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理解江南,常常是“花期”里的诗意人生

Image 2021-07-30

上海译文社成立国际版权中心,双雪涛、王寅将推出作品英文版 | “张光宇艺术12燃”线上展览举办 | ......

唐人李群玉有诗云:“花落轻寒酒熟迟,醉眠不及落花期”。有美诗,有美酒,有美花,便可逍遥人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紧张,喧嚣而浮躁,在“大数据统治”的数字时代,诗意的人生境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苏州诗人丁及的《花期》,却是一本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享受诗意的诗集。丁及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对人生的热爱,让其诗歌显得饱满而富有层次,既有江南的轻柔曼丽的风情,又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使得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界限显得朦胧而绵长。诗人爱花,爱世界,他以江南才子花团锦簇的繁复意象,既古典又现代的人生感受,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花期》丁及 /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诗集《花期》共十一辑,这本以“花”命名的作品较为集中的体现了丁及诗歌的独特风格。虽言花,题材却不止于写花,切入点也不仅仅在写花,周围的事物,都是丁及关注的对象。大量的生活意象被他勾织在诗歌情境当中,这些意象有古典的,如《为花忙》里的“前朝的簪”,《古典情绪》中的“佩剑”“香炉”“汉服”“手绢”,《机器的芳香》中的“雨打芭蕉”,《快到山顶的那块空地》中的“青铜战事的古印”等。也有现代化的意象,如《泡沫的第一朵》中的“病毒”,《云(组诗)》里的“飞艇”,《买了那张联程车票》里的“灯”“电”“线”“塔”,《大指针》里的“黑洞”“机芯”等。众多繁复的意象在古今交织中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和当下的“金属感”。两相对照,形成一种遥远的呼应,存在于历史罅隙中的记忆在诗人心中流淌,当下浮躁的现实令他感到焦虑。幸运的是,无论是对于古典的追忆,还是对于当下的疏离,诗人都没有简单地用浪漫主义的绝端想象和现实主义的刻板描述,而是将浪漫的情思和对物象的精微刻画有机的融为一体,使得浪漫的想象现实感十足。除了这些单一的意象,诗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是“月”,诗人描写了众多不同的月亮,有《月色》《月光》中朦胧柔和的月亮,有《飘忽而过的火焰》中“如雪的月亮”,还有《围猎》中的“哀月”,也有《一只猫回头叫我》中“古代的月亮”,《草起草落》《水中的火焰》中皎洁的月光,甚至是《想起束河古镇的你》的“翠月”。月亮是诗人与时空对话的一种方式,不同时空不同状态的月亮,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古今的情韵得以共存。

丰富多姿的色彩渲染也是丁及诗歌中一种重要的手法。纵观丁及的诗歌,黑色、蓝色、金黄、绿色、银色、灰色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诗人似乎极其喜欢通过对物象颜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情绪。如《坐堂》中“只一剂蓝色的瞭望,你杏眼花开”,将诗人心中沉静淡薄的性情舒展开来;《有关金砖》里“金黄的夕阳”、《退房后》里“金黄透明的法式面包”、《大指针》里“制造那些钢铁的大指针,是黄色”等,都用明亮的黄色来隐喻一种末日狂欢般绝望的灿烂;而在《泡沫的第一朵》《一只猫回头看我》《昙花说》中的“黑色”、《买了那张联程车票》里“静穆的灰色”,这种情绪变得阴郁,黑色覆盖一切,灰色静穆。正如诗人自己在诗《月光》中所谈到的印象画一般,色彩使得原本黑白两色的客观世界被染上了层次分明的颜色。或热烈,或抑郁,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当下的情绪。

《花期》的很多诗歌,不仅只有静态画面的呈现,画面的铺陈往往还极富动作性。诗人着意于展现事物动态的过程,让生命力流淌在变化中,从而剖析事物的纹理,达到庖丁解牛、羚羊挂角的境界。他毫不避讳表面的浮华,但更加追求深沉的哀号。在《蜜月期已过》中,诗人用果实的蜜月期来隐喻人的壮年,“艳妇的水梨”将人的情欲和旺盛的生命力全都展现出来,然而“季节发酵”“黄蝴蝶突然坠落”急转直下,道出了那些细微的生命转折——“蜜月期已过”。这首诗非常典型的代表了丁及诗歌中以事物的动态变化写人生哲理的类型,充满生机的果实随着季节的发酵渐渐失去生命力。语言清丽自然,细致的笔调饱含情意,既有对于那茂密生机的赞扬,也有对于年华易逝的淡淡哀伤。在《繁花袭来》里,这种动态的过程变得更加迷离。月亮“把繁花全部漂成银色”,一个“漂”字,将月光照在人间的动态影像展示出来,颇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趣。盈满的月光和街面的凄凉以及我的落寞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表面的繁华与冰冷的黑暗遥相呼应。整首诗的旋律感油然而生,由满到空,最后归于平静。在《后窗望去》中,诗人把灵动和幽寂两种情境更是融合的天衣无缝,“鱼的属地 在一汪墨池中 溅起水花”,将这“黑色生灵”的活力显露无遗,然而画面一转,“后窗望去”,则是“小径通着墓地 无风瑟瑟 前厅狼藉”,未免让人唏嘘,恍若是琵琶女的琴声,从嘈嘈切切的热闹转而“唯见江心秋月白”,意犹未尽之余多添了一丝寂寥。“我独自运墨 捡起黄昏”中这个“捡”字用的十分传神,无人理解的悲哀、无人知己的寂寥尽显其中,却又带着一股苍劲有力的倔强。窗前的世界和后窗的世界如同阴阳两极,一方热闹,一方寂寥,在“他我”与“自我”之间,“我”沉寂反思,获得苦涩的升华。

迷离的情绪可谓贯穿《花期》的始终,丁及的诗歌既有江南文人的细腻柔美,也有一种疏离现实的决绝。他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不断追问有关生命的诸多问题,充满了内在的张力,有强烈的现代自我意识,富有内涵和质感。时间的界限反而显得清晰,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古典和当代,诗人分的相当清楚,并未有意的去抹去二者之间的距离。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得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拥有的,也失去了很多源远流长的。在《泡沫的第一朵》中,“放射”“病毒”“黑色”“疯狂”“忧郁”等词相继出现。《没有羽毛》《野象谷》等诗歌体现了诗人的环保观念:《没有羽毛》以濒临绝种的鸟儿们的视角,剖析了动物们在人类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所面临的伤痛与绝望;《野象谷》更是直接控诉了人们圈养野象、对它们使用猎枪、取象牙售卖等行为,体现了人道主义责任感。丁及的诗歌不似无节制的情感宣泄,而是在淡淡的哀愁中带着一丝明媚的活力。《古典情绪》算是他对自己这种情绪的总结,诗歌营造了浓郁的古典氛围,前两节让我们短暂的进入那个“风雨飘摇”、侠客纵横、佳人美景的空间,最后以一句“恍若梦回”将时空拉回当下,清楚明了地指出“我知道摇滚的不可能性 不如从古典情绪中 抹出花来”。无独有偶,诗人在《机器人的芬芳》中也写到“但我相信她无法理解 雨打芭蕉的美”“一只阿尔法狗带来我的悲愤”“在古典的园林里 对弈的末代皇帝 哪里闻过一朵机器的芬芳”。古典的韵味是现代的高科技无法替代的,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诗人看来,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失去了个体的美与尊严,这是最为悲哀的。

此外,他还从时空的层面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与当下的追问。《席地一坐》用“我想入地 进入另一结构”进行自我生命的冥想,《我的花园如此私密》与《后窗望去》都是对自我空间的维护,与外界隔开,思维得到扩展,心绪平静。《时间的缝隙》是一首极具古典韵味的诗歌,“黄昏”“古树”“老者”“故里”等意象颇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沙》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宁静悠远,意境独出,唯独让人可惜的是这番景象只能掩埋在“时间的缝隙”中。《又一年》用“啼声”“晨曦中的鸡”“沙漏”“腊梅”来演绎人从出生开始,从清晨到日暮,从春夏到寒冬的一生,寥寥数语道尽了一生的美好与时光流逝的无奈;《大指针》用工业时代所特有的钟表来隐喻光阴被秒杀,时光飞逝的无奈,但与《又一年》不同的是,《大指针》表现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深深的疲惫感。

总的来说,《花期》是诗坛一部不可多得之作,它既带有江南诗人特有的柔美细腻的笔触,也有对现代问题的反思,更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可谓古典韵致与时代情绪的优秀结合。诗人在抹去矫揉造作的唯美字句后,让平实自然的语言落实于具体的物象,找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对话的有效途径,不可不谓是诗坛的一股有力的尝试与进步。

稿件编辑:郑周明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摄图网、出版书影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