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钱币越大越值钱、越厚越值钱!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1-10-22

不同于小钱的分门别类、有涨有跌,大钱的涨势,是整体而言的。也就是说,几年前你要收藏了很多小钱,现在想找到值钱的版本,还得看眼力和运气,而如果收藏了一些直径较大的钱币,可以说躺着就能挣到钱。

是原本它们就很值钱吗?不一定,只是因为当下的审美趋势已经变了,“快餐式”收藏已经成为了主流。

我们常说的小钱,一般而言,就是指直径在2.6厘米以下的标准形制方孔钱,称之为“小平制钱”,也是古代铸造量最大、传世最多的品种。

而大钱,则是指“当十”或以上面值的钱币,通常此类虚值大钱一般在3.5厘米以上,有些会标明面值,如当五十、当百、当千等,没标明直接拿卡尺量过换算就行了。清代大样钱略有不同,很多直径都在2.7~3厘米左右。

总之,直径大小在各个朝代并不统一,而以前,人们关注的并不是大小轻重,而是钱币本身的稀有程度。

大约20年前,北京报国寺附近,一枚天启十一两不过在70元左右,大观折十50~60元就能淘到,南宋的端平、嘉熙等大钱都是十几块钱成串的买,咸丰当五十当百,掏出一张红票子,各个地摊随便你挑,但如今,不带个几千上万,根本淘不到品相好的。

那时候的玩家,更关注钱币本身的知名度,淘到好版的成就感。东吴大泉面值高,但有人更喜欢北周三泉的形制美感,顺天得壹很难得,但靖康元宝更稀有,大观折十固然是名誉版,但崇宁小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何况,出“名珍”的品种,小钱要比大钱机会多得多。什么太夏真兴、永光、景和、咸通玄宝、开平通宝、大蜀通宝、建炎元宝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小钱。

可现在,已经颠倒过来。一枚极美品的得壹元宝,能比同品相的靖康篆书折二贵一倍,北宋圣宋结圣、政和文政等名版,在南宋端平、嘉熙等大钱面前黯然失色,崇祯跑马固然在涨,但永远追不上天启十一两的涨幅,五帝钱各版别被开发到极致,但在咸丰大钱面前似乎就是个“弟弟”。

你要拿枚永光、景和出来,声称这是“五十名珍”,人家晒然一笑:“过时啦,同样的资金,买些大钱不香吗?名珍再有名,但在本身品貌比较丑的情况下,哪里还热门得起来。”

存世量不再是唯一评判收藏价值的标准,对于大量新入行的玩家来说,能更快上手、更迅速的积累经验,往深处说,能不用消耗更多时间的“赚快钱”,才是主流玩家所追求的。

大钱都在涨,厚钱自然不甘落后。咸平元宝饼钱制作粗糙,却也从以前的百来块很难卖,到现在一两千都能卖得掉,似乎和“品相论”相悖?

重灾区其实是清钱,除去那些本来就是名珍的宫廷厚钱、镇库钱,民间还有大量私铸的顺治、康熙、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厚重饼钱,特点是书体歪斜,不成字形,制作极粗,钱身多有磕伤痕迹。以前放地摊上都没人要,现在竟然也能拿出来卖个好几百,这应该是纯粹的“割韭菜”了。

浮躁的社会,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慢慢搞研究,小钱本来就又多又复杂,眼睛看坏了都不一定能摸出门道来。大家都很忙,谁有空天天遛鸟钓鱼研究版别呀,既然投资了,那么就奔着一个赚钱的盼头,简单上手便成了唯一要求。

这背后不仅仅是大钱、小钱的区别,更是消费至上带来的拜金主义观念,钱币收藏逐渐偏离了它本身的文化属性,浅显、虚荣、快捷占据了主流。大钱容易辨认,入门极快,带把尺子就能走天下,大家都在炒,何乐而不为?

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各朝代虚值大钱、明清大花钱的暴涨,也就显而易见的了。其实玩小钱的泉友也没必要焦虑,物极必反,当大钱被炒到大量玩家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市场便会沉淀,到时候又是一个轮回,精品版别又将回到主流的视野。

也没必要弄个“歧视链”,谁也看不起谁,研究小钱是给自己积累经验,收藏大钱也是大势所趋,与其被各种炒作带了节奏,不如继续加强自己的能力,倾尽身家跟风追捧不如看清趋势把握风向,到最后自己赚到手的才是最真实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