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悦读】《史记·乐书》讲了什么

2021-10-16

[前言]

《史记·礼书》是八书中的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古代的音乐理论,并且对礼乐制度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什么是乐]

简单来说,音乐就是欢乐的表现(“乐者乐也”)。

具体地讲,音律的产生,来自人心的变动。而人心的变动,由外物造成。人心有感于外物而动,就形成声音;声音相互呼应,就产生变化;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就叫音律;编排音律用于娱乐,再借助武器、旗帜用于表演,就是音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产生的原因]

如果说音乐是欢乐的表现,那么创作音乐的原因,反而是为了节制欢乐(“凡作乐者,所以节乐”)。

[乐与政治]

在古人心中,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

宫声好比君主,宫声紊乱,音乐就显得荒废,君主必定放纵;商声好比大臣,商声紊乱,音乐就显得邪僻,大臣必定败坏;角声好比人民,角声紊乱,音乐就显得忧郁,人民必定怨恨;徴声好比政事,徴声紊乱,音乐就显得悲哀,政事必定繁重;羽声好比器物,羽声紊乱,音乐就显得高危,财物必定匮乏。五声如果全都紊乱,就叫“亡国之音”。

[礼与乐的对比]

在礼乐制度中,礼和乐就像一对把兄弟,和而不同。

· 音乐是为了求同,求同则人们可以相互亲近;礼仪是为了存异,存异则人们就会相互尊敬

· 音乐产生自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展现出宁静,宏大的音乐必定平易;礼仪产生于人的外在行为,因此更注重形式,盛大的礼仪必定简朴

· 乐器分钟、鼓、管、磬、羽、籥、干、戚等;礼器分簠、簋、俎、豆等

· 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屈、伸、俯、仰、聚、散、缓、急等;礼仪的表现形式有进退有礼、周屈回旋等

· 音乐是天地和顺的表现;礼仪是天地秩序的反映

· 音乐的性质是施与;利益的性质是回报

· 音乐统一人的情感,表现的是人心中不变的感情;礼仪区别人的等级,表现的是世事中不变的道理。礼仪与音乐结合,就是世事人情

·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礼仪的最高追求是顺畅

[后记]

《史记·乐书》主题虽然是音乐,但基本是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模型在讲述道理。古代真实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乐理,有什么样的乐谱,不得而知。答案或许在“六经”之一的《乐经》中,但可惜的是,《乐经》失传久矣。

——2021.10.14

相关阅读

【悦读】《史记·礼书》讲了什么

【悦读】《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讲了什么

【悦读】《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讲了什么

本文由Yan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