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强其骨”到”殊从容”,解读《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在上海》展

2021-05-06

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金石力、草木心一一吴昌硕在上海》展,以新颖独特的策展形式、珍贵稀有的大师原作、精当深入的学术追求、丰富翔实的文物内容等,凸显了一代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与上海的艺术渊源、城市情怀与历史贡献。因而展出后社会反响热烈,观众踊跃。

本次展览富有诗意地分为三大板块,亦系集吴昌硕所作诗句。

天边曙色浪淘开

以往上海也举办过几次吴昌硕艺术展,但这次展览却是第一次真正全方位聚焦于吴昌硕与上海这个明确的主题。

吴昌硕入住上海后,就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吴昌硕的1912年现象是值得关注并诠释的,具有艺术史与城市史的研究价值。1912年,一大批封建高级官吏来到了上海,他们集体转岗到海派书画群体,如陈宝琛、陈三立、沈曾植、曾熙、朱祖谋、李端清、张謇、康有为等。这一年的五月,吴昌硕也正式定居上海,他以传承开拓的理念、创新包容的意识、暮年变法的精神、开宗立派的气度,在书画篆刻上实行了全方位的突破,“破古法而出己意”,由此成为海派书画领袖,开创了海派文化艺术的大格局、大气派、大境界、大格局,终于开创了“天边曙色浪淘开”的一片璀璨之景。

偏师独出殊英雄

吴昌硕在1913年的早春二月入住上海闸北的北山西路923号,他在书斋中郑重地挂上了“去驻随缘室”的横匾,他与上海正式缘定今生。这对一座城与一个人来讲都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在日后,吉庆里这幢上海很普通的石库门,具有了三大功能,不仅成为海派书画走向鼎盛期的艺术基地,而且成了大师的高端沙龙与大师的伟大摇篮。“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一批文化名人常常前来作客,相聚论艺,成了吉庆里独特的风景线,从王一亭、沈曾植、李端清到朱祖谋、张元济、梅兰芳等。更难能可贵、无法复制而成为奇迹的是吴昌硕在这里培养出的不止一个大师,而是一个大师团队,从陈师曾、潘天寿、沙孟海、王个簃到钱瘦铁、诸乐三、诸闻韵、赵云壑等。齐白石也诗赞吴昌硕“老缶衰年别有才”,并从吴昌硕独特的笔墨中得到启发,开创了“红花墨叶派”。这些艺苑的精英日后支撑起了中国百年的大师之门,从而实现了“偏师独出殊英雄”的艺术境界。

风波大道尘土情

吴昌硕有着相当深厚的上海情结与城市情愫,他为上海的大文圈建设及艺术界构成作出了很大努力与杰出贡献。

吴昌硕是海上题襟馆与豫园书画善会的发起者与精神领袖,他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及赈灾,大爱无疆。当年豫鄂皖苏浙五省爆发洪灾 ,哀鸿遍野,他抱病和王一亭合作《流民图》义卖赈灾。吴昌硕以艺坛盟主的身份,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发起抢救汉三老石碑,为抢救国宝四处奔波,捐画捐钱,显示了民族风骨。更以“西泠印中人”的虔诚精神,为西泠印社广纳人才,写碑立坊,把“西泠印社”打造成“天下名社”。

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正在病中的老人不仅马上作巨幅大画义卖援助工友,并在灯下含泪写下长诗《五卅祭》,愤怒控诉殖民者的暴行:“烽火逼天天昏黑,天光斜射海苍赤。炮声一发弹雨激,饮弹之人涨阡陌。”

吴昌硕还支持海派京剧的变革,支持刘海粟办艺校,支持女子美术教育,支持创办浦东医院等,他还主持中日艺术家交流办展,积极参加美国旧金山世博会等,老人的这种城市公共意识,体现了一位艺术大师的社会责任、人格魅力与爱国精神,从而践行了“风波大道尘土情”的人生理想。

金石力,草木心

上导金石之精神,下接社会之底气的“金石力,草木心”,是吴昌硕晚年为入室弟子王个簃所写的联语。他以金石笔墨与关注社会的理念挥毫泼墨、举刀刻印,由此形成了那种强健苍莽、豪放老辣、大气磅礴的“缶门风”,为城市气格与海派艺苑注入了一种高亢奋进的阳刚之气。

唯其如此,“金石力、草木心”不仅是一种创作理念、笔墨形态,其更深层的内涵与指向是对金石精神的弘扬,传导的是思想的诉求与灵魂的呐喊。而吴昌硕对中国篆刻的最大贡献和意义,就是他在江南将金石精神推进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也就是说吴昌硕把篆刻艺术提升到了社会化的意识形态层面,艺术化的精神象征层面及审美化的公共接受层面。在那个积弱积弊的时代,锲而不舍的金石精神正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这也是吴昌硕反复强调的“强其骨”之精神内核。

吴昌硕在上海的人生,确证了吴昌硕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到红色文化的文化建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