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辛弃疾的一首冷门《满江红》,开头四个字就惊艳无比,乱人心绪

2021-06-02

#每天一首古诗词#

《满江红》这个词牌大家都不陌生,民族英雄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传唱大江南北,振奋无数抗金志士。千百年来,这首词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之魂,碧血丹心英雄忠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

也正得益于岳飞此词,《满江红》这个词牌方才广为人知,盛行于南宋词坛。其实《满江红》词牌在北宋就已创调,此调多用三言、四言,节奏短促、音调高昂,有激越之感,因而北宋少有填词者。

而到了南宋,《满江红》却是深受豪放派词人所青睐。比如词中之龙辛弃疾,一生传词六百余首,就有四十多首《满江红》。狗子曾向大家推荐过的《满江红·点火樱桃》就是其中一首佳作。

而且辛弃疾还别出心裁,以《满江红》此调写婉约词,虽然比较冷门,却也颇为动人。且来欣赏辛弃疾的这首冷门《满江红》:

满江红

南宋·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这是一首闺怨词,不仅低徊婉约,而且与辛弃疾其他词作不同的是,这首词通篇只用了一个人人皆知的典故,几乎算是没有用典,大不同于其“掉书袋”的词风。

此词开头第一句就极为惊艳:“敲碎离愁”,满怀的离愁别绪像要被“风摇翠竹”声敲碎心肠一般,真个惊艳之余也乱人心绪。

后数句直白描写闺中少妇自夫君离去后相思断肠的场景:“吹箫声断,倚楼人独”!这也是全词唯一一处使用典故:萧史吹箫的典故。吹箫声断,即暗喻夫君离去。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紧随“倚楼”而来,描写倚楼所见的风景,满目风景烘托不堪的离情。上阕结尾“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通过一个特殊的细节描写,将少妇的满怀离情刻画得更加深入感人。

下阕换片围绕“一纸寄来书”写来,既是夫君对闺中少妇的情意,也是少妇对离人夫君的相思。对信怀人,不禁“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将闺中情怨嗔怪到垂杨、芳草之上,形象地表现出少妇盼望夫君归来、望眼欲穿的情景。结尾“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照应“倚楼”之事,黄昏月影、独倚望夫写尽这“最苦”的离愁相思情!

众所周知,辛弃疾多写豪放词,而又以用典多闻名,人称“掉书袋”。而这首《满江红》却是其少有不用典故的婉约词,婉转低徊而深情隽永,句句都感人至深。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在其《云韶集》中评价此词道:“起笔精湛,情致楚楚,那弗心动。低徊婉转,一往情深,非秦(观)、柳(永)所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