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