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镇|这座22万人的江苏小镇,承包了全球1/3的小提琴
在中国,总有一些小镇让人啧啧称奇。低调又不起眼的ta们,或许不为人所知,却蕴含着令人大跌眼镜的无穷魅力。这些神奇小镇究竟“神”在何方,“奇”在哪里?坐稳扶好,搜城君这就带你去探秘“独一份”的ta们!
坐落于江苏南北相通的门户泰州,有自古肥沃的苏中平原打底,又因“北分淮委,南接江潮”之便,岁月静好的黄桥镇已走过千年历史。
小桥流水相接,青砖古井遍地,你可以想象黄桥作为江南水乡的样子,可你想象不到的是,这座极具东方韵味的古朴小镇,居然生产着供应90多个国家的小提琴。
处处闻琴音的“东方克雷蒙娜”
首先,让我们从一组数据感受黄桥的实绩:
“这里年均生产提琴70万把,吉他120万套,各类乐器配件100多万套。占国内市场的70%,世界市场的30%以上。”
也就是说,10把小提琴,从国内看,有7把是产自这里。放眼全球,也至少有3把带着黄桥的印迹。
1968年,从上海提琴厂返乡的工人在这里建起了生产琴头和弓杆的作坊。在与刻刀、木头常年相伴的过程中,原本只负责为上海提琴厂供应配件的工人们也逐渐习得了制琴的全部工艺。
从一块平平无奇的木料,到拉出第一声华丽的音响,一把提琴要经历刨板、刷漆、磨水砂等共计197道工序,需要综合桥梁学、力学、声学、几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在周而复始的手工劳作中,黄桥飞出了享誉全球的凤灵牌小提琴,也培养了数十名仅凭一双巧手、就能让演奏大师们交付信任的制琴师。
单价不过小几百人民币的练习琴,以高性价比的姿态迅速占领了欧洲市场;而精工细作,最熟练的技师一年也只能完成四把的手工定制琴,却征服了全球艺术家们挑剔的耳朵。
不懂外语的小提琴制作者们,甚至可以仅仅依靠翻译软件吃透四五本外文著作,只为解决一道世界上从未有人解决过的难题——如何把一把小提琴的音色,嫁接到另一把造型截然不同的琴身上。
最后,善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黄桥制琴师,通过细细打磨雕刻,硬是在一块通常只能做出3个尺寸的音板上做出了700个尺寸,这意味着一块小小的提琴面板,每平方厘米的木材都拥有了不同的厚度。
一座人口不过22万的城镇,有七分之一的人正在从事乐器制作。这里大小散落着两百多家琴厂,随处都能找到与提琴有关的元素。
其中最让人震撼的是一座高三层的大型建筑。从天空俯瞰,它就像一把巨大的提琴,静卧在曲声悠扬的园区内。普鲁士蓝的墙体上,镶嵌着一扇扇提琴状的小窗户。与此相似的是,在新城,一座形似小提琴、占地四百亩的音乐生态湖,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黄桥人不止善于制琴,也在世代的浸染中培养了一身的艺术细胞。走在黄桥,就像迈进了一场沉浸式的音乐会。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时有悠扬的琴声传出;不管是拿锄头的农人还是拿课本的学生,人人都能即兴拉上一两首曲目。
从黄桥走向世界的,不止有小提琴、大提琴,还有贝斯、吉他、尤克里里甚至钢琴。这座中国提琴之都,也因此成为“东方克雷蒙娜”。
萦绕着烧饼香的千年古镇
黄桥的神奇,在于它有阳春白雪的乐器皇后,也有下里巴人的芝麻烧饼。
在挂名“东方克雷蒙娜”之前,黄桥的上一任代言者,还是体积感人、份量扎实的黄桥烧饼。
和制作小提琴一样,黄桥人的一颗匠心,也灌注在了一张张造型质朴的烧饼中。
油酥和成的剂子,可以包入火腿、葱油、肉松、桂花、桔饼等咸甜适口、多达数十种类的馅料。贴在中空的炉壁上,烤至两面金黄,最后撒上芝麻。趁热吃上一口,便有了唇齿留香的满足。
如今香飘全城、三两口就能进肚的黄桥烧饼,其原始形态是重达三斤的“涨烧饼”。之所以称之为“涨”,是因为做饼的面团需要用酵母发酵数十个小时。发酵好的面团在文火和不断加入的油水慢烧下,需要经历两小时才能熟透,一张烧饼所凝结的不止匠心,还有耐心。
黄桥烧饼的背后,也藏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1940年10月,苏中地区新四军为保卫抗日根据地, 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击。为了不让新四军战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勤劳勇敢的黄桥乡民们搬出来舍不得吃的米面,连夜赶制方便储存的烧饼做军粮。城内的12家磨坊,60只烧饼炉不分昼夜地运转着。烧饼做好,就由勇敢的黄桥村民冒着敌方的枪林弹雨送往前线。
正是这样牢固的军民情谊,让只有7000人的新四军战胜了30000人国民党顽固派,得以顺利转移。 新四军以少胜多, 取得大胜。
而黄桥人无畏进取的精神,也延续至今。
曾经黄桥小提琴只是低端的代名词,为了闯进高端市场,以凤灵乐器厂为首的黄桥企业,拆了不知道多少把意大利的进口琴,仔细研究着小到音柱马桥、大到琴头面板的种种细节。甚至不远万里背回一截产自美国拉什莫尔山脉、需要七人合抱的巨松原木。这是制作提琴面板的顶级用料,也是黄桥乐器走向顶级的决心所在。
提琴和烧饼,是黄桥精神的产物。可闻名遐迩的提琴和烧饼,却常常让人忘记,黄桥也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光阴沉淀的古镇。
“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的黄桥,因为占据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抗金时,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此驻兵洗马,现黄桥商业大厦门前的碧云亭里仍保留着当年扎营的旗杆。
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古城内矗立着29座圈门,是黄桥历朝历代战火硝烟的见证。走出了“四进士、十举人、三百秀才”的江北第一祠——何氏宗祠,诉说着黄桥才子辈出的人文风采。
不同于粉墙黛瓦的江南风情,分布于黄桥古镇的两千余座明清建筑,多用青石青砖筑成。它们让这座融贯中西的爱乐之城,自带一种深沉的青灰色。
走在这样的黄桥,心跳都慢了下来。慢慢就明白了,为什么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依旧会有人用两小时来烧一张饼,用一年的时间来做一把琴。
图片来源:智慧泰兴公众号
更多阅读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