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无论在哪,都有诗意:这群90后的诗人“云端”开诗会

2020-07-16

在《诗刊》社编辑、诗人丁鹏主持下,90后诗人畅聊诗歌

日前,在由《诗刊》社主办的“首届90后诗歌云端峰会”直播上,马骥文、赵琳、火棠等16位90后诗人围绕“三十而立: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与诗歌”,畅谈各自生活现状、诗人身份的确立、对同代人的反思等话题。近3个小时的直播,让更多人打破了对新时代诗人的偏见,看到了朝气蓬勃的诗歌氛围。

年轻人本身更适合写诗

作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对年轻诗人的关注从未间断,对他而言,青年人的内心充满浪漫和幻想,更适合写诗。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

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交流诗歌文化,《诗刊》社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首届90后诗歌云端峰会”,李少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之所以针对年轻诗人群体,是考虑到他们对直播、网络、云端比较感兴趣,“为了完整呈现90后诗人的态度,我们选择了公安人员、快递员、志愿者、老师等不同职位,他们也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这才能呈现朝气蓬勃的诗歌形象,也是一代人的形象。”

李少君认为,现在的中国诗歌文化,有再次复兴的趋势,比如疫情期间,中日通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互相来往,成都正在打造的诗歌之城也随处可见诗人的印记,“这样的氛围就像是盛唐时期,诗歌飞入寻常百姓家,樵夫和渔夫相见,用诗歌互相问候。”李少君认为,现在年轻一代诗人应该积极参与推动中国诗歌文化复兴,反映出时代精神。

通过3个小时了解完16名90后诗人的想法,60后诗人李少君很羡慕,“他们起点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就教育这一块而言,比前几代人都要强。”同时,他认为90后诗人也存在一定缺陷,“社会生活体验不够,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当他们有了更多社会实践、人生磨练,一定会产生很多新的诗篇。”

90后诗人们眼中的诗歌

《唯一与感知者》是清华大学在读博士马骥文出版的诗集,收录了他2017年以前所写的诗。他今年刚好30岁,来到三十而立的关口,反观此前的诗歌,马骥文觉得他现在的写作可能更加注重诗的具体性、深邃感和当代性,他希望将思想、事物、情感和技艺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试图把当代的各种元素更多地纳入到写作之中。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90后诗人的写作与前几代诗人相比要更加多元、活跃、先锋、具有未来性,对诗歌认知比较深刻和直接,文本实践也已达到相当高度,值得人们瞩目和期待。

赵琳

“我理解的诗不是文字和符号,而更像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95后诗人火棠认为,年轻诗人的共性是崭新、尝试和探索,因为没有风格的限制,便有无限可能。火棠认为不是为了写诗而生活,而是为了生活本身而生活。对于是否需要走进自然才能体验更多,他觉得有些人不管怎么都会行走,有些人行走后没有结果。“新时代,在美食、电视剧同样有诗的身影,享受生活本身,无论在哪,都能有诗意。”

火棠通过支教感受生活。2018年9月,他到了云南大山深处支教。过程中,他用特别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他曾停止上课,和学生一起观看明月的变化,也曾花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学生观察晚霞,用诗歌、图画等来记录。“这些事让我面向诗的面孔开始变得幸福而自由,而不再是忧伤和痛苦。”

书写自我与大我的青春华章

对于很多诗人前辈而言,在生活物质丰富的今天,诗歌创作少了很多时代性和深刻性,但对于90后诗人来说,他们所认为的诗歌的“深刻”是什么呢?

“我们需要走出这样两个认识误区。”马骥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是生活艰辛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不能将其作为某一代际人群的整体特征。二是认为苦难生活必然会造就出深刻的诗,这是对诗以及诗与生活之间关系的两重误解。“在关于90后诗人的众多指摘中,有一条是他们缺乏深刻的诗。但只要用心去阅读他们中一些佼佼者的诗,就不会得出这种简单粗暴的结论。”马骥文认为,诗的深刻不是生活苦难的必然结果,它源于诗人对生活的理解、语言转化机制的有效掌握和自身心智的成熟。

在这16位90后诗人的对谈中也可以看出,在物质条件充足的今天,仍旧需要用贴近大地的身姿去尝试走近现实,倾听时代脉搏。今年疫情发生后,无数90后成为“逆行者”,肩负起责任,书写着属于自我与大我的青春华章。

红星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