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人生的上限,是人性思维的局限

2021-04-07

人生,是不断完善自我的一场修行。

在最初出发的时候,我们总是有失偏颇,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防止这些偏颇的思维给自己造成的灾祸和损失。

而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就是通过不同的层面认知自我,突破固有思维,找寻一个更合理的方式。

人生是有上限的,人生的上限,就是自己无法突破的思维。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在高尔夫球场准备打球,这个时候一个年老的人问他:“能不能一起打几杆球?”

年轻人想了一下,觉得一个人挺无聊,就答应了。

开始打球之后,老人打的也不错,球打的不是很远,但是看得出来有很扎实的基本功。

他们来到第9洞的时候,年轻人看到一棵树,他想找出一个避开大树的办法。但是老人却说:“年轻人,我在你那个时候,用力一挥,就把球从树顶上打过去了。”

年轻人想了一下,也想赌一把,就向球打过去。

谁知道这个球直接砸进了树枝里面,然后掉在地上。

老人看了笑了一下就说:“小伙子,我还没说完呢,我那个年纪,这棵树只有两米高。”

这个世界是不停变化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在你看似没有变化的过程中,其实他无时无刻的不在生长,而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是如此。

如果周围的变化变了,而你的思维却没变,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那么你的人生会非常的被动和糟糕。

古语有云:

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淡泊名利的人必然会被欲望强烈的人猜忌,行为检点的人必然会被行为纷乱的人嫉妒。

一个人走投无路,要考虑自己的初衷,一个人有成就,应该看自己最后的结果。

把美和丑分的太清,无法和实物相契合,将清与浊分的太明确,不能与人亲近。

应该做到内心精明而处事厚道,让美和丑能够和谐,先于双方都能恰到好处,这才是成熟的修养。

不要把人生活得太明确,因为太明确的人生容易偏颇于其中一个方向。

看似有自己清晰的方向和行事思维,但是实则是陷入自己的固化思维之中,无法自拔。

在《道德经》中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深知自己的刚强,反而要守住柔弱德行,甘为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去,这便是婴儿一般的纯真柔和。

自己即便处在某一个得意的状态之中,也不该让自己固化于当下的思维之内。所以,有成就的人都应该看看最后的结果,走投无路的人,要看看自己的初衷。

在《道德经》之中,老子用的是这种辩证法的思维,讲述的事物不存在不同层面的影响。

而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认知到这些影响,不要限于单方面的偏激思想之中无法自拔否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文章来源:国学书舍∞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执行主编:张勃勃 出品:冬日阳光∞

往期经典

商圣范蠡《商道》全集,是你经商致富的宝典

中国餐桌礼仪大全—坐次、点菜、喝酒、倒茶的禁忌 

《周易》里面最经典的6句话,醍醐灌顶

牛年大吉:10个牛笑话,开心过大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