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到宋词,古代文人为何如此“喜新厌旧”?
唐风宋韵贯古今,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人写尽了诗,宋人作尽了词,这是后世之人对于唐诗宋词的一贯评价。
古诗的辉煌从盛唐开始,绵延数百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然而到了宋代,另外一种文体,则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辉煌篇章,甚至在那个时期掩盖了唐诗的光芒。
这种文体就是宋词,宋代许多文人在这方面表现的无疑非常“喜新厌旧”,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宋词的创作当中,从而冷落了辉煌了数百年的古诗。
不过对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而言,这种喜新厌旧的态度,却发挥出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力,以及强大的推动力。
与其在内容上纠结,倒不如在形式上突破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对于唐朝以后的文人来说,唐代的那些大诗人们,在古诗上的造诣已经登峰造极。
从初唐到中唐,再到晚唐,300多年的时间里,涌现了太多杰出的诗人,从卢、杨、王、骆到李、杜、王、孟,再到后来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以及晚期的杜牧、李商隐等等。
这些诗人都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作,在诗歌领域拥有着非同寻常的造诣。同时也将唐诗的风格推向了多样化,大大丰富了这种体裁中的内容,从而也使得唐诗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然而唐诗的辉煌,却也给后世文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这些文学界中的“后浪”们难以推陈出新,几乎推不动前人留下的辉煌烙印。
尤其是五代时期和宋代的那些文人,面对浩瀚如海的唐诗,更是难以展现出自己的锋芒。
但是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界上的办法总是要比困难多。
既然唐诗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传世名作也一篇接着一篇,成为了一种非常成熟的体系,很难再有新的发展空间。那么何不另开山门,自成一派呢?
与其在饱和的状态下苦苦吟哦,倒不如去探索另一种体裁,打造出一片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文学领域——词。
唐朝虽然是传统文化的盛世,但是其主流文体一直都是古诗或者骈文,“词”这种作为后起之秀的文体,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尽管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认为,被誉为百代词宗的《菩萨蛮》是出自诗仙李白之手,不过这种说法却也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也有很多人认为,《菩萨蛮》是后人托李白之名所作。
而且胡适也在《词的启源》中提到,“依曲拍为句”之词,应该是始于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和白居易二人。
也就是说,词这种文体是在中唐时期才开始逐步崭露头角,进入文人们的世界当中。然而在当时,这种文体其实很难拿上正规的台面,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学作品,地位还远远无法与诗相比。
如《旧唐书·文苑传》中就有对于词人温庭筠的评价:
“庭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由此可见,词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并不高,甚至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的意思。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种文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唐人对其的轻视,给后来的文人留下了一片文学上的空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