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争议最多的一首唐诗,短短四句有三处争议,康震差点为此“翻车”

2021-05-27

纵观整个文学的发展史,必然是充满争议的“代名词”。特别是如今互联网的发达,许多人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发表,时不时就有关于哪首诗的口水战”。为了可以有一个标准,也衍生出了许多专家,他们凭借着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对古诗词独特的理解,做起了学术界的“判官”。

不过这要说起诗词界的“争议王”,绝对非杜牧的山行莫属。这是一首七绝,短短四句诗三句都在互联网上引起过“舆论”。一次是关于古诗词读音的,一次是关于版本用字的,还有一次是关于汉字古今意义不同引发的。这要杜牧还在的话,估计自己都感到头疼。

记得有一次品史君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一道关于《山行》的题。观众和选手们各执一词,轮到评委专家们点评的时候,差点让康震教授“翻车”。这也让品史君非常疑惑: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难道戳中了读者的痛点?一个古诗词哪来的这么大威力

“斜”的读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第一句中最后一个字,读音到现在都没有官方的定义。在古人的发音中,这个字念xié,在当代许多教材的版本中,这个字都念xiá”。一方面有人认为要遵守古人的观念读法,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要遵从现在时代的规则,如何发音使整句诗优美,就要怎么读。

可细细研究文学的发音史,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很神奇。在最初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就是“xi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发明了一种“拟古音”,又叫“叶韵”。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某些古诗词押韵一点,自己认为创造出来的读音

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杜牧生于公元803年,这个时候已经是两个读音了。那你说怎么整?所以字到底是哪个音,也只有杜牧知道,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它了

“生深”之异

诸位可以看一下《山行》的第二句,到底是“白云深处有人家”顺口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顺口?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两派,一个是生派,一个是深派,吵得不可开交。这两个字结构上、释义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可到现在也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有人认为古人在抄书的时候,可能觉得原诗读起来不好,便将这个字进行了改动;有人认为既然你都说了是手抄的,那怎么可能出错?这一来就有了两个版本。不过在品史君看来,这个的争论还是要继续下去,因为哪个字联系到整首诗都解释得通,自然真假难辨

题词作画

这是《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一个“游戏环节”,名叫题词作画。当时康震教授在节目中画了一幅画,大致内容是一个人坐在石头上,还有枫叶,选手们《山行》的答案马上脱口而出。不过这也引起了观众们的质疑,难道这块的真的是坐在石头上

诸位在学习生涯时期都接触过这首诗,这里“坐”的含义是因为,怎么能理解为坐在石头上?难道是为了更好表现答案,将其抽象出来所作的一幅画?如果真要照坐在石头上解释,《山行》岂不是成为一副悲秋之作?这和整首诗的旨意显然发生了变化。

这档节目播出之后,民间诗词专家孙绍振还对其进行了“炮轰”:专家水平良莠不齐,对诗词的解读带有任意性。指向性很明显,就是在说诗词大会上的专家康震。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杜牧看杜牧的,路人难道不可以坐在石头上观看美景吗?这……好像也没毛病……

品史君说

还是品史君说的那句话:文学发展是充满争议的,正是因为如此,它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特别是读古诗古韵时,用今语来读,绝大多数都可以。有极少数古今不合,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中国汉语言历经几千年,韵脚仍灿烂地在流传,有点争论这还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对背后的故事做一个了解就足够了,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