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互相关涉与彼此成全:林琳、沙叶评了一容《玉狮子》|天涯·新作快评

Image 2021-08-05

天有际,思无涯。

互相关涉与彼此成全

——了一容《玉狮子》短评

林琳

《玉狮子》作为一部短篇小说,整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哈力克家的小牧马人伊斯哈格到草原深处,寻找走丢的骒马“玉狮子”的故事。但饶是这样一部短篇,我反复读了三遍才放下文本。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每再读一遍,总能让读者寻出了更多的深意,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些味道之间杂糅缠绕,在这不到一万字的篇幅里互相关涉又彼此成全。

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十四岁的的牧马人伊斯哈格。是一个出身贫苦又爱学习的十四岁男孩,三年前才十一岁的他由于家乡土地贫瘠难以活命,偷偷跑出来,挤上了从内地发往新疆的火车火车,为了到别处去寻口饭吃。就这样,饥肠辘辘的他因为一碗羊肉泡馍就到哈里克家里放牧两年,脚上连一双鞋都没有,日子就图有口饭吃即可。但这个小小牧马人却不是逆来顺受的孩子,他会偷着闲空翻书,没做错的事,即使哈里克拿鞭子抽他,也不会认错。

与牧马人相互映照的是文中哈里克家中的一匹骒马——玉狮子。“它全身雪白,犹如和田白玉,亮光闪闪,色泽润滑。”而且这只毛色出众的骒马,性情也尤其特别,“它常常不惜被咬的代价,不听大特级的话。”大特级是马群中的一只“首领”马匹,马群中不听它“号令”的马儿经常要被它“收拾”。但玉狮子就不肯顺从大特级,大特级所规范的一切秩序让它一次次颠覆了。同时玉狮子也不爱恋群,常常特立独行,自己跑到水草丰美的偏僻的角落里独自品尝别的马永远品尝不到的野草。

这天,为了让自己能安心在草甸看书,伊斯哈格替玉狮子戴上了马绊子,但即便如此,玉狮子还是忍着马绊子带来的疼痛,跑离了马群。伊斯哈格因此踏上了寻找玉狮子的道路,他知道,牧马人有牧马人的规矩和讲究,更有牧马人的责任和尊严。带玉狮子回家,这是他的责任、尊严和使命。但是在寻找玉狮子的过程,从未有过的孤独、绝望紧紧攥住了他的心。饥饿、疲惫和鞭伤经过汗水的浸滋,疼得深入骨髓。煎熬跟疼痛交织在一起,折磨着他。这已经不仅是寻找玉狮子的过程,还是伊斯哈格寻找自己人生道路出处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困苦,是疼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如几年前他在那一列驶向新疆的列车,在迷茫不知未来如何时,他还不忘在包里装上《新华字典》和《老人与海》。与其相呼应的玉狮子与众不同,不肯服从掌握秩序的大特级的强势,向往无为而治的自由。于是,人与马之间是相互关涉又彼此成全的所在。缺了谁,都没有办法让这个故事内部的意义呈现完整,就像作者说的“牲口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样”,那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共享的意义,它有关尊严有关生存有关理想有关温暖,在文学作品中,是感召读者为之沉醉的内核。

除了人与马,故事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涉也别具深意。

一方面是伊斯哈格的故乡,尽管这是一处未具名场所,但它又似乎丝毫不让人陌生——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发展巨轮远远抛在身后的一个个凋败的小村庄。成群的黄鼠狼,转基因的粮食,被毁坏的土地,疾病困扰的人们,人难以在其间刨食活命,甚至简单地活着都成问题。于是伊斯哈格逃离了,他就像那些跟着火车一道出发的小麻雀,弱小又无助,也不知道这一节车厢会将自己带向何处。

故乡不可再留,那他乡是否能作故乡?

伊斯哈格跟着哈里克来到天山深处后,故事用了不少笔墨描绘了该处的环境与景物。不管是星空,夜晚的鸡棚,草原上的各种鸟类和动物,相伴相生。伊斯哈格在草原住下了,尽管日子算不得多好,但他自由地生长,牧马之余还能在草甸上读书。于是这样自由的草原时光能让他脚上那些因为没有鞋子而带来的伤痕都不是痛彻心扉,而是被太阳晒着“痒酥酥的,特别舒服”。在作者笔下,我们能看到草原生命的茁壮,这与伊斯哈格家乡的虚弱颓败形成一个意义上的对比,同时又与伊斯哈格的茁壮成长形成一个意义互指。

另外一方面是草原如海和伊斯哈格喜欢的《老人如海》中的大海形成意义的相互指涉。

文中不止一处写了草原如大海。如“草原和大海一样宽阔浩瀚,一样可以让人的胸襟变得特别的大”“天快亮了,洁净无染的大海一般的草原上,一抹薄纱一样的色彩微微地向中亚大地铺陈开来”。伊斯哈格在草原读着喜欢的《老人与海》,他想象着大海,他对海洋怀有好感和梦想。所以他还会在从没见过大海的前提下认为“大海太美啦,那个打鱼的老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这中亚的大草原上有个年轻人在牵挂着他”!可以说,此处的草原与大海,既是伊斯哈格生活成长之处,也是伊斯哈格向往的知识之海、自由之意。

不管是人与动物还是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相互指涉,背后更进一步都是为了呈现出在草原、生命之间的相互关联,甚至宇宙间万物彼此之间的奇妙缘法。这些缘法会将个体导向什么样的道路,千丝万缕皆是因由,彼此之间都是成全。《玉狮子》正是在这样的相互指涉又彼此成全中,带给了我们一个有关人与自然、动物的故事,更是天地自然万物的一则侧写。

林琳,文学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迄今在《当代电影》《民族文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族性建构与新时期回族文学》一部。

人类经验的注解,内在自我的光芒

——读了一容《玉狮子》

沙叶

1

夜意沉淀,孤独灵魂的门扉开启密语。

它们名扬或隐忍,都在骨子里站着生命的野草。

那些经验的注解,自我的真诚,清洁的精神,酷烈的疼痛,善人的使命,活着的初心,智者的洞悉,诗意散花的精致,仁慈与心灵的双重秩序都在凝视着所爱的人类。

诗意流淌的歌音与透明评论的激情,必将沉淀,以满足冷静的信念和卑微的存在。

治愈自我意识的创伤和鉴赏评估的裸露,终将平息。净化的苦闷,逃遁的星星,决心和意念都在聚集,向生命最高的存在致敬。

红色的月牙亮出西海固廉洁的刀刃,收割过大地上最动人的庄稼。

大地的法则,内心的良知,向上向善向真向爱的探究,似川流不息的天命,都站在文本里光彩照人。

2

宁静的漂泊注定划船在心海,那包容与捕捉的尊严,那无畏的坚持与坚韧,都需要你敞开胸怀,接纳大地高举阳刚的旗帜和向上的祝福。

苦难的出走与干净的灵魂,西去的麻雀,夜的呼吸紧促,紧抓温暖的椽头,鸡的寒意渐去,自身就是诗却随了远方的心念。

地域,精神的领地,农耕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突显山露水,基于维持生存而选择廉价捡来苦差,赤脚放牧,人性欲望水涨船高,这一身行头,耐劳与倔强的爱恋,正是把家园带在身上流浪的赤子。

人,马,草原的海,狼,羊群,牧人,字典,奔跑的词语,厚重的文化,个性的视野,积淀的人文素养......我开始以读者的身份深入品味,解读参与,在一种优秀文化的浸润里,我需要构建独特的探讨。

定位,灵魂的追加活着的岁月,别无选择,自我洞见,大都远离十足的娱乐消遣,嬉戏的世界,自由的形象丰满而真实。

我盯着闪烁的人生世相、焦虑的影响和遍洒银辉的月亮。

3

有一种情感从自身抽离,并在观望中保持着警觉,以寓言或超强的情绪。

人之性是一片深渊,是谁剥夺了我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

物化世界,请沾染了可笑毛病的不要擅自来到我们面前。

文学表述的历史心理学本质上确实是在探究成长中的内在自我。

对社会肤浅表象持有正常的鄙视,对美却奇特的充满渴望,且直白坦率。

你唱出来的是那八月那支的悲壮之歌。

所有的尘世烦恼都几近结束。你却收获着在考验中暴露诱惑的美感。

我发现那尚未被人类理性所净化的乐土。仿佛那是偷自天堂的意识之火,燃烧着独立自主的生命。

你让草原的夜有了内容,情感和高昂的情绪。

奇怪的体验令人振奋。一个灵魂的作家歌唱他人也在歌唱自己,终结于精湛的反讽,耽于文学的自我表述。

我对学识的喜爱和审美激情不再掩饰。我在才华横溢开创自我风格作家的地理文学和人学灿烂中感受气息。

面对自身内置感染人类的文字,我领略了作家骨血里洋溢的另类风情。

我和你一起迎着语言皈依自己灵魂的旅行,一次次奔赴自己的精神家园。

4

灵性的石头,高贵的品质,被高洁的晒出。

玉狮子兼具威武,霸气侧漏,值得玩味。

人性的两面性——神性和兽性,被淋漓尽致的剖析。

伊斯哈格的出走,离家的孩子,远去的故乡。

命运的无常,苦难家乡的出路,则是社会问题的暴露、揭发——良知作家的责任和使命。

生物界的生存法则同社会法则的残酷效仿。

大特级,高大“特”级的寓意深刻。看来牲口们也学会了人类的那一套斯文背后的权利争夺。

生存法则闪亮登场。要命的是相互戏仿。抵抗运动愈来愈多的产生在生物界和社会界。

无边草原的海,映射之光。精神食粮,信仰或信念,坚不可摧,知耻而后勇。

人马合一的境界,精神内里的光。不管那书里的老人与海。

相似的不服输,抗争与坚持所显示的全部成就:克制与忍耐所营造的外围是宗教一般的劝人为善为爱,精神皈依。一如野草成为玉狮子的宗教。

5

精神的探寻与追究。美的驱动力。内在自我的臣服,人类经验的注解,在漂泊的浪子身上识见着故乡和家园必将注定高调的命题。

叙事底色的沉重,悄无声息净化着人类的悲剧。

童年的经历或许让灵魂深深被烙印,那种承受了在成长过程中,百般磨难的待遇。

像是一种能扯疼神经的突破重围,那特立独行侠客般孤独的刀刃含着逼人的光芒,最后化为忍辱负重的使命回归。

影像格局,风格独特,自由空间的无限延伸。我的土地我的乡亲。我的故乡我的家园。是洞见问题的社会学专家的反思,以知晓底层无助无语无奈窘迫现状,漏出月光的屋顶,透视灵魂的不安。

背井离乡是文明的另一种蜕化与萎缩。话语权被势力钻营。野草才是玉狮子的最爱。桀骜不驯者只愿意和同类境遇相似的灵魂一起回归,哪怕是重新不屑。

如果爱就是温暖的话,离乡人的抗争便是为了更深以爱去获得生存。

故土难离,却时时出走,天涯明月,最知晓浪人心事。

6

今夜,那个不满十四岁的伊斯哈格,你和玉狮子,一起归来。

合魂的歌音,消解的疲惫,坚韧的意念,那是骨子从来就有的不屈。

堂堂正正的汉子,光明磊落的流浪,深情而自尊地活着。

敏感锐利洞彻的眼力和定力,隐喻的渲染,有价值有意义的寻找,非凡的胆识,黑色的幽默,无情的反讽,以一副经久不衰的古道热肠透视现代化的陷阱,显迹着作家的良知和操守,行使着历史的使命和责任。

多才多艺,历经传奇,阅历丰富,涉猎诸多领域,作家那种巨大的潜力,正迎着人类的阳光,毫无拘束的放歌牧马,并一再踩过人类大脑的草原,趟过生命之海,使厚重的黄土从内里发出珍宝般深藏不露的异光。

这些都集中在了一容那如泣似诉、刚直不阿的笔尖:渗出骨头的阳气,灵魂的洒脱,家园的芬芳,果断看做这是小说家现场直播的快手,诗意燃烧里的抖音,哲理寓意中的讲坛,凌厉西行的侠客,冷峻含蓄的狂人,疾风劲草的豪横,灵魂翔飞的青鸟,目光深邃的苍鹰,念想风行的思乡人......

7

一切都在路上,阅读者紧紧跟上。

有感叹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有多元文化视域的精神碰撞,只是肉体的疼痛远不及精神自由徜徉的愉悦。

以一种英雄相惜,竟洁竟义竟信竟仁,高度完成了悲剧意识的净化。

哪怕只有一丝气息,也要有道德操守。

自觉者有与生俱来的做人底气。简练与老道的叙事,驾驭文字的高超,以寸拳的简捷迅猛,太极的以柔克刚,阴阳一统,兼具书画审美的唯美镜头,只击人心、人性和人道。

辛辣的忧患味道。基因突变,物种的异化,善恶的纠缠,都在闪烁着内在自我的光芒。

生而为人,目睹着麻雀们在庄严肃穆的告别仪式里,那苦难的土地,才是真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

搭乘火车上新疆的,少年出走的迫于生计和维持温饱。

生存,成了人生第一要争取的最基本权利。

8

“西化”导致种子的遗传基因突变,携带而来的是异化的生活,异化的生存现状,异化的权利。粮食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粮食自给自足就是生命的自给自足。

伪科技后怕的结果很糟糕。三只腿的鸡,早熟的鸡娃,方形的西瓜,有毒的牛奶云云。

元气大伤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

唱反调和不愿随大流的玉狮子,面对血红、专制、强势暴虐之王者大特级,挑战和无视一切循规蹈矩。悄然成为哈里克家,马群王国的混乱制造者和麻烦头领。

这匹和田白玉的母马,狮子一般的王者,最终选择隐忍且离群走失。

暴力永远征服不了一个内心强大与可以颠覆秩序和规则的马,何况人?

狮子向来不与牛羊为伍,特立独行。

玉狮子独自品尝比野草更野的野草,个中滋味只有自知。

高傲、孤独,冷艳惊人的玉狮子使倔强爱恋的个性得到张扬。

9

独裁者的空虚和无助更加可怕。

“儒雅气质”的弦外之音,没文化更可怕。

绅士一般的教养是骨子里与生具有的。

无为而无不为或许才是王道。

霸道招人厌,娼妇无贞操,坏人无底线,俗棍们粉饰虚荣与强大。

哈里克与大特级貌离神合。人样的兽和兽样的人。

草原的海,被夜淹没的草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惜,世上的人少有“容”的。

寻找玉狮子的伊斯哈格,战胜内心恐惧的正是男子汉骨子里的责任、勇气与担当。

倔强的不屈命运的白雪公主一般的玉狮子,桀骜不驯,天生骨子里住着叛逆,最不愿逆来顺受。马绊子撞击的疼痛永远挡不住玉狮子追求自由和表达自我的信念和决心。

有一种孤独的绝望史无前例。有一种考验紧随其后。

做卦先生的狼,真是绝妙的双重隐喻。

10

同《老人与海》中惊人的相似遭遇和坚韧异常的乐观,本身就是一种英雄情结。哪怕是冒险,也值得一搏。

也许,阅读到老才更能领略大海那充满无穷能量与显示出博大的胸怀!?

《新华字典》里总会奔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词语。

只有深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从那里获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脑海里,黑豹随着哨声降临,黑骏马追着白富美的玉狮子,两匹马围绕着中亚大地的中心,画圆而驰骋。鼓点的节奏密集而又充满奇特的兴奋。

阅读的少年总有自个梦想的自由。视域的延伸,灵魂的徜徉。

被阅读的书本是幸福和幸运的。

文字的魅力,让想象力装上翅膀,飞跃了大地的天空,辽阔海洋一般的驰骋,那才是生命无拘无束的极致!

世俗再强大也抵不过玉狮子的漂亮而健壮的长腿。

若不想随波逐流就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

“陆地上的旱龙”也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玉狮子开始“慢慢适应和接受”伊斯哈格的“爱抚和亲近”。

因为只要“生命有了的伴侣”才不会“孤单和恐惧”。

人生旅途的精神伴侣呐,你来吧,为我出现吧!

我其实真不愿孤独着走尽秋天里生命的林径。

11

“伊斯哈格望见哈里克家一夜都没有熄灭的灯火。他一阵激动。”

看来人性未必完全泯灭。这或许是一种久违了的、是为罕见的希望弥补了以前的创伤?

哈里克和罕古丽“被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惊醒了,惊讶地睁开眼睛,互相看着对方。”

一定是耐人寻味的“惊讶”!

“天快亮了,洁净无染的大海一般的草原上钢蓝色的亮光从草原的地平线上一点一点一点一点释放。

哈里克两口子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透过“洁净无染的大海”,我隐隐看见了那“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

念想如此激烈如此深刻,以至于刻骨铭心。

“大海”的象征,是隐喻是名扬,是包容,是自由,是胸怀,是格局,是视野,是眼界,是生命最原始的开始。

小说就在这样近乎圆满的呼吸中,以“人类经验的注解”,让“漂泊的家园”,释放出“内在自我”的恒久光芒。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