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砥柱人间是此峰万年永宝

2021-10-20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文物正是维系根脉的重要物质载体。中国是极富创造力的国度,自古以来,灿若繁星的“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点亮了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也留下大量珍贵文物。这些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国之瑰宝”,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透射着当今中国发展繁荣的文化密码和力量源泉。

为配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ICOM-CC 19th Triennial Conference),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近期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

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展示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展览汇集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也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在展示方式上,力求强化科研学术资源、展示技术手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展览还引入了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了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在线虚拟展示,实现展览的跨越时空、永不落幕。

展览展至8月17日。期间,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为公众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

万年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全国共有或考古出土或辗转传世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历经岁月后,有些已是满目疮痍,亟须保护修复延续生命,以期“子子孙孙万年永宝”。

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之后在通县城关收购站的协助下,找到了这件铜簋的一些残片,使全器得以复原。

复原后的西周铜簋缺盖,腹内铭文五行二十八字:“白(伯)椃虘肇乍(作)皇考剌公尊 (簋),用享用孝,萬年眉壽,畯才(在)立(位),子子孫孫永寳。”伯椃虘簋,《集韵》释“椃”木名,音“豪”,“椃虘”应为作器人名。“畯”音“俊”,指西周时期管理奴隶耕种的官员。

在展览的开端,这件来自西周的伯椃虘簋(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6厘米)被独立放置在展柜中,人们可以在绕柜参观它的同时,感受时间和技术的力量。

展览还在起始部分,列表罗列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展示当今保护修复文物的队伍阵容。

慧眼

历经岁月的文物,充满无数未解之谜。科技擦亮了索解文物奥义的慧眼,也照亮着探索古代未知世界的前行方向。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数据、一条条曲线,在形貌、结构、成分等层面,重新还原着文物的历史原貌。

汉代的敦煌悬泉麻纸(长6厘米,宽3.4厘米)出土自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现在由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帛书、石砚、毛笔等遗物,见证着帛、竹、木、纸等书写载体并存的时代。

单是纸张,悬泉置遗址就出土了460余件,其中10余张上有墨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其原料主要为大麻、苎麻、麦草、树皮,大部分纸张较厚,表面粗糙,纤维不匀,无帘纹,应为“浇纸法”所成,少部分纸张较薄,有帘纹,纤维分布均匀,应为“抄纸法”制造,有些加有滑石粉和淀粉之类的填料,使纸面平滑便于书写。

展览展示了基于宏观X射线荧光扫描技术的金元素的分析。经分析,部分出土的纸张上可以清晰看见“暗八仙”纹饰,这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用可见光和紫外线光照射,人们还可以清晰观察到纸张的剖面结构,发现粉蜡纸有着集填色、染色、涂布、描金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层结构。

距今11000年至8600年的上山文化,得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上山遗址。作为长江流域最早旷野遗址群,从一开始就出现密集的稻作证据,对探索人类走出洞穴和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实证。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初始证据。据14C测年可知,一万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丰富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是中国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遗址,以海洋贝壳为主的堆积及陶片特征表明此为一处史前贝丘遗址,生业方式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以及早期稻作农业,对中国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据14C测年可知,文化层年代均在距今8000年左右,最早的可达到8300年左右。

一件件文物,如同一个个文化符号,经过科学认知和人文求证,渐次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展览还在这一部分展示了种种科研人员在深入认识文物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再看相应揭晓的分析结果,便有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出土漆床

巧手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古代工匠秉承“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和谐造物思想,错彩镂金,制革砺石,抟土为器,攻木至精,丝竹凝美,将“土、革、木、石、金、丝、竹”等材料,制作成一件件独具东方文明特质的精美器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急需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工作者以中国文化底蕴为依托,顺应“完整、对称、均衡”的传统美学观念,结合代代相传的文物修复技艺,合理有度地借鉴西方修复体系中的理论、技术和机制,发展出适合于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使文物重获新生。

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的李倕复原冠饰及服装佩饰,此次也来到首博。冠饰及服饰配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对其分别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

通过展览中放映的视频,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复原过程,并欣赏到文物复原后的惊艳容貌。经测量,这件冠饰的冠就有约39厘米之高,修复难度可想而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的秦兵马俑,有出土自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一、二号坑的彩绘紫衣御手俑(高180厘米,宽70厘米),还有彩绘绿面跪射俑头。兵马俑表面所施明艳彩绘的底层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

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展览用视频记录下人们对兵马俑进行考古发掘和保护的过程,并将秦人制作兵马俑的技法一并介绍。

武威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创建于北凉时期,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因兴修黄羊河水库,对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搬迁,自2015 年起对馆藏天梯山石窟壁画开展保护修复。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第4窟中心柱上的胁侍菩萨壁画为重层壁画,下层绘有北凉时期胁侍菩萨(北凉壁画:长110厘米,宽75厘米),上层绘有元代胁侍菩萨(元代壁画:长106厘米,宽76厘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经过程序复杂的重层分离与修复,表层壁画、底层壁画得到分离保护,壁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留存。

清代的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高446厘米,宽282厘米)原藏于故宫乾隆花园,现在在故宫博物院内保管。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为绢本青绿设色,属清宫旧藏。符望阁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乾隆皇帝为其归政颐养所建。此贴落原为故宫符望阁内檐装饰,张贴于一层北侧西小间南墙。

透光摄影显示,背衬由小幅纸张拼接而成,显示造办处匠作对此类巨幅贴落的装裱特点。现经过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妥善修复,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已恢复本来面貌,重现华彩。修复后的贴落画面平整,画意清晰,崇山嶕峣,白云出岫,官式建筑隐现峰峦间。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出土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船棺以及数百件精美的漆器,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展览展示了一张长约3.25米,宽约1.5米,高约1.8米的战国漆床。它自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如今收藏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此漆床出土时共45个构件,其中部分构件被盗扰,饱水糟朽,结构脆弱。经过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使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得以复原。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保存较好的一处大型皇家陵园。1909年,慈禧归葬清东陵,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是慈禧入殓所着最外层服饰。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衣长132厘米,通袖长193厘米)自慈禧陵地宫出土,现在收藏于清东陵文物管理处。针对这件龙袍的保存状况和病害特点,在修复过程中采用背衬加固,即选用与待修复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衬于破损部位下方,采用相应针法将文物与背衬缝合,最大程度恢复其形制。

意匠如神变化生的古代良工,秉匠心以造物。科技有力任纵横的文物良医,化腐朽为神奇。他们都有着一双幻化万物的巧手。

复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

芳华

中国是富有创造力的国度,是传统工艺大国。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成就辉煌,体现着工匠精神和先贤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承续中华文化血脉和维护民族精神特质有特殊作用。车舆制造、彩陶烧制、丝织印染等传统工艺就是历史上的高科技,对文明形成与进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周礼·考工记》云“一器而工聚焉者车最多”,车舆是古代机械制造最高工艺水平的集大成者。自2006年开始,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及复原和复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长360厘米,宽296厘米,高180厘米),就是其中一件。基于田野考古发掘、实物解剖、文物保护、全面信息提取、科技检测分析、模拟数字复原、传统工艺研究和复原复制、展示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车辆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建立古代车辆复原和复制的完整工艺体系。展览展示了它的复原件。

人们还复原了成都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长470厘米,宽120厘米,高280厘米),并把复原件展示在展览中。中国古代织机与织造技术是中国古代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台织机模型及相关文物,是中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时期的提花机模型,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科技史的空白,是当时世界织机的最高境界。

文物是国家记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技术、科学与艺术等内涵。以文物为出发点,开展考古学、材料学、工艺美术、科技史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使传统工艺的认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深度,借此复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使绵延千年的传统工艺绽放新芳华。

永宝

环境是造成馆藏文物损坏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环境控制,降低劣化速率,对各类风险举行综合防治,是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目标。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正如《黄帝内经》提及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

基于风险管理的预防性保护是当今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馆藏文物保护从传统“抢救性”保护向现代“预防性”保护转变。目前,中国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稳定洁净”的预防性保护理念,研发了环保高效的新型植物源消毒剂,文物保护装备领域走上了文物科技与专用装备的融合之路,独具中国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文物世代永宝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展览的最后,人们与这些默默发挥作用的装备见面。它们将为人们揭开更多秘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