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羲之题字带货、苏轼作诗打广告……看看古代名人带货哪家强?

Image 2020-06-01

近日,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走进电商直播间,为当地平阴玫瑰鲜花饼代言带货,反映了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情怀。而在上海,区长直播带货,推销当地的特色产品,也成为新鲜话题。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各地官员也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农特产代言、帮农民带货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这表明重视三农工作,已经成为共识。在古代,同样也有许多名人和官员替农民代言带货,他们的做法非常巧妙独到,今天读来也很受启发。

明星纷纷为农特产带货

王羲之、苏轼

为困难百姓代言

在古代一些名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为百姓代言,晋代的王羲之和宋代的苏轼就是突出的代表。

王羲之

屈指先数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以自己的书法为贫困群众代言广告。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就行了。”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王羲之不仅没有收费,反而用自己的书法帮老婆婆渡过了难关,其人生境界非同一般。

苏轼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据南宋庄绰《鸡肋编》载:当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恰遇一个卖馓子的老妇人因为生意不好而发愁。苏轼同情老妇人的境况,欣然挥笔为老妇人作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以准确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把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刻画出来,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老妇人得到这四句诗,就把它贴到门上,这还真成了活广告,老妇人的馓子店马上顾客盈门,收入倍增,一家人的温饱解决了。能够主动用诗歌为百姓代言广告,恐怕苏轼算第一人吧。

夏侯孜、申时行

实物代言效果好

古代名人的代言,还在于名人官员通过展示实物来达到广告的目的。

白居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庆年间(821-824年)曾有《新制布裘》一诗写道:“桂布白似雪,吴锦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其中的桂布,即桂管布,因产于岭南桂管地区而得名。桂管是唐朝的行政区,在当时属于偏远地区。当地盛产的桂管布,应该就是今天的木棉布,这种产于广西的桂布,却被在杭州的白居易写进诗歌,说明棉布已广传中原地区,成为唐代一种普遍的纺织品了。

而有记载,唐文宗时的左拾遗夏侯孜曾穿着桂管布衣服,为其代言的故事。夏侯孜,唐代宰相,亳州谯人,曾担任过婺州剌史、绛州刺史等职。宣宗时,由兵部侍郎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懿宗登基后,担任司空,后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在《玉泉子》中记载,左拾遗夏侯孜“常着桂管布衫朝谒”,就是说他常穿着用桂管布做的粗布衣服上朝,文宗就问他怎么穿着这么粗糙的衣衫,夏侯孜却说:“桂管产此布,厚可以御寒”,桂管产的这种布,因为粗糙比较厚,可以御寒。这位文宗皇帝也很可爱,于是“亦效着桂管布,满朝皆仿之,此布为之骤贵也。”你别说,上行下效,皇帝都穿桂管布,大臣们还能不跟风,于是,桂管布就在京城热销了,夏侯孜这一举动无疑给桂管布在京城做了一个很好的代言广告,使当地百姓再也不愁销路,因此收入大大增加。

可见,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正是这个史料的生动记载,而唐宰相夏侯孜穿着桂管布产生的代言效应,令今人也为之赞叹,毕竟那时作为当朝的大官,能够身着粗布衣服,的确难能可贵。而他具有创造性的举动,可看为有史以来从政者最早为民代言和带货的官员。

到了明代,有一位退休的宰相叫申时行,他回到家乡,继续为乡亲们代言做实事。据《明代人物轶事》载:万历十九年(1591年),素有政务宽大,世称长者的宰相申时行退休回乡下老家定居,因需要扩修府第,想把周围邻居的房子买过来。邻居大都搬迁了,可是其中一个做梳篦买卖的小工匠不买账,坚决不愿出售他的两间破房子,申府的扩建计划因此而受阻。无奈之下,申府管家想拿出宰相的威势,让官府出面,以官价强行征收。

这个申时行做了一辈子官,虽然有人给他作对不好看,可是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大动干戈,也会惹得乡邻笑话。面对不对称的对手,申时行没有动硬,而是心生一计,就对家人说:“不能这样仗势欺人啊!我已经有了‘锦囊妙计’,姑且等他三年,到时不用去找他,他自己也会上门求咱们收购的。你们等着瞧吧!”

大家将信将疑,这事就这么撂下了。从此以后,这位退休相国过起了休闲日子。不过,奇怪的是申时行竟然叫家人去工匠家买来几把梳子,放在自己身边;这还不说,每当客人来拜访的时候,他便拿出梳子一边梳理头发,一边对客人称道这梳子的好处,这不是给对手做广告吗?果然,下面的官绅士人,纷纷效法,都一个接着一个去买工匠的梳子,工匠的生意日渐红火。

两年后,做梳篦的工匠生意越做越大,而且发了财。这时,工匠越来越感觉着自己的房子偏僻、破旧又狭窄,和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不相称了。想来想去,工匠果然亲自登门,请求把房子卖给申府,好自己再另建新居。到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宰相这是帮钉子户做广告壮大生意,达到了拆迁的目的。

申时行通过用实物为邻居做广告,解决难题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处理棘手问题的智慧。

包拯、林召棠

代言有妙招

在古代,还有一些官员和名人,他们在为百姓代言中,能够立足实际,突出了创造性,代言效果也是很好。

大家都知道宋代清官包拯办过的一起割牛舌案,既体现了包拯的破案智慧,也体现了包拯的重农情怀。除此之外,包拯还办了许多为农民解难题的案子,为了百姓利益,同时也让百姓的产品得以扬名。

包拯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初年的一天,包拯正在公堂理政,一个农村老妇前来告状,说她家住在城南五里河河畔,无儿无女,全靠种植两亩茄子为生。近来,茄子连连被盗,请官府捉拿盗贼为民除害。包拯听了老妇人的诉说,很是同情,心想:草不除,苗不长;贼不捉,民不安。他思索后接过了老妇人的状子,并嘱咐她几句让她先回家。

第二天一早,集市上来了几个衙役,他们把所有卖茄子的叫到一起,逐个担子精选细看,最后选中三担,命卖茄子的人挑进衙门。三个卖茄子的人挑着茄子担子来到大堂上,见包拯威风凛凛,心中不免暗自吃惊。包拯问道:“你们三个家住何处?所卖茄子是贩来的还是自己种的?”听说包大人审问盗茄案,好多百姓都赶到县衙看热闹。

三个卖茄子的连忙跪下同声禀报:“小人都住在城南五里河河畔,茄子是自家种的。”包拯又问:“你们种的茄子,可曾留下什么记号?”一句话问得三个卖茄子的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解释道:“茄子都是紫色的,摘下便卖,没留什么记号。”

包拯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大胆盗贼,还不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三个卖茄子的以为包拯只是吓唬他们,所以再三说茄子不是偷的,是自己种的。

包拯命衙役把老妇人带上堂,问道:“你家茄子可有记号?”老妇人说:“我家的茄子柄上扎有三个小洞眼。”包拯又叫卖茄子的仔细去看,果然都有扎洞。在人证、物证面前,三个卖茄子的只好低头认罪。原来,包拯在头天晚上就命衙役悄悄溜进老妇人的茄园,在每个茄子上扎了洞。今天带老妇人上堂时,便把做记号的事告诉了老妇人。

通过这个案子,包拯不仅为老妇人抓到了案犯,同时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为其茄子做了一个很好的代言广告,从此老妇人再也不愁销路。

在清代,还有一个新科状元题词为发小代言助其致富的故事,更是体现了状元的智慧。据《广东历代状元》载: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林召棠,衣锦还乡广东吴川。他的发小开了个粥店,生意冷冷清清,陷入困境。林召棠专门带了礼物,前往看望,想帮助发小一把。正巧,发小的妻子请他给题个店名。林召堂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了“弓弓店”两个大字,落款写上“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召棠题”。发小夫妇非常高兴,马上请人制成大匾,在店门上方悬挂起来。过往行人见是状元亲题,纷纷赶来观看欣赏。状元书法娟秀遒劲,每个字都十分有力,就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剩下两个弓字,岂不成了别字。一时间状元写别字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品头论足。此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欣赏了字都顺便进店,买上一碗凉粥喝。发小的粥店一下子就火了。仅一个月下来就赚下了过去一年才赚到的钱。后来状元才告诉他们:“我那次题字‘粥’字中间的米字是故意漏掉的。而且正是因为没有‘米’,你们店里的‘米’才多起来嘛。”林状元的代言真是代到了点子上,文化也是生产力呀!

作者 | 刘永加

来源 | 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