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作胡同住过父子两代国学大师
作者陈溥
在景山前街路北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北至陟山门街,叫石作胡同,明代掌管皇宫内事务的内宫监下属有石作、木作、瓦作、土作、油漆作等十作。其中负责生产各种建筑石材的石作就设在景山前街北边的这片地方。它与紫禁城近在咫尺,在这里生产建设宫殿的各种石材,取用实在是十分便利。到了清代,便取名为石作胡同,后又分为大石作胡同与小石作胡同。
原小石作胡同位置示意图
近代,在我国学术界享有盛名的父子两代国学大师汤用彤与汤一介曾在小石作胡同居住。
汤用彤(1893——1964年)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他很早就在父亲的教馆中接受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又就读于北京顺天学堂与清华学校。1918年赴美留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在哈佛期间,因其博学而与陈寅恪、吴宓一起被称为“哈佛三杰”。从1931年起,汤用彤开始了他在北京大学长达30余年的执教生涯。
汤用彤
汤用彤先生一生致力于哲学、佛学研究。汉魏两晋以来佛学发展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中的难点问题,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一片空白。汤先生用十五年的时间深入开掘,细致梳理这段中国佛教史中的难点,终于打通了难关,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者的普遍推崇。季羡林曾评价说“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汇通中西。……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的公言,绝非我一人之私言。”
1948年底,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离开北京前,把北大的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汤用彤先生。1949年4月北京市市长叶剑英任命汤用彤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行校长之职。1951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上世纪30年代,汤先生在北大执教时住在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他父亲购买的大宅院里,直至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至昆明。40年代汤用彤将缎库胡同宅卖掉,在小石作胡同3号购买了新宅。1946年汤先生回京后全家就在小石作胡同居住。这时,生于1927年的汤用彤先生之子汤一介已经19岁了。他从小就深受父亲影响,家学渊博,立志向父亲一样致力于哲学研究。1947年夏,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时,北京大学还在沙滩,离他家不远,但他却住在条件很差的学生宿舍里,为争取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1954年汤用彤因脑溢血而长期卧床。1956年,汤一介调到父亲身边做助理,负责帮助整理父亲的著作。
汤一介
据汤一介回忆,小石作胡同3号院是南北向的,院里很宽敞,进了院门是一个过道,穿过过道是一个小天井。天井右边是一个小跨院,有四、五间房子。南房旁的墙上开有一个门直通正院。正院是四合院,有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院还带着一个小跨院,里面有厨房等。汤一介在这里读完了大学,并走上了研究道路。也是在这一时期,他与他后来的夫人乐黛云相识、相恋,小石作胡同给汤一介先生留下了青春的美好记忆。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
汤一介后来的生活却并不美好。1957年夫人乐黛云被划为右派,劳动改造。他也在文革十年中备受磨难。但他始终不忘对真理的追求,不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思考。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厚积薄发,完成了一系列学术专著。他率先把中国传统哲学作为认识史来思考,提出了“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等一系列新问题,综合各家之言,力图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理论体系。他以自己的学术成就证明了自己同样是学贯中西的当代大师。
遗憾的是,住过两代国学大师的小石作胡同现已消失在新盖的楼群中,无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