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贺进篆书新作选一:团扇十品

2020-08-06

讲规矩

文/贺进

应该有十几年了,我把学习的精力放在了小篆这一方向上。

从秦、汉到唐、宋,乃至清代的小篆,都是我不断去汲取的对象,尤其是秦至唐这一时期的所谓“铁线篆”是我研习的方向。

人们一直对“铁线篆”的认识似乎都停留在最基础的认知,因此很多人会把“铁线篆”当成线的基础训练来对待,对于学习篆书的群体来说,更多人相信“篆书对行草书的线质提升有帮助”,所以对于篆书的学习似乎也仅仅是线的训练。

有一些朋友问我同一个问题,“铁线篆”与“玉箸篆”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我也实在搞不懂他俩有何区别,可能都是“线若游丝”吧?我们去看王澍、王福厂的篆书,到底是属于“铁线篆”还是“玉箸篆”呢?

也有朋友问,小篆除了结构对称还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问题似乎更让人无语,我说篆书尤其是“铁线篆”同样存在着行草书所体现出来的错落、大小、疏密等结构关系,你信吗?我说《峄山碑》的结构不仅仅是对称你信吗?我说小篆的结构特征是“对称基础之上的不对称再回归对称”,你信吗?

因为对“铁线篆”投入的精力太多,导致我对她充满了深深的爱意?。因此,我特别欢喜有那么多朋友与我在这条路上行走着。

话说回来,“铁线篆”又是极讲“规矩”的书体之一,她不允许随意去更改某一点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们去临摹《峄山碑》《三坟记》《谦卦碑》等“铁线篆”的时候,你不能轻易去动某一笔画,因为你若改变了线的方向、位置等,那么相应的其他笔画也要随之变动。诚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在临摹的时候需要发现“规律”然后重组一个新的“规矩”出来。

我在这么多年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规矩对于“铁线篆”有多重要,尤其是重组“规矩”是更难的。

我不排斥任何学习对象,古今风格都会涉及,因此我习惯了在我的篆书中加入行草书的节奏、结构、隶书中的翻折用笔、篆书结构的整合等,力求在我的作品中加入更多的多风格的体现。

“篆书的结构就是设计”,我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很显然这是“空间至上”的表达,对于篆书的创作来说,空间的表达是需要设计的,不是自我生发的胡编乱造,而是借助各种临摹对象进行整合与变通、这也就是重组“规矩”的过程。

从现在来说,不满足是常态,因为对于某些“规矩”自己还是不满意,但是总归会有一个努力前进的方向,即使很多人看到我的篆书还是认为“好看”。

释文: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款识:左宗棠题无锡梅园之佳联耳。庚子岁夏,借堂贺进于见山楼。

印文:菩提 贺进 借堂

释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丝竹金石藐焉寡俦。

款识:王福厂先生曾书联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丝竹金石藐焉寡俦。此联为福厂先生得意之作,吾亦取唐人法重造之。庚子六月自苏州购扇数把,余以团之形书此。贺进于见山窗。

印文:借堂 贺进

释文:《临河集序》。

款识:庚子六月,贺进之。

印文:贺进 借堂

释文:读书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娱。

款识: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旧话看几许星祒露冕从海上南来。此十六字长联。时庚子六月嘉日,贺进于见山晴窗。

印文:安康 佛像印 贺进

释文: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款识: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庚子新夏 贺进书之。

印文:宜子孙 贺进 借堂

释文: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

款识: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此为佛家之佳句。庚子夏,贺进篆之。

印文:借堂

释文:我真鱼鸟家,尽室营扁舟。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

款识:庚子六月伏中,贺进并草于见山楼。

印文:菩提 贺进

释文: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款识:伯虎诗《秋风纨扇图》。岁次庚子六月,时伏月正寝书此扇清凉。贺进篆之。

印文:佛像印 贺进

释文:寿如金石嘉且好兮。

印文:菩提 贺进

释文: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花。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款识:庚子六月伏,贺进。

印文:贺进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