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焦作市博爱县水运村西古墓葬考古发掘

2021-07-27

为配合焦作科技职业学院一号楼工程建设,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焦作市博爱县水运村西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焦作科技职业学院一号楼工程位于焦作市博爱县中心区东北部,人民西路与海华路交叉口东南角,水运村西部。此处距北部太行山区仅1.5公里,地势平坦且北高南低,为山前冲积扇平原,原地面为庄稼地,地层中有鹅卵层亦为北浅南深之势。

该工程经前期文物勘探发现两座古墓葬,编号M1、M2。经报请国家、省文物局批准,并受河南省文物考古院的委托,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两座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情况如下:

M1:为小砖砌前堂后室双室墓。墓道因工程路面占压,未清理;方向106 ;前室平面为正方形,东西长2.84米,南北宽2.8米,顶部坍塌,应为窟窿顶,残高2米;后室与前室形成“刀”形,平面为长方形,长3.3米,宽1.92米,拱形顶,顶高1.64米;墓底距地表深4.2米。墓室内发现三具人骨,前室北部一具,人骨零乱,应为迁葬,葬具为木棺,已腐朽无存,从底部铺的白灰痕迹,应长2.04米,宽0.78米;后室内南北部各置人骨一具,北部人骨仰身直肢,头向东,葬具为棺木,长2.14米,宽0.78米,南部人骨零乱,应为迁葬,未见有棺木痕迹。出土随葬品有:五铢钱20枚,罐、奁、灶、瓮、井、猪圈、案等陶器30件(套)。

M2:为小砖砌前后两墓室,两墓室之间以甬道相连。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立面皆为梯形,平底,上口(顶部土层被挖,仅为基槽面开口)长2.38、宽1.54—1.7米,底部长1.8、宽1.1-1.7米,底部距地表深4.2米;方向183 ;前室平面近正方形,边长1.46米。墓壁自下向上向内斜直,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北壁正中为拱形墓门,墓门两侧为砖砌直棂窗,东、西两壁相对正中均砌大门及门两侧砌直棂窗,南壁正中为连通后室的甬道。墓壁上部转角及中间均砌筑两跳五铺作。墓顶为四角攒尖顶,距墓底高2.74米;后室较前室大,平面近正方形,西壁长2.4、南、北壁长2.38、东壁长2.3米。墓底北部为棺床。墓壁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底部一周砌须弥座,须弥座之上转角处砌筑长方形转角柱及西、北、东壁中部砌筑长方形立柱。南壁正中为甬道口,甬道口两侧砌直棂窗。西壁偏南部砌耳室,耳室为拱形顶。墓壁上部砌筑铺作,均为两跳五铺作:转角处及立柱上各砌柱头铺作一朵,柱头铺作中间均有补间铺作一朵。铺作间以枋相连。墓顶为四角攒尖顶,已残,残高(距墓底)2.64米。

墓壁上残存有白、黄、红、黑、紫彩,绘出拱形、“X”形、卷草、点状等纹饰。

前室出土瓷器两件,即白釉行炉、白釉浅腹碗。

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判断:M1年代为东汉中期前后,M2年代为北宋中晚期。M2仿木建筑构件“铺作”以砖砌和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在焦作地区发掘的宋墓中是首见,为研究焦作地区宋墓形制、类型、丧葬习俗、建筑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

转载自 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