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能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吗
书法能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吗?
答案是否定的。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可见书法创作不可能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即使贵为书圣的王羲之也不能免俗,王献之亦然。
编辑
钟繇的楷书
编辑
卫夫人的楷书
编辑
王羲之的楷书
编辑
谢安行书
编辑
谢安行书
编辑
王羲之行书
编辑
王羲之草书
编辑
王羲之的草书
编辑
王导草书
编辑
王献之草书
一眼望去,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的楷书,谢安、王羲之的行书,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他们的气息风格的相似度极高,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写得质朴、潇洒、自然,人们把这种风格称之为“魏晋风度”。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有师承关系,书法风格相近的必然的。
是的,正是由于他们大体是同时代的人,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书风相互影响,无意中形成了相近的书风;即使没有师承关系,在法帖匮乏、书札相互往來的古代,在书信酬答的时代,书风通过手札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正是由于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书风(或者说是时风),所以,在书画鉴定中,风格才成了断代的基本依据之一。
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在细节上尽管千差万别,但还是跳不出魏晋书风。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 元明尚“态”就是后人对古人书风(时风)的总结。
智永楷书与张黑女墓志
编辑
《张黑女墓志》
编辑
智永千字文
智永的楷书和稍早于它的《张黑女墓志》虽然一为墨迹,一为碑刻,但在结字和风格极为相近。但《张黑女墓志》属于魏碑系列,智永书法属于二王正脉,难道是智永和尚师法《张黑女墓志》的作者吗?肯定没有这回事,只能说是时风使然,南北书风相互影响所致,这恰恰说明书风(时风)存在的客观性。
王羲之也好,智永也罢,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从钟繇到王羲之到智永,我们只能说:他们的书法是既具有时代风范,又传承了古人书法精华的出类拔萃者,这就是孙过庭总结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编辑
王铎书法
编辑
编辑
倪元璐书法
编辑
黄道周书法
明代的王铎一生吃着二王的饭,把二王的尺牍小品拓展成了丈二巨制,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既不乖古,又不乖时,既顺时风,又保持了古意。王铎、傅山、张瑞图、倪元璐,都擅书巨幅立轴,他们用笔纵横跳荡,都追求巨幅书法作品的视觉效果,都夸张了用笔的动感,减弱了手札小品的文雅性,这也是时风。
明清读书人大多擅长一笔馆阁体,这还是时风。
怎么一论到今人书法,时风就成了贬义词呢?
当然,一味的沉溺于时风不能自拔,书法格调就会庸俗不堪。所以古往今来的书法家,为了尽量摆脱时风,都拼命的师法古人(忌讳取法时人);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既一辈子带着时风书写,又一辈子在想方设法的以求摆脱时风;这就是学书法古与今的辩证法。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时风”二字否定他人的书法,也不能沉溺于时风不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