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陈俊宇:纽约归来,“宇”翼已成
人物档案
陈俊宇,纽约归来的青年艺术家。自幼师从名师接受全英文教学和视觉艺术训练,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被美国六大顶级艺术学院同时录取。纽约留学和游历四年,2020年5月毕业于全美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插画系,在绘画、视觉传达领域颇有建树,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创作理念。回国后设立“南京戴维一九九七艺术工作室”,成为中国(南京)科幻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关注参与艺术和公益活动,是“紫金山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发起人、爱德基金会“朱曜奎爱国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专员。
9月25日,一场题为《纽约归来——旅美青年艺术家陈俊宇艺术创作展》的画展在南京田园东方尚庄村的稼圃集·尚庄艺术酒店开幕,画展吸引了众多艺术同好,创作者陈俊宇出席了本次开幕式,为观众分享了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绘画的理解。
这次画展是陈俊宇首次个人艺术展,26幅画作完整记录了他在纽约留学4年的经历感悟。
自小习画,艺术基因仿佛刻在他的骨子里,高中毕业时被美国六大顶级艺术学院同时录取,最后选择了全美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开启了在纽约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之旅。
纽约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艺术和时尚之都,遍布各类世界顶级的艺术博览馆,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老师也大多来自于富有实践经验的艺术设计和时尚工作室,全世界艺术文化精髓和最先进的艺术创作理念在此交融,这些都为陈俊宇的绘画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灵感。
敏感的他将情绪作为绘画的基底,将每一幅画都当做作品打造,“每一幅作品都值得反复斟酌”,加之从少时便打下的扎实的绘画功底,艺术表达日臻丰满而鲜明。
陈俊宇是那种在人群中一眼就会看到的类型,高个、俊秀的样貌、独特的气质,在年轻艺术家群体中可谓十分出众。
他穿着黑色风衣,侃侃而谈。黑色——是他大多数服饰的颜色,像是他的本命色,能够轻松与任何一种颜色搭配,又可以独立之外,用他的话来说,“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
从纽约归来后,陈俊宇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用一年时间探索和思考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价值追求,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以及艺术家对社会特别是艺术教育的责任……他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也因此更加坚定。这次画展像是他的破茧重生,回望异国求学的岁月,曾经在艺术上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幼遇名师,释放天赋
对于大多数4岁的孩子,“艺术”可能还只是懵懂的一个词汇,但陈俊宇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无论平时多么活泼好动,只要给他一沓画纸,他就可以坐在那里专注地画上半天,并且在涂鸦中奇思妙想迭出。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俊宇在一个开明而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长大,钢琴也好,绘画也罢,从不参加考级,反而让他能充分自由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寻找到内心真正热爱的方向。
值得庆幸的是,自小展现极佳艺术天赋的他遇见了一位好老师——青年艺术家张宁飞。在他艺术思维尚未成形时,老师为他的绘画技巧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而在思维拓展上让他自由飞翔,这也让陈俊宇在绘画时不拘于条条框框,去“实验”无限可能。
他笑言,和张老师学习时,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他问“那老师我可以用这个色彩吗?可以不画圆的画方的吗?”老师总是笑着肯定:“可以,没问题。”
《独》
纸上铅笔 Charcoal drawing
在全世界最繁华的灯火中我并没有被剥夺自我,反而更加清醒的不断尝试与自己对话,梦境中宛如置身暗潮汹涌的水面之上,翻云覆雨天空的老翁,环境如此澎湃,一人却如此平静。
这句话也成为陈俊宇日后艺术创作时给自己的鼓励,不论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或是不同常规的尝试,他就会告诉自己“可以,没问题”。这让陈俊宇作品风格具有一种精神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只在题材、画法上的创新,更传递了思想上的高度敏锐和艺术气质的洒脱不羁。
从小他展现的不仅是艺术上的天赋,在语言天赋上也极为出众,在他学习英语口语学校的孙校长口中,初次见他才6岁,小小年纪有灵气,有勇气,很神气。他的英语口语很好,按语言水平分级的班上大多是成年人,他却敢于积极发言,毫不畏惧,甚至常常“剥夺”其他成年人的发言机会。
上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后,尽管这是一所综合学科水平在全国都拔尖的名校,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我发现对其他任何学科的热爱都抵不过我对美术的热爱”。成为艺术家的信念在陈俊宇心中越发坚定,他决定要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并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有了目标,他更加努力,高中毕业后,他被美国六大顶级艺术学院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以时尚和艺术蜚声全球的帕森斯设计学院,前往纽约。
深邃眼眸下的《纽约之眼》
在去之前,纽约给陈俊宇的印象更多的是繁华、时尚、先锋,每年会有许多现代艺术理念在那里诞生。而生活一段时间后,他更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种族的人们聚集于此,不同的艺术理念、艺术创作,各式各样的美术馆、博物馆,呈现出城市艺术的多元化。
陈俊宇醉心于这样的包容性中,艺术本身就是一门不设限的学科,接触的艺术风格越多,眼界越开阔,为他作品带来的可能性也越多。
身处时尚之都,将艺术与时尚两者相结合得很自然,而他就读的帕森斯设计学院更是以时尚设计闻名世界,他最热爱的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也是该校校友,许多理念影响着他的艺术思想:敢于发出和大众不同的声音,一件好的服装值得穿5年甚至10年,一件好的作品、艺术品也应该可以被反复斟酌和回味。
《纽约之眼》
纸上色粉 pastel pencil on paper
初来纽约,镜面碎片为记忆的分割,一年的所见所闻跃然纸上,一人一城的生活是对纽约第一年最好的概括,此刻首次体验到无人问津的孤独,深邃的眼眸下隐藏着无人知晓的心境。
细心雕琢每一幅作品,让其成为经典,陈俊宇一直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在画展中有一幅作品名为《纽约之眼》,是他大一时的期末作业,后被收藏者孟虹所收藏。“首先震撼我的是他大胆的构思和出奇的想象力,这在他同龄人中极为罕见,这幅画的构图与色彩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孟虹聊起见到这幅画时的强烈感受。
而他自己则留下这样的记录——初来纽约,镜面碎片为记忆的分割,一年的所见所闻跃然纸上,一人一城的生活是对纽约第一年最好的概括,此刻首次体验到无人问津的孤独,深邃的眼眸下隐藏着无人知晓的心境。
在纽约,他感受到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而在这份孤独的情感推动下,他开始思考,这些对世界、人性的思考也成为了他之后许多画作的灵感。
在喧嚣中学会孤独
纽约时代广场在纽约曼哈顿最为繁华的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人流穿梭,帕森斯设计学院就在不远的第五大道。
每当陈俊宇站在时代广场上看着闪烁的电子大屏幕,车水马龙的街道,他就会产生奇异的割裂感:一面是繁华的城市,另一面是热闹后独自一人的孤独。“我身处在这个空间中,这样的环境与我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世界瞬息万变,而我与之格格不入。”
陈俊宇的孤独并不是呈现在外在,他在同学和朋友眼里是个开朗幽默甚至很逗的人,生活中他并不特立独行,将自己孤立于人群之外,身边有许多朋友。
在纽约他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课余时间与朋友到各处游玩,品尝美食,畅谈人生。然而,能聊艺术感受、艺术理解的朋友却凤毛麟角。慢慢地,他成为一位聆听者,而非讲述者,聆听的还大多是与艺术无关的话题。
面对这样的情绪冲击,刚开始陈俊宇有点无所适从,除了初至纽约的新鲜感缓解了这部分的无力感,之后有近两年的时间,他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中,不知如何挣脱。
或许品味孤独是许多艺术家成长的必经之路,如他的偶像梵高所说:“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