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非虚构纪实为何流行?

2021-11-22

今年新出的四本纪实作品:《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私立小学闯关记: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同属“理想国纪实”丛书。四位作者分别是美国专职作家阿莉莎·夸特、日本记者槙原久美子、美国记者芭芭拉·艾伦瑞克、英国传播学学者沙尼·奥加德。

丛书选题鲜明,围绕着现代人的家庭、教育、职场展开,这些都是每个人关心的、安身立命的所在。作者本人都有经历,又有着作为记者、学者的敏锐观察,所以这些书无一例外地,都由作者的个体经验切入,牵连起相似的众多个案,最后呈现为群体性、普遍性的社会现象。

关心非虚构纪实作品的读者,看到这些书名,可能就会有种熟悉感,近些年来,类似的书籍其实非常多。最知名的,就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纪实”系列:《女性贫困》、《工作漂流》、《老后破产》、《无缘社会》、《穷忙》……我们很容易感觉“理想国纪实”与“译文纪实”的定位有相似之处。

究其原因,首先,当然是开辟这一领域的“译文纪实”的成功,引起了同业的模仿。事实上,博集天卷、活字文化、中信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甚至老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有这类接近的非虚构作品,只不过较为分散而已。

其次,最重要的,正如前面提及的,它们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夹缝生存》描写了美国中产家庭所面临的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和自我认知的困境。中产家庭拼命向前奔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却发现自己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圈子里,甚至进入了下坠的漩涡。这个圈子庞大而充满多样性,其中包括律师、教授、教师和医生等高学历劳动者。《私立小学闯关记》讲述了日本的单身母亲把孩子送进高级私立小学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雨后春笋般的补习班和辅导班,昂贵的补习费,即使入校了,父母们仍然很不轻松,家长必须熟悉学校下发的文件资料,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就孩子的学业情况与老师时刻保持联系,还要让孩子克服厌学的情绪,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呈现了一幕幕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场景:勤勤恳恳为公司奉献精力、终日加班、随时待命、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尽管如此,对于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为职场的痼疾。失业白领重返岗位之路举步维艰,失业越久,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就越小,重新获得一份体面工作的机会是那么渺茫。《回归家庭?》一书的英国作者通过民族志的深度访谈路径,倾听都市离职后进入家庭担当全职主妇的妇女心声,感受高学历离职妈妈这个群体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家庭内部的压力、经济结构以及就业常态的限制。

在这些外国非虚构纪实作品的带动下,我们本土的纪实作品逐渐涌现,比如,袁凌、陈年喜等人。陈年喜的矿工作品呈现了底层打工者的真实生存状态,是一种个体的经验写作,真实的情感非常动人,可惜视域略显狭窄。袁凌的作品写作技巧高于陈年喜,但是袁凌似乎过于注重文学性的表达,有时候会略显刻意和造作,无形中削减了纪实的力量感。

这些作品让读者看到,我们并不是不够努力,有时是社会机制的运行在某些环节上出了问题。个体的声音正在渐渐聚集,推动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是困难的,比如,“家庭主妇”的问题,南京大学出版社去年引进的《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英文原版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半个世纪后,它仍然能引起热议,这种情况本身就很能说明一定问题。这套纪实丛书的四位作者都是女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女性的觉醒,女性对自身处境、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正在缓慢地,然而坚定地呼吁“她们”被看见。

但非虚构纪实的流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题雷同。《女性贫困》、《东京贫困女子》、《日本贫困女子》、《最贫困女子》……你能分得清它们的区别吗?可以说,几乎没啥大的区别。还比如,这类写作都偏于口述访谈汇总,是现象类的呈现,大多缺乏建设性的策略,或者说,作者们都清楚,很难提出建设性的策略,所以,它们也可能引发更深层的焦虑:是的,是的,我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存在的,可是,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写作可以成为武器,至少标枪已经投掷出去了,它们还在空中飞……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