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中藏有9道圣旨,借博物馆展览后丢了2道,最后仅获赔9万元
圣旨,乃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单从材质上看,它就不是一件俗物。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其轴柄质地也是不同的,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用料十分考究。另外,圣旨的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衔品阶越高,流传个几百年之后,也就越值钱。
自明清以来,民间的不少人家都养成了收藏圣旨的习惯,一是为了铭记皇恩浩荡,二是为了传给子孙后代。因此,圣旨虽然是个稀罕物件,但实际上,除了博物馆收藏的之外,流落到民间的也着实不少。
陕西农民张振华,就是极为罕见的民间圣旨收藏大户,别看他现在的家庭背景很一般,如果往前推个大几十年,他张家也是陕西地界的一大名门望族。据张家祖传资料显示,张家老祖名为张恩,他的孙子张鹏程乃是明朝崇祯年间的总兵副将,为从二品武官。
明朝灭亡后,张鹏程却没有受到波及,作为明朝老将,他不但保住了官位,还受到了豫亲王多铎的青睐。在多铎手下任职期间,他治兵有道,御下有方,先后多次被委以重任,建立了不少战功,在朝中的人脉也慢慢积累了下来。
另外,张鹏程的子孙后代十三人,除了一个人走了仕途,考取进士之外,其余人都是总兵武将。张家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位皇帝,在平定三藩、渡海大战、巡视江南等方面,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张家的繁荣推向了顶峰。
为了嘉奖张家的忠心,清朝六个皇帝先后下了15道诰封圣旨、8面御笔金匾,把张家人封了个遍,不少人都是当朝一品大夫。然而,自20世纪初开始,清廷逐渐走向灭亡,张家的荣耀也不复往昔,在家中珍藏的15道诰封圣旨也在动荡中丢失了6道,至今没有找回。
在剩下的9道圣旨中,有雍正皇帝3道,乾隆皇帝4道,嘉庆皇帝1道,道光皇帝1道,虽说这些大多都是诰封官职级别和诰封“诰命夫人”的圣旨,但是作为与皇帝有关的物件,它们的价值又怎么会少得了呢?为了保险起见,张家本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圣旨的存在,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家藏有圣旨的消息,还是被有心人散播出去了。
既然如此,张家只有大大方方地把圣旨公开,以免引来诸多是非。1998年春天,张家第12代传人张振华把家里珍藏的9道圣旨公之于众,短短几日内,张家就成了热议的对象。后来,听闻此事的博物馆也派专人找上了张振华,他们劝张振华把圣旨上交,毕竟只有国家才能保存好这些珍贵的文物。
然而,张振华却拒绝了,这9道圣旨的价值,他再清楚不过了。可以看到,9道圣旨全是以江南高级绫绵特制而成,上面不但绘有祥云图案,还有青、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分段;文字分为满、汉两种,由翰林院大学士代皇帝撰写,并加盖有《制诰之宝》的朱红玺印。
除了圣旨本身的价值之外,张振华还有自己的打算。9道圣旨乃是张家的祖传之物,迄今为止,已经传了300余年,他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绝对不会轻易上交。可是,社会的舆论是巨大的,尽管张振华心中有一万个不乐意,他还是松了口,他愿意借给博物馆展览,但展览完毕后,要立即归还。
2002年12月,在博物馆的牵针引线之下,张振华把9道圣旨和2块御匾借给了清晏园展览,为期两个月。然而,本来一切都十分顺利,但就在展期快结束时,张振华偶然发现,位于二楼展厅的2道圣旨不翼而飞了,一个是嘉庆十四年的,另一个是道光二年的。
张振华父子报警之后,警方很快就到达了现场,经过勘察,握有展厅钥匙的张振华父子,监守自盗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了。不过即便如此,犯罪嫌疑人还是没有确定,没人为2道圣旨的失窃担责。经过长时间协商之后,清晏园仍无法给予张振华一个满意的结果,于是他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
2008年7月17日,淮安市清浦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他们找博物馆有关专家对失窃的2道圣旨进行了估值,他们认为,每道圣旨的价值不超过10万元,加在一起最多也就值20万。于是,法院驳回了张振华索要40万赔偿的请求,酌情认定2道圣旨合计为18万。
最后,根据张振华与清晏园事先签署的协定可知,双方是平等担责的,也就是说,张振华只能得到9万元的赔偿。面对这个结果,张振华当然不服,在继续上诉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打听失窃圣旨的下落,他无法接受传家宝在他手中被盗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