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登峰:中西方人格对比塑造人生艺术

2021-07-05

记者 |

编辑 | 邱书婉

1

界面艺术频道推出“大师对话”栏目,冀与大师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寻找生命的真谛,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内在审美力。本期文章根据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先生的演讲稿编辑而成,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密码,提出“只有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人格,中国文化中的美育思想,才能和世界更好地交流融合”的重要观点。

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决定了他跟他人、他和世界,以及他跟他自己的关系。你怎么看待你自己?如何对待你自己?你怎么看待其他的人?如何对待其他的人?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由此反映出来这个人的所有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而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核心。

一、描述别人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

为什么全世界都对人格感兴趣?首先这是每一个人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我们要用一种全面、准确但又非常简洁的语言去描述别人。描述他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能够去理解他,而理解背后最终的指向,是我们需要对周围的人能够有预测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明天或者几年以后变成什么样的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我们能够充满自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将要做什么、将要对我们做什么、将要对外界做什么,是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如果我们失去了这样的一种预测能力,那么就会陷入一种无边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人格感兴趣,研究人格的最根本原因。

二、中国人描述一个人比西方人复杂得多

既然人格首先是为了描述一个人,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别人,那么就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当我们要说出一个人有什么特点的时候,可以罗列出他无数的特点,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这就无法满足我们要简单、快速、全面和准确地描述一个人的需求。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在人格领域出现过一场所谓静悄悄的革命,那就是词汇学的研究。1925年出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它里面用来描述人的特点的形容词是17000个,也就是用17000个英文形容词,就可以穷尽一个人的所有特点。于是1935年,两个美国人把这17000个英文形容词经过反复化简,反复研究分析,最后得出了西方人的人格维度。西方人发现只要用五个维度就可以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西方人的“大五人格”结构。就像用经度和纬度定义浩瀚的海洋一样,用五个维度就可以定义整个人的所有特点。

在西方人的“大五人格”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所有的人格维度都很少带有评价性,都是客观的描述。这是西方人格维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每一个维度都是清清楚楚的,有着内部高度一致性,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

那么西方人的五大人格适不适合中国人?我把《现代汉语词典》里边所有描写人的形容词全部挑选出来,只得到了七千多个形容词,比英语少了一万个。然后我们就对这七千多个中文形容词,按照西方人得到“大五人格”的相同路径去建立模型,但我做得更加完善、更加扎实,最后得出来中国人人格有七个维度。

演讲中的王登峰教授

这七个维度的特点和西方人的维度有明显区别。第一特点,每一个维度基本上都是评价性的。中国人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做评价。评价和描述最大的区别在于,评价需要的词汇量是非常少的,而描述需要的词汇量可能要大得多。第二个特点,西方人是五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中国人需要用七个维度,而且这七个维度之间又有很多的交集,说明中国人的人格更复杂一些。换句话来讲,西方人描述清楚一个人最少可以用五个形容词,而且这五个形容词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中国人要描述清楚一个人,至少需要七个形容词,而且这七个形容词之间还有很多的交集。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要描述清楚一个中国人比描述清楚一个西方人要复杂得多。

我们这样的一个研究,首先就表明,其实中西方的人格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先看一下「人格」这个词,甲骨文没有「格」这个字,但是有「各」这个字。「各」是什么意思呢?从它的字形来看,上面的部分是一只脚,脚趾头冲前,下面那部分是一个洞穴的口,也就是到达的意思。如果把边上放一个木字旁,就是一棵树所能够到达的地方,树所能够到达的地方是什么?就是那个树的轮廓,就是树的外貌。所以「格」这个词本意是指树的外在形状,后来进一步引申为树的内在品格。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品质。但是,人的内在品质不能简单地通过外在表现来推断,所以中国人才说“日久见人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品格。

那么西方的「人格」又是什么概念呢?拉丁文的原文是面具,面具是古希腊戏剧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演员戴的面具就界定了演员的角色以及角色的内在品质。戴上面具走上舞台,所有外在行为表现要跟角色的内在品质高度一致,让人看到面具就如同看到了这个角色。所以,西方人讲的人格虽然也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品质之分,但是外在表现就是内在品质,它是可以直接对应的。

三、含蓄的中国人

人格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品格之间的关系,中西方是有明显差别的。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差别的根源,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中国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别。当然,随着文化的交流融合,西方人也开始慢慢学会了中国人的含蓄。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含蓄?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性善论,我们的外在行为不能表现出不好。尽管很多人内心有不好的想法,但不想要让别人知道,因为一旦让别人知道,我们就不是好人,这在中国文化里面就等于不是人。第二个原因,中国文化号称是礼乐文化。礼教是什么?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年龄、学识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说礼教就是约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而乐教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种艺术的形式,让自己内心在按照社会的规范在做出外在行为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内心的和谐。

所以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曾说要用美育代替宗教,因为在中国文化里面,美育或者乐教是整个教化体系里面跟礼教相对应的,又是绝对不能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我们失去了乐教,只有礼教的时候,当在外部的约束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能克制自己内心的焦虑,这个社会还能够正常运转。但是当内心的焦虑急剧膨胀,而外界的约束开始降低的时候,各种自私不堪就会堂而皇之地表现出来了。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这个时候,这应该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格的七个维度,可以分成三个大的方面,面对自己、面对外人、面对世界,也就是自我指向、人际指向和事物指向。

自我指向一方面是追求卓越,另一方面是追求和谐,这正是中西方文化特点中最根本的两极。

人际指向一方面是暖,暖实际上就是追求和谐,另一方面是热,热实际上只是追求表面的热情,其实是相对比较冷漠。

事物指向一方面是谨慎,另一方面是敏捷。

最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人格维度是哪个?在个人指向方面是追求和谐,在人际关系方面是追求温暖,要讲义气,要相互帮助,而在做事的方面是谨慎,而不是敏捷。

演讲中的王登峰教授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而且年龄越低,影响越大。但同时在中国社会里面,传统文化的影子还是非常清晰的。当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融合,我们如何在保有自己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去拥抱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所有先进的文明?如何让中华文明,让中国人能够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保留本色,同时又能够自如应对?我想这应该是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学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期嘉宾介绍:

王登峰,现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他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针对中国人个性特点的人格模型(人格素质“大七”因素模型),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理模型研究做出了开创性成果,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专家。他设计开发了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并研制了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很好地应用了中国人心理研究的宝贵成果。发表了《解读中国人的人格》、《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等十余部专著,及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百余篇。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